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镜像系统v3.0

字数: | 字体:

《故事大王》——孩子们永远的喜爱

作者:蔡凛立

  《故事大王》不同于“一本正经”的杂志,它是孩子们的好朋友、好伙伴。在目前他们课业繁重、自主时间被剥夺的现实生活里,给他们以精彩的故事、轻松的阅读,以缓解课业的压力,同时在阅读中获得教益。   在教育体制没有改变的现状下,孩子永远没有充足的时间来阅读。儿童阅读的需求不足将持续存在下去,令人悲观。   今天的孩子看起来很幸福,但他们本身未必,他们有很大的压力,背负的东西太多。我很同情他们……对孩子,我会心软。                         ——《故事大王》执行主编刘以浦             《故事大王》——孩子们永远的喜爱                              ——《故事大王》执行主编刘以浦访谈录

[《故事大王》简介]:   《故事大王》 创办于1983年1月,以小学中高年级为读者对象,兼及初中一二年级学生。根据孩子们爱看故事、爱讲故事的特点,确立了“能讲能读,有益有趣”的办刊宗旨。刊物定位于通俗儿童文学,故事贴近学生生活,满足他们的阅读兴趣,旨在让学生、读者在繁重的课余间隙得到阅读的乐趣,舒解疲劳的神经,同时在人生观、社会价值观、人文知识方面有所启示与受益。并由此形成有别于成人故事刊物的儿童故事体系。   《故事大王》秉持着儿童文学是教育的文学理念,通俗儿童故事也必须具有教育意义,不过,这一切都得蕴含在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之中。《故事大王》的故事讲究情节的生动、饱含趣味(通俗、亲切);故事线索演进曲折而避免繁复(因为是孩子),悬念设置自然而不牵强、生编硬造(做作);不排除搞笑但不流于庸俗(轻松有趣)。强调时代气息(沟通),讲究亲和力。   创刊初,邀请陈伯吹、鲁兵等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和张瑞芳、乔奇等表演艺术家担任顾问。由于刊名富有儿童特点,内容丰富生动,一创刊就受到了广大小读者的青睐。1985年起,跃居全国儿童刊物发行量之首。   《故事大王》获得荣誉有:首届中国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第二届、第三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连续两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上海市最佳少儿期刊,上海市著名商标。   目前,期刊发行数在20万左右。根据调查,每本订户平均会有3人次的传阅,即每期读者数在60万左右。

[刘以浦简介]:   1954年7月24日生。编过《小朋友》、《小青蛙报》、《作文世界》,《故事大王画报》,目前任《故事大王》执行主编。   出版过《淘哥哥与淘妹妹》、《君尼的雕刻马》、《孤独女孩和快乐小猴》等作品。   

《故事大王》是孩子都能读,都爱读;是广谱性的阅读

  

龙源期刊网:作为一个有着20多年历史的老品牌,《故事大王》已深入孩子们的心灵。新时代赋予它什么新的含义?

  

刘以浦:一本好的杂志是有传承的,但是,一本好的杂志也是紧扣时代生活的。在目前课业繁重、孩子自主时间被剥夺的现实生活里,《故事大王》给孩子以精彩的故事、轻松的阅读,以缓解课业的压力,同时在阅读中获得教益。   

龙源期刊网:“一个个新鲜感人的故事如同一朵朵鲜艳的花朵,在一本小小的《故事大王》上绽放”,这是一位小读者眼里的《故事大王》。《故事大王》眼里的自己,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刘以浦:好朋友、好伙伴,亲密无间。孩子们每月都在期待它的到来。   它不同于“一本正经”的杂志。而且,它也是一本能够带回利润的畅销杂志。   

龙源期刊网:《故事大王》对“故事”一词是如何定义的?通过讲故事,《故事大王》想抵达小读者心灵的东西是什么?

  

刘以浦:活生生的、具体的、当下的生活,不虚无缥缈,娇柔做作;纯朴、良善、本真、坚强;富于想象,不受拘泥……   想抵达小读者心灵的东西不太能具体说清楚。我们只是在孩子们课业如此繁重、时间如此紧迫的现实环境中,通过读故事,能够得到一刻的轻松和缓解,并从中得到一些教益吧。故事不能取代一切。   

龙源期刊网:“故事”一词和“文学”、“文艺”这两个词相比较,给人感觉是,前者通俗,后者文雅。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故事大王》俗,《儿童文学》、《少年文艺》雅。对此,您是怎么看?

  

刘以浦:是这样。《儿童文学》、《少年文艺》是喜欢文学的少年所读;《故事大王》是孩子都能读,都爱读。因为,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读故事。《故事大王》是广谱性的阅读。   

龙源期刊网:同样都冠名以“大王”,同样都刊载童话,《故事大王》和《童话大王》有什么不同?

