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镜像系统v3.0

字数: | 字体:

《大众摄影》——影像世界,动静由我

作者:蔡凛立

  这是一个读图时代,图像在社会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众摄影》肩负着传播影像文化的使命。   《大众摄影》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提供可能,让更多的影像爱好者有所作为。   《大众摄影》追求传统与数字传媒的并驾齐驱,展示摄影家的个性,引导这样一种气氛:大家都可以借助摄影,让生活更美好,让社会更美好,这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大众摄影》主编高琴                  《大众摄影》——影像世界,动静由我                  ——《大众摄影》主编高琴访谈录  

[高琴简介]

  1961年出生,福建人。198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1993年任中国摄影出版社副社长,现任《大众摄影》杂志社主编。主编的摄影类画册与图书:《我要上学》、《伟大的长城》、《大众摄影》珍藏本(1958-1998)、《照片背后的故事》、《天安门前》、 《2000-2002年最佳摄影作品选》、《燃烧激情——百名摄影人眼中的“视”界》。2004年度获“政府特殊津贴”,为2004年度中国文联唯一的获奖者。   

龙源期刊网:请您介绍一下《大众摄影》这本杂志。

  

高琴:《大众摄影》创刊于1958年7月,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的机关刊物。曾在1960年困难时期休刊,1979年复刊。   走过了近半个世纪不平常历程的《大众摄影》,在不断地发展壮大。最初只是一个编辑部,现在成立了杂志社;原来只编辑《大众摄影》杂志,现在还出版《大众DV》杂志,编辑摄影图书,同时创办有网站和影廊。   《大众摄影》追求传统与数字传媒的并驾齐驱,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影像世界,动静由我”。我们希望用各种不同的方式,为广大的影友提供更多方面的服务,为众多的品牌搭建沟通的桥梁。   

龙源期刊网:“传播影像文化,引导影像消费”为《大众摄影》的新口号,它有什么意义?

  

高琴:这是一个读图时代,图像在社会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原来从属的位置变为至关重要的位置,图像文化已成为历史的必然。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大众摄影》所肩负的责任也发出了变化:以前是以传播摄影技术为主,现在则更多的是肩负着传播影像文化的使命。   其意义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在传播影像文化上。主要介绍影像在现代社会中所承担的责任与作用,同时通过摄影人利用图像为社会服务的案例,促进摄影的发展;二是在引导影像消费上。从前的传统器材,七八年更新换代一回,数字时代则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摄影器材五花八门,新技术点更多,影友选择的难度也增多。引导影像消费,就是要为摄影爱好者做好参谋,帮他们花好钱。   

龙源期刊网:什么是图像文化?目前《大从摄影》对图像文化的传播达到什么程度?如何让它更深入?

  

高琴:图像文化是借助于图像的形式,来表达对社会和人生的关注。图像和文字一样,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文字需理解、想象和转化,它不能直接地观看,不能精确地描述。而图像则具有更加真实、生动、准确、直观、迅速的特点,所以它传播的力量比文字还要直接、强大,从快速阅读上说,它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或者说认知要求。   因此,图像被越来越多的传媒所使用,也就是说,摄影人拍摄的图像具有了更多的用途。但如何具有更高的采用率,如何选择更合适的拍摄对象,如何具有更强的图像传播效果等等,是摄影人面临的新课题。作为摄影专业媒体,《大众摄影》“以传播图像文化”为已任,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发表多少图像作品,而在于我们如何与时俱进,抓住影像行业新动态,借助专业知识,引领或者说是在培养更多作者,为图像文化的成长起到推动作用。比如说,我们十几万的读者和作者,他们承担着图像传播的任务,这些人可能会在报社、机关企业等岗位工作;即使他们只是影像爱好者,但他们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的所为体现着图像文化传播的品质。   今年一月的《大众摄影》,我们刊登了上海摄影师胡杨拍摄的一组名为《上海人家》的作品,完全是借助影像进入到上海当地一两百个贫富差距悬殊的家庭。通过对家庭的拍摄,传递着现代社会进程中不同家庭的不同生存状况,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及珍贵的影像意义。由此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中国有几十个地方的摄影家能够用他们手中的相机去关注家庭这样的一个主题,对于中国历史来说,就会留下非常丰富的影像图存,多年后,它们就是中国家庭的缩影。   再比如说,有专拍黄山的摄影家,有专拍漓江的摄影家,他们就扎根在一个地方,把这个地方的风光拍绝,独树一帜,把所拍的相片做成明信片和画册,进入传播领域,让更多的人来感受这种风光的美,可能推动旅游的发展,也可能达到环保的作用,这都是有效的作用。   作为传媒,我们会把最有意义、最得到认可的影像介绍给大家,让大家去选择。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人有更好的选择,让摄影真正能向多样化发展。   

龙源期刊网:服务于大众是《大众摄影》的办刊宗旨,《大众摄影》为摄影大众提供哪些服务?

