龙源镜像系统v3.0

字数: | 字体:

乘着改革步伐飞驰的《十月》

作者:王亚玲 于永明

              乘着改革步伐飞驰的《十月》                  ——访《十月》副主编宁肯   《十月》是在1998年最早加盟龙源期刊网的中国名刊,从1978年诞生起,《十月》就以众多反映时代、贴近生活的厚重作品赢得了读者的喜爱,逐渐形成了一种高品位的风格,无论从给读者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而言,还是从反映时代深刻变化的角度来说,她发挥的都不仅仅是纯文学刊物的领军作用,更重要的,是她深深影响了一代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学期刊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辉煌后,从90年代开始持续衰落,多数文学期刊的发行量急剧萎缩,在传统文学期刊受到市场一步步挤兑的今天,《十月》却在众多文学期刊不景气甚至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依然保持着在纯文学期刊中的重阵地位,发行量目前保持在10余万份,《十月》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绿色的生命力的原因和《十月》的主编对当前和今后文学的观点自然成了我们关注的热点,为此,我们专门采访了《十月》的副主编宁肯。   

龙源期刊网:《十月》是在改革开放的年代诞生并不断发展壮大的,是“文革”后新时期第一家大型文学刊物,请您谈谈《十月》的发展历程。

  

宁肯:《十月》创刊于1978年,那时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十月》是最早创办的大型文学期刊,她一创刊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许多著名作家都曾在《十月》发表作品,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78年以来,《十月》发表了《黑骏马》、《绿化树》、《北京人在纽约》、《来来往往》、《永远有多远》、《空镜子》、《公开的情书》、《晚霞消失的时候》、《高山下的花环》、《沉重的翅膀》、《花园街五号》、《雪城》等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作品。   目前《十月》是国内唯一集长篇、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于一身的文学大刊,所发的作品获得过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老舍文学奖以及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十月》获得了国家第一届、第二届期刊奖。80年代发行量曾达到70多万份。   

龙源期刊网:在我国,以文学为主的期刊有很多,较有名声的也不少,像《当代》、《收获》等,《十月》杂志创办26年来,之所以能够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十月》具有怎样的特色和优势?

  

宁肯:我认为《十月》的优势在于她有辉煌的历史。经过26年的发展,《十月》已经深深扎根在读者的心里,历史打造了《十月》的品牌。在各种期刊发展起来以后,文学期刊虽然已不处在各类期刊的中心位置,但仍是重要的角色,而《十月》又是文学期刊中的重要角色,读者在选择文学期刊的时候,《十月》仍是他们的首选。   另外,在文学刊物发展日益艰难的时候,《十月》仍坚持原来的办刊方针,把读者作为上帝,紧扣时代的脉搏,反映时代的呼声,贴近读者的生活,始终跟随时代的脚步,始终将高质量的文学作品、贴近现实的文学题材奉献给读者,这也是《十月》的优势。 《十月》最主要的特色就是坚持现实主义的办刊方针,坚持可读性和艺术品位结合。《十月》的中篇小说始终保持着相当高的水准,中篇小说可以说是《十月》区别于《收获》、《当代》的特色“品牌”。   

龙源期刊网:您谈到《十月》的特点是可读性和艺术品位的结合,那么《十月》的编辑们是如何做到将时代感、艺术感和可读性达到统一的?

  

宁肯:首先,《十月》在编辑作品的时候是选择那些读者喜闻乐见、紧扣时代和人民的喜怒哀乐的作品,从而提高刊物的可读性。在此基础上,《十月》还非常重视保持杂志的艺术品位,这不仅依赖于有影响的作家的作品,同时编辑们还主动出击,通过对时代的把握、对社会需求的分析,从而关注作家,引导作家。如80年代曾出现的出国潮,当时很多国内的人纷纷出国,《十月》当时就刊出了《北京人在纽约》,《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等可读性很强的作品,这就保证了可读性与艺术性、时代感的结合。   

龙源期刊网:《十月》杂志作为我国最早创办的大型文学期刊,在20世纪80年代,曾推出过《爱情的位置》、《追赶队伍的女兵》、《高山下的花环》等在读者中产生巨大影响的优秀之作,近两年《十月》刊出了哪些力作?

  

宁肯:这几年《十月》刊出的比较有影响的作品有铁凝的《永远有多远》、刘庆邦的《神木》,万方的《空镜子》、池莉的《生活秀》、《来来往往》等。   

龙源期刊网:目前《十月》的订阅情况如何,读者群体是哪些?