  

刘以浦:《童话大王》只包含童话体裁下的故事;《故事大王》包括一切故事,例如校园故事、传奇故事等等。童话只是其中的一种故事品种。   

龙源期刊网:有人说,《故事大王》应该算是《故事会》的少儿版。是这样吗?

  

刘以浦:不是。成人故事表现成人读者的阅读述求,比如:爱情、金钱,还有那些无巧不成书、甚至是畸形的故事;儿童故事有孩子对阅读的述求,同时还有成人对孩子的未来期待。   还有,成人故事的内容是静态的,无论时代怎么变,内容还是爱情、金钱等;孩子们对时代生活最敏感,所以是动态的,随着时代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龙源期刊网:您曾介绍,为了表现儿童市井生活,《故事大王》引入电影的表现手法。能否谈得具体一些?

  

刘以浦:曾试图这么做,但是很难。而且,市井生活并不是孩子们所关心喜爱的。这就是孩子的故事与成人故事述求的不同。市井,只是孩子“身囚”其内的场所,他们的心早已飞翔在蓝天上。   

龙源期刊网:您曾透露,《故事大王》有推出儿童理财故事方面的创新意向。一般人都认为,理财是大人们的事,与孩子无关。《故事大王》是怎么想到把“儿童”和“理财”这两个词结合到一起的?这个意向有付之行动吗?

  

刘以浦:孩子应该知道一些理财的知识,特别是我们今天。发达国家的孩子从小就知道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创造,为了一个大愿望,必须牺牲很多小的愿望。而我们今天的社会远远没有这样的观念,孩子不知道稼稷之艰辛。可是,我们能写这方面的作家很缺乏。可能我们作家本身就缺乏这样的观念。   

龙源期刊网:“小学高年级到初中层次少年”为《故事大王》的读者定位。在今后的发展中,有没有想过把这一定位的范围两头分别延伸到“小学低年级少年”和“高中少年”?

  

刘以浦:目前没有。因为这还要进行详细的阅读调查,和市场的可行性以及可操作度。还有,如果我们还没有充分的作家源、故事源,就是办出新的杂志,也无法惠及新的读者,最后会失去读者,甚至于伤及到原来的《故事大王》。在商业运作上来说,就是投资失败。   

龙源期刊网:少儿文学期刊在80年代曾风光无限,《儿童文学》创下过发行500万份的记录。随着市场经济的脚步,少儿文学期刊的风光已不再,许多少儿文学期刊摇摆在走时尚化的期刊路线,还是守着曾经的阵地继续走纯文学的道路之间。对此,《故事大王》的立场是什么?

  

刘以浦:我们“坚持故事,还是故事,只是故事”的形式会有所变化以便合上时代的脉搏。   因为所有的孩子都喜欢故事,他们的阅读一定是从故事开始。这一特性,使得《故事大王》始终有一个广大的读者基数,有着必然的市场需求。   

龙源期刊网:著名表演艺术家乔奇几个月前逝世。他生前喜爱孩子,多年来一直担任《故事大王》的顾问,和《故事大王》及《故事大王》的小读者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故事大王》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纪念他?

  

刘以浦:乔奇先生为人厚道,只要孩子的事,他在所不辞。孩子的事业是功德无量的事,我们在杂志上撰文纪念,这是有形的;他的美德我们永远铭记在心,并贯彻于工作中,这是无形的,也是最为持久的纪念。   

孩子们不喜欢太“现实主义”的作品,他们天生就喜欢不平常的事

  

龙源期刊网:哈利·波特引发的魔幻热经久不衰,许多儿童都深迷其中。魔幻故事在《故事大王》的情况如何?

  

刘以浦:魔幻文学是西方的强项,我们这方面恰恰是弱项,一时间难以改变。但是,我们会在外国故事栏目加强这方面内容。   

龙源期刊网:“故事”一词在常人眼里,常常和“虚构”连在一起。因而,“真实的故事”就特别具有感染力。这一题材,是否引起《故事大王》的关注?

  

刘以浦:我们一直在强调,在做。但是,孩子们不喜欢太“现实主义”的作品。因为他们是孩子,太现实的“生活”,他们不感兴趣。孩子天生就喜欢不平常的事。好奇,永远是孩子天性。从这一点来说,也对写作生活故事的作家提出了挑战。   

龙源期刊网:怪异故事是我国古典文学和民间故事中很重要的一块,充满了激情和想像力,深受儿童的喜欢,在《故事大王》上却很少看到这类作品。这是为什么呢?

  

刘以浦:我们在“天下传奇”这个栏目里正在加强这方面的内容,这也是孩子们学习、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途径。   现在的孩子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实在太少了,就是有一些,也被“戏说”、“Q版”、“动漫”所异化了。   

龙源期刊网:《故事大王》的一位编辑在几年前曾说过,《故事大王》的题材多是民间故事、传统故事,真正意义上涉及克隆、网络、电脑、科技的故事极其稀少。如今这种情况有没有得到改善?