  

高琴:杂志是一个平台,她能荟萃各方面信息,同时可以展示摄影家的成果。我们为摄影大众提供的服务,就是借助《大众摄影》这个平台,延伸杂志的各种功能,起到传播沟通、互动等作用。   影像爱好者购买《大众摄影》或《大众DV》杂志,从中可以了解摄影与摄像行业的动态,欣赏优秀的作品,学习相关的知识与经验。摄影家们也可以把自己喜爱的作品、成功的经验送到杂志刊发,或到“大众影廊”展出,与大家共同交流与学习,还可以登陆我们的网站参与互动。   每年我们都会走出去,深入许多地区,与众影友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带去最新的业界动态,带回最迫切的渴望,使我们的编辑工作更符合时代与大众的要求。   

龙源期刊网:您刚谈及走出去,请您详细解释一下是如何走出去的?走出去的人员都有哪些?走出去的意义何在?

  

高琴:我们到各地举办影友联谊会,主要内容有摄影讲座、优秀作品演示、刊物介绍及举办摄影作品公开赛。通过对作品的点评,沟通全国摄影信息,促进当地摄影的发展。我们还举办各种小型座谈会,主要是了解当地摄影家及当地摄影的特色,将他们优秀的作品与经验传播出去。这三年,我们的足迹可以说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遍及30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个城市。   走出去的人员从社长、主编到编辑、编务。有时,我们也会邀请一些知名的摄影家同往,传经送宝。   意义为:一是编辑部所有成员都能有机会与影友们面对面接触,增进了解,有利于编辑队伍的锻炼;二是及时发现新人新作及新的业界动态。   

龙源期刊网:《大众摄影》联谊会遍布大江南北,全国有100多个城市争相举办,现场交流的影友达6万余人。联谊会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高琴:作用有以下四点:   1、加强与各地摄影人面对面的交流。毕竟在北京,我们见到的摄影人有限。   2、给当地的影友传经送宝。我们的编辑由于站在一个特殊的角度,获取了不同的信息,对于影像最新动态的关注,能及时传达给各地的影友。   3、畅通《大众摄影》与影友沟通的渠道,让影友能更多地了解我们。有些影友还不知道我们,以致我们非常好的东西无法传递给他们。我希望这条渠道能非常畅通,影友们能和我们的编辑、主编、甚至社长面对面交流,提出对《大众摄影》的建议,这是对我们一个很大的帮助。同时,影友们通过这个渠道,随时可以和我们保持无限畅通的联络。作为一个媒介,它只有获得最新的信息、最好的资源,才能做成一个最棒的刊物。   4、我们所办的这个联谊会是一个立体而不是一个单向的任务。比如联谊、交流、组稿、宣传等等,都会在联谊会中得到收获。甚至与不同品牌的合作,也是我们的一项工作。在影像业,更多的团结就会有更好的促进。   

龙源期刊网:《大众摄影》的优势在哪里?与美国同名杂志相比,有哪些不同?

  

高琴:《大众摄影》是一本具有文化品味与价值的影像杂志,她在业界的口碑非常好,原因有三点:一是历史悠久,二是品牌形象好,三是在业界做了很多推动影像发展的事情。她的优势体现在活力与市场上。中国正在改革的进程中,中国人民正在走向富裕,因此她面临许多机会。就目前而言,拥有广泛的基础是她最大的优势,几乎所有的摄影人都关注这本杂志。   提及美国《大众摄影》,让我想起一件有趣的事。1998年《大众摄影》进行创刊后的第一次重大改版,即全部改为铜版纸彩色印刷,当时的榜样就是美国的《大众摄影》。我们觉得他们的青凃纸印杂志好漂亮哟(之后,我们又年年都在调整,现在是105克铜版纸印刷,160P容量)。2003年我们访问美国,其中一项内容是拜访美国《大众摄影》,他们从主编到编辑都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座谈交流时,他们一位编辑对我说,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印刷得如你们这么美啊。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连我们这么一本小小的杂志,都让世界产生了感叹。当然,美国《大众摄影》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他们主要以器材介绍为主,也刊登过许多中国摄影家的作品。最让我们羡慕的是他们的实验室设备非常齐全、到位,广告经营额及发行量比我们高得多。这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龙源期刊网:《大众摄影》对业界最新信息的评述之所以独到的原因是什么?