  

宁肯:目前《十月》主要还是通过邮局订阅发行,主要订阅单位是全国的各级图书馆、文化单位的阅览室等,另外就是个人订户,读者以30岁左右的中青年人为主。   

龙源期刊网:很多文学期刊的编辑常常由作家组成,《十月》编辑队伍是什么情况呢?

  

宁肯:我认为编辑工作是一个独立的工作,有自身的要求,文学期刊的编辑部里也有作家,但编辑人员的任务还应是编辑工作。目前《十月》的编辑人员的构成从年龄上来说,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形成了老、中、青的梯队。   

龙源期刊网:我了解到,著名学者季羡林老先生年过90了却与《十月》编辑部的一位年轻编辑交朋友,说见了他像见了街坊邻居一样亲切。《十月》的编辑们都与作者保持紧密的联系吗?

  

宁肯:是的,编辑人员一个相当重要的任务就是与作家保持密切的联系,编辑们就要随时关注他们,了解他们在想什么,这都需要编辑与作者去沟通。   

龙源期刊网:作为以文学创作为主的《十月》,是不是也非常重视新作家的培养与引导?

  

宁肯:是的,《十月》对发现新人非常重视,刚才提到编辑的一个职能是与作家保持密切联系,而编辑另外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发现新作品,发现和引导新作者正是《十月》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也只有这样,《十月》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使新人在《十月》中不断涌现。   

龙源期刊网:熟悉中国文学的读者大概都知道中国的许多文学期刊普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窘境,这就是:文学期刊的读者越来越少,发行量急剧萎缩,以致曾出现了《昆仑》的停刊,《小说》、《湖南文学》、《天津文学》等许多文学杂志的改弦易辙,面对市场经济,一些刊物纷纷“变脸”,面对同行的变,《十月》是如何应对的?

  

宁肯:《十月》的心态始终比较平和,从来没有作改刊等这样的准备,《十月》虽然也经历了文学的退潮,但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优势,所以《十月》并没有很强的危机感,如果有,那就是如何把《十月》办得更好,给读者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使自己仍保持文学重阵的地位。   

龙源期刊网:翻开《十月》,封二封三基本见不到广告,封面始终是朴实无华的简单设计,有人说《十月》不随行就市,《十月》的想法是什么?

  

宁肯:《十月》多年来封面设计的风格都没有太大的变化,没有紧跟时尚走,我认为每本杂志都应有自己的个性,尤其是文学杂志应该有一种保守的东西,包括现在国外一些老牌的刊物,风格几十年不变,形成了一种定势,并成为一种品牌。《十月》的封面始终保持了传统的风格是不想使自己的商业色彩太浓,一是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一是想保持文学刊物的这种风格,力争做文学刊物中的精品。   

龙源期刊网:80年代曾掀起一阵文学热潮,而在时下,快餐文学好像很受读者的欢迎,也导致了很多人发出了“纯文学已经过时”的议论,有一种看法认为,文学期刊所面临的危机是源于人们对文学的热情减弱,读文学作品的人少了,文学期刊市场自然而然萎缩,您认为是这样吗?

  

宁肯:80年代掀起的文学热潮,我认为有它特殊的历史条件,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电视等新闻媒体都不发达,文学在当时代替了很多新闻的职能,承载了许多它不应承载的职能,如小说就成了反映真实的生活的一个间接的手段,像当时很轰动的作品《班主任》,再如当时的伤痕文学,现在看来它们的艺术水平并不高,但它们在当时反映了时代的呼声,反映了人们内心渴望表达的东西,所以很受当时人们的欢迎。这一现象说明文学在当时是替代了新闻的职能。   反思80年代的文学热潮,实际上它反映了当时政治、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社会发展到现在,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展起来,文学承载的新闻功能渐渐减弱,已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回归到了自己恰当的位置,只有部分人在关注文学,这其实才是正常的现象,这说明社会在发展,社会的各种功能在不断发展完善。   人们对文学这种关注的变化是与社会发展相关联的,文学的退潮并不能说明人们对文学的热情在减弱,现在仍然有许多文学爱好者和热心的读者。   

龙源期刊网:在以往的意识中,作者要获得读者的承认,往往要通过文学刊物发表作品,您认为现在新的作家要想登上文坛,必须要依赖文学刊物吗?