  

刘以浦:有改善,这和我们新作者的发现和培养分不开。儿童故事,不是随便哪一个能写作的人都能介入的,它有自己的独特规律。我们会努力发掘新的作者,特别是年轻的作者加强这方面的写作。   

龙源期刊网:“童话城堡”是《故事大王》创刊以来一直保留的名牌栏目。请您介绍一下这个栏目。深受儿童喜爱的,大多是外国的童话,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本土的童话极少。对于本土的童话,《故事大王》会不会多给予一些版面以扶持?

  

刘以浦:《故事大王》童话城堡中刊载的故事主要是原创的,也有一部分是翻译,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对于本土的童话,我们一直扶持和支持,因为孩子们喜欢。   

龙源期刊网:“流行风暴”这一栏目体现了《故事大王》与时代紧结合,把它放于刊物最前的位置,是不是出于强调这一点的考虑?

  

刘以浦:成人阅读是“静态”的,儿童阅读是“动态”的。孩子们对新鲜的、流行的感知远远强于我们成人。问题在于考验我们的作家是否能够合上孩子的兴趣脉搏。   

龙源期刊网:“小故事家”这一栏目,都是小读者的投稿吗?

  

刘以浦:是的。小读者的投稿很踊跃,只可惜我们的版面有限。以后,我们会设法开辟更多的版面,让小读者说说自己的故事。   

龙源期刊网:“动物精灵”这一栏目名的前身是“动物天地”,改名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这一栏目的宗旨是为了培养孩子们与动物的感情,从而培训养他们的爱心,是吗?

  

刘以浦:经过调研,我们还会改回来。“动物精灵”不如“动物天地”或“动物故事”的涵盖面大,意义实在又好懂。   孩子应该是爱动物的;而现在都市中,很多孩子惧怕动物,甚至会残酷地折磨小动物。这说明我们的孩子跟自然的沟通实在是太少了,除了人工的环境,他们已经无法亲和人类之母——大自然。   

在细分市场前,必须做市场调研,如果市场不成熟的话,反而加大了成本,降低了利润

  

龙源期刊网:据调查,《故事大王》在读者中传阅比例达到平均每本订户会有3个伙伴传阅。也就是说,读者用户在60万左右。《故事大王》之所以拥有这么庞大的一个读者群,您认为其中主要原因是什么?

  

刘以浦:《故事大王》是儿童通俗故事刊物,是针对所有孩子的。我们编辑上强调通俗故事不平庸、不低俗,设计上强调精致,制作上强调质量。而且,我们还有一个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全国故事大王选拔赛”。   

龙源期刊网:《故事大王》在打造成儿童读物品牌的过程中,是如何去做的?在品牌的延伸上,又是如何去做的?

  

刘以浦:在一个恰当的时期,我社创办了《故事大王》杂志。因为我社十分深厚的文学底蕴和社会信誉,所以一举成功,创出了《故事大王》品牌。   由于体制的问题,这些年在品牌的延伸上还很滞后,不过目前正在试着做。   

龙源期刊网:细分市场是期刊必然的趋势。《故事大王》有没有考虑过这样的想法:依靠自己这个已深入人心的品牌,把各类故事细分成一本本子刊?

  

刘以浦:还没有。这也是和上述提到的一样,要做市场调研。如果市场不成熟的话,分得细了,出的版本多了,反而加大了成本,降低了利润。   还有,故事的年龄跨度要大些,很多故事老少咸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龙源期刊网:“全国故事大王选拔赛”是《故事大王》独创的品牌活动,已有20多年的历史。这一全国规模的大赛每一届都引起了热烈的反响。迄今它已举办了几届?最新的一届同以往的相比,有什么亮点?

  

刘以浦:已经成功举办了9届。第九届规模更大,并附设了一个“故事论坛”,把故事提高到理论的高度,探讨故事的内涵。   

龙源期刊网:1997年,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前夕,《故事大王》千里迢迢来到内蒙古,向内蒙古少年儿童赠送了价值2万多元的图书,在当地激起很大反响。《故事大王》此举的初衷是什么?这样的行为会不会继续下去?或者说,换成另外一种方式?