  

高琴:1、《大众摄影》是一个老品牌,具有非常好的声誉,因此能够得到广大摄影人真诚的支持与帮助。   2、我们的编辑都具备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力,并且与各方面都保持联系。良好的沟通不断地给《大众摄影》提供营养。   3、具有中国摄影家协会这个重要的平台。中国摄影家协会是摄影界最有影响力的专业机构,她的资源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   

龙源期刊网:《大众摄影》所刊发的摄影作品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摄影作品才能称得上是好的摄影作品?

  

高琴:通常的标准,我们称之为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就是借助一定的摄影形式将所要表达的主题或情感传递给别人。   细说起来,并无定法。个性独特的表现,常常会获得更多的认可。同时,情感的力量,时常会弥补技术的不足。   当然,摄影也有许多不同的类别,如新闻摄影、纪实摄影、创意摄影、商业摄影种种,不同的类别,其评判标准也略有不同。比如新闻摄影更注重现场再现,讲求真实与瞬间,纪实摄影注重选题与结构,创意摄影要求独特与表现,商业摄影讲究创意与技术。   

龙源期刊网:读者对《大众摄影》有哪些评价?

  

高琴:《大众摄影》作为一个创刊悠久的品牌,有良好的读者基础,读者对《大众摄影》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以前最常听到他们的一句话是:“《大众摄影》是我们的良师益友”。直到现在一些老同志还常给我们打电话说:“我们都是《大众摄影》的人,我们都是从《大众摄影》成长起来的”。现在的评语最概括的是“开卷有益,物超所值”。   我们从读者的鼓励中获得许多力量,办起刊物非常有信心。      

龙源期刊网:“月赛”是《大众摄影》里最为贴近广大摄影爱好者的热点栏目,请您具体介绍一下这个栏目。

  

高琴:这是《大众摄影》一个著名的栏目(现改名为“影像社区”),创办于1981年,到现在已是25年了。   “发现新人,培养新人”是这个栏目的宗旨。许多摄影人从这里成长,成为知名摄影家,他们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对我们是一个有力的促进。2005年我们通过这个栏目推出了一个叫秦于丰的摄影家,他在数字摄影方面功力非凡,我们请他为刊物专栏撰稿,传授他的经验与技巧,很受读者欢迎。   热爱摄影的人,你可以把作品拿到这里来比,我们的编辑会和你进行很多沟通;你甚至可以带着作品来到编辑部,请编辑帮你看,编辑会站在他的角度,给你技术上的指点、题材的选择,和你探讨摄影的趋势与表现力。   《大众摄影》团结各行各业爱好摄影的人,让他们共同为推动中国的影像事业发挥才能,做出努力。所以我觉得,《大众摄影》还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提供可能,让更多的影像爱好者有所作为。   

龙源期刊网:“月赛”的来稿来自邮寄的多,还是来自电子邮箱的多?获奖作品是如何评选出来的?都有哪些奖品和奖励?

  

高琴:以前邮寄来的稿件,多得三天三夜我们都拆不完。这两年我们启动了电子邮箱收稿,来自电子邮箱的比较多,已占到一半以上了。获得我们一等奖的作品,很多来自电子邮箱。   通常,获奖作品是经过我们编辑初选,专家终评评选出来的。当然每年的形式也有所不同。我们还在网络上进行互动:专家评选出来的最好的相片和网友评选出来的最好的相片,放在一起比较。专家有专家的意见,网友有网友的意见。   奖品每年都不一样,因为支持我们的品牌不同。往年的奖品有奖金、相机、打印机、存储卡等等,今年的奖品是百诺三脚架。百诺是广州国产的知名品牌。有时,月赛还实行积分制,年底时选出积分在前十名的优秀摄影师,一块出去创作交流。也是刊物凝聚力的一种体现。   

龙源期刊网:“摄影人物”栏目推荐的是哪些摄影人物?

  

高琴:这个栏目推荐一些在某个领域做得很独特的摄影家。不久前我们介绍了一位福建泉州的摄影家,他是一家公司的老板,非常有钱,有各种各样的相机,他把这些相机借给所有向他来借相机的摄影爱好者。就是这么一个很有个性的摄影人,这个人物包含着善良、热心,对摄影的热爱和执着。   我们还介绍宁波一位拍白鹭的摄影家,他通过影像传播了一个信息,人类要与动物和平相处,不要去伤害它们。他用自身的行动就救助了很多白鹭。   一个由《大众摄影》培养起来的摄影家名叫卢广,他最早的作品多在《大众摄影》里发表。他曾是一个老板,后来在摄影上非常职业,抛弃了他的经营,去拍小煤窑、淘金、爱滋病村等,我们给他做过专题。他是关注热点的摄影家的典型代表,对社会充满了责任。   我们有一个叫冯建国的作者,在日本专门学习摄影,擅长8*10的拍摄。我们发现这么一位独特的摄影师后,“大众影廊”的第一个展览就把他推荐出来。现在他是我们的编委,也是我们专栏的摄影教师。   一些摄影家徒步千里,去拍摄山川、河流,愿意等待一个个日出和日落,去展示人心灵的美好,也非常有意思。   还有一些摄影家非常执着。以前有的摄影家甚至砸锅卖铁从事摄影,现在我们已不太鼓励这种做法,毕竟摄影只是生活的一方面,咱们首先得把生活过好,才能借助手下的相机去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   每个摄影家都有自己的个性,我们就是要把这些不一样的个性展示出来。《大众摄影》引导这样一种气氛:大家都可以借助摄影,让生活更美好,让社会更美好,这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龙源期刊网:《大众摄影》每一期是否会推出一个重点名家?