  

宁肯:过去作家要想在文坛上立足,都希望在名刊上发表作品,尤其是中短篇作品。   现在有了变化,有部分作家,包括少年作家,他们的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已不依赖于在杂志发表,他们的作品可以依靠出版社直接进入出版领域,进入市场。这种方式不讲资历,只要作品写得好,可读性强,出版社就会出,读者就乐于读,出版社成为一个作品直接走向市场的渠道,从而出现了一批不依托期刊而登上文坛的作家,这是社会的一个变化。   现在文学刊物的题材大多以中、短篇为主,由于篇幅的限制,很少大量地刊载长篇小说,而长篇小说又是读者关注的热点,《十月》正是看到了这个趋势,创办了长篇小说版,原来《十月》是一年六期,双月刊,现在增办的长篇小说版也是一年六期,与原版交替出版,所以现在《十月》就成为月刊了,这样,《十月》的题材种类也更齐全了,有长篇、中篇、短篇、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这也是《十月》了解市场、了解社会需求、紧跟时代的发展做出的一个变化。   

龙源期刊网:《十月》在今后的发展中有没有什么新的打算和举措?

  

宁肯: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做好《十月》的正刊,同时将投入更大的精力编辑好长篇版。   《十月》自身的栏目有两个变化:   首先,《小说新干线》栏目的形式有一定变化。《小说新干线》是我们发现新人、推出新人、使文学新人能够崭露头角的传统的栏目,这个栏目曾推出过许多新作家,过去这个栏目的形式是每期推出一到两位新人。现在这个栏目做了一个调整,今后我们将把这个栏目作为一个每期着力打造某一个新实力作家的平台,每期推出一位作者的几篇作品,加重这个作者作品的份量。这个变化也是《十月》重视发现新人、培养新人的一个体现。   另外,《十月》在2005年第一期将推出新栏目《网络先锋》。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大批年青的有实力的作家都活跃在网上,一代代作家从网络中涌现出来,我们再也不能无视网络的存在,也必须与网络发展接轨,在网上发现有潜力的作家,为此,我们开辟了全新的栏目《网络先锋》,并聘请了主持人陈村,他是唯一一个活跃在网上的传统作家,有人称他为网络文学的教父。我们将请陈村给我们推荐网络作家,网络写手,我们再进行策划。这个栏目的开辟是《十月》将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的接轨、增加杂志时代气息的体现。   为了一解读者对《网络先锋》开篇的阅读需求,记者专门把《十月》2005年第一期上的主持人语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我在网上厮混七年多了,在不停喧闹的论坛“榕树下——躺着读书”当过版主,现在是99读书的总版主兼小众菜园的版主。曾操作榕树下的三届网文大赛的评奖,现在又做99读书的网文大赛。中国的职业作家中,我大概是取阅网文最多的一个。承《十月》杂志委托,我逐期介绍一些活跃在中文互联网的写手。   互联网的历史虽短,网络写手也已换了几代。从最早的图雅,日后的痞子蔡,到安妮宝贝,再到慕容雪村,已经换了许多明星。他们成名于网上,又回归传统的出版。这次介绍的两位是网上的好手,一男一女,一动一静,相映成景。网上常在写作的少说也有几十万吧,称作作品的有几千万篇吧,能浮出水面非常不容易。在网上发表容易,成名靠的是人气,没人点看的作品飞快下沉。”   ……                         ——陈村 编后语:   尽管我们的采访到此告一段落,然而宁肯副主编的话语让记者久久难以平静。我们从中了解到的不仅仅是《十月》这样一份优秀刊物的光辉历程,我们还可以体会到了当今文坛上的可歌可泣与可恨可憎,文学新人的不断崛起让我们看到了文坛上的希望,巨匠的沉寂让我们感到了文坛的压力,有时候我们不禁扪心自问:文学,到底还能走多远?文人,到底该怎样执笔?让我们一起祈祷与祝福:愿《十月》在新的一年里继续收获,在辉煌中继续灿烂!让我们一起沉思与探讨:文学,我们到底该怎样呵护这个易碎的精品? 亲爱的读者:   就以上访谈内容,如果您还有想了解并希望主编回答的问题,请给我们发邮件,我们将向主编及时转达您的问题,并尽快回复!   Email: cchuanxing@163.com   感谢您的关注!                           责任编辑王亚玲 于永明         本文版权属龙源期刊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与本站联系   Email: cchuanxing@163.com                   

作者

宁肯 《十月》

Copyright@2008 龙源期刊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