  

高琴:我们今年开辟了一个叫“名家新作”的栏目,不仅每一期推出一个名家,而且推出他们的最新作品。一个成名的摄影家,他为什么会不断地有新作品产生?为什么去拍这些作品?拍这些作品背后有什么故事?拍摄的动力是什么?这些影友们关心的问题都会在这里得到解答。   我们还有一个叫“作品欣赏”的栏目,推出比较优秀的作品,如艺术摄影、商业摄影、新闻摄影、创意摄影等方方面面的,只要作品够优秀,我们都会推荐给摄影人欣赏。   

龙源期刊网:《大众摄影》2000年被期协会评为“受读者欢迎的期刊”;2002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对这两个奖项,您更看重哪一个?

  

高琴:两个都看重,一个是国家级的,一个是老百姓评的。它们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大众摄影》深受普通老百姓和国家权威机关的认可,对我们来说都很重要。   

龙源期刊网:作为荣获“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唯一摄影类刊物,并为目前中国大陆发行量最大的摄影专业月刊,《大众摄影》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可供同行借鉴?

  

高琴:成功的经验是:与时俱进。不断地跟随社会发展的潮流,不断地获取读者所需要的信息;及时捕捉到业界发展的趋势,引导读者不断地往前走。   

龙源期刊网:2005年《大众摄影》的下半月刊《大众DV》隆重登场,这是一本什么样的杂志?创办这本杂志的初衷是什么?作为一本新兴领域的杂志,它的发展前景如何?

  

高琴:《大众DV》的雏形是《大众摄影》的一个栏目:“摄影摄像”。摄像是影像世界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早先的事件报道、单位宣传记录,已走向社会化。许多人拿起DV,面对社会与生活,关注人生与世界。   过去说,摄影是科学和艺术的混血儿,DV更是,它的每一个进步都需要科技来推动。咱们以前所认识的DV都是电视台记者扛着的大机器,随着技术的进步,DV的体积变得越来越小,性能变得越来越好,很多人所拍的DV都已达到能够在电视台播出的水平,这推动了DV的发展。这是一个趋势, DV很贴近人的生活,也很适合年轻人表达的要求。DV在国外发展很快,前景很好,而在国内的市场几乎没有一本DV的专业杂志,不附合数字时代的新要求。   所以,我们推出了《大众摄影》的姐妹刊:《大众DV》,主要是想在动态影像方面做一个尝试。我们打出“影像生活,动静由我”的口号,目的是想创造这样一个局面:我们一手拿着DC,一手拿着DV,用影像面对社会和生活。   经过一年的创办,《大众DV》在圈里的口碑和发行量都很好,大家对这本新杂志都非常关注。随着人们对影像关注的加深,动态和静态成了他们的选择。虽然这两种选择是不一样的手段表现,但它们都与影像相关,这也是《大众摄影》走过48年后,与时俱进的一个很好的体现。

[后记]

  就目前刊登的内容来说,这篇访谈是遗憾的,当时采访只进行到一半,高主编临时有急事出去,关于一些摄影知识及展示高主编个人风采的问题都没来得及回答。不做则已,要做就做精彩,这是记者向来的工作态度。于是当时和高主编说好,余下的问题让她抽空用电子邮件笔答的方式补上。可高主编实在太忙,这近半年的时间都抽不出空来,而且忙得没有个盼头。所以,这里先将访谈放上,未回答的问题,待高主编哪一天能有空能回答了,再补上。 亲爱的读者:   就以上访谈内容,如果您还有想了解并希望主编回答的问题,请给我们发邮件,我们将向主编及时转达您的问题,并尽快回复!   Email: cchuanxing@163.com   感谢您的关注!                                    责任编辑蔡凛立         本文版权属龙源期刊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与本站联系   Email: cchuanxing@163.com
作者

高琴 《大众摄影》

Copyright@2008 龙源期刊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