  

刘以浦:表达了我们的心愿,让边远地区的孩子也能读到《故事大王》;同时,也是一种宣传。我们每年都在做这样的事。   但是,做事要求效果,我们也在考量、反省,应该怎样继续做下去。一层不变地做下去,很容易会流于“例行公事”。   

龙源期刊网:创刊20多年来,《故事大王》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不少作品获得“陈伯吹儿童文学奖”。陈伯吹是《故事大王》特聘的顾问。这一奖项就具有双重的意义。请您介绍一下这一奖项。它对儿童文学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刘以浦:我们的老社长陈伯吹先生二十多年前,从自己的积蓄中拿出5万元设立了这一奖项,鼓励儿童文学创作。在那个时候,5万元是一笔巨款。具体可以上网查询。   

中国的大众基础有多厚,故事的需求量就有多大,这是无法改变的

  

龙源期刊网:眼下,少儿期刊普遍面临以下问题:同质化日趋严重,创意不够,表现主旋律的优秀作品数量不多且影响不大,缺少个性化特征,缺乏行渠道建设和广告营销。您认为这些问题的症结在哪里?这些问题对于《故事大王》来说,是否存在?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故事大王》怎么去应对?

  

刘以浦:杂志多,作者少。杂志的利薄,无力像别的企业做强力的广告营销。最主要,孩子的阅读时间很少,阅读的形式又发生了巨大的转型(电子阅读)等。   《故事大王》以它的品牌吸引力,团结了一批作家,并且还在不断地发现年轻有为的作者,给予版面。当然我们还有一大批忠实的读者,我们称之为“王冠”。   

龙源期刊网:据媒体报道,目前国内少儿期刊总的发行趋势呈下降之势,原因之一是受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冲击。《故事大王》是第一家和网络合作的少儿期刊,对于这一状况,怎么看待?

  

刘以浦:这是无法避免的。纸面媒体独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在办好杂志的基础上,也在寻找、尝试别的形式。   

龙源期刊网:业内人士指出,文学作为少儿心灵的绿洲、作为最具创造活力和想象力的艺术,在我国少儿期刊中所占的比重还不够,得到各界重视的程度也不高。您深有同感吧?您认为,这一状况如何才能得到改善呢?

  

刘以浦:是的。但是,孩子们阅读时间实在是太少了。需求和供给往往是互相刺激的。需求出了问题,供给当然要萎缩了。   要改变很难。在教育体制没有改变的现状下,孩子永远没有充足的时间来阅读。儿童阅读的需求不足将持续存在下去,令人悲观。   

龙源期刊网:书摊上,冠名以“故事”的读物简直让人眼花缭乱。据中国期刊协会的权威统计,全国共有100多家文学期刊,故事类期刊不到七分之一,而总发行量却是其他文学类期刊发行总和的7倍多,由此可见其读者之众。国人为什么对“故事”如此钟情?

  

刘以浦:阅读分大众阅读和小众阅读,有高雅和通俗,哪方面都无可厚非,而只有读者之分。故事是属于大众的,中国的大众基础有多厚,故事的需求量就有多大,这是无法改变的。   

龙源期刊网:故事类期刊缺乏品牌广告的投入,广告结构单一,多为医疗、声讯和技术加工类的小广告。随着国家工商部门加大对医疗、声讯类广告的整顿力度,您认为,故事类期刊广告的出路在哪里?

  

刘以浦:利润决定广告的力度,杂志也不例外。故事类刊物,除了《故事会》之外,一般杂志似乎还是没有这个广告投入的能力。   

龙源期刊网:故事类期刊门槛较低,竞争异常激烈,一些违法违规的故事类期刊层出不穷,更加剧了这类期刊的竞争。要想在这类期刊中站稳脚并胜出,您认为,最主要的是什么?对于它的明天,您是否看好?

  

刘以浦:在法律还不健全、人们法律意识还不健全及市场趋利性的驱使下,这个现象一直会存在。但是,品牌永远是胜利的保证。以后也是一样。   

我的经验是,孩子阅读越早越好,否则过了这个年龄阶段,阅读兴趣就很难培养了

  

龙源期刊网:您一直从事与孩子们有关的事,这是刻意为之呢,还是不经意走上了这条道路?

  

刘以浦:两者皆有之。大学的毕业论文写了有关儿童文学方面的,正好少儿社也需要,就进了少儿社。以后一直在此工作生活下去。   

龙源期刊网:在编《故事大王》之前,您编过《小朋友》、《小青蛙报》、《作文世界》、《故事大王画报》,您曾经的这些工作经历与您现在从事的工作有什么不同?

  

刘以浦:孩子的东西是相通的,只要把握好所编杂志的特质就可以了。我们社很多的编辑都是这样。只是低幼年龄的刊物和学生读物有不同。低幼年龄的刊物是儿童读物中一个很主要的部分,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   

龙源期刊网:除了主编的身份外,您的另一个身份是作家,出版过童话《淘哥哥与淘妹妹》、《君尼的雕刻马》、《瓢独女孩和快乐小猴》等作品。您是50年代出生的人,与当今的儿童有着几个时代的时间代沟,您是如何跨越和他们的心灵代沟,使自己的作品贴近他们?您又是如何看待自己那个年代的儿童与当今的儿童?

  

刘以浦:长期浸淫儿童文学中,似乎很能理解儿童,跟他们交流似乎不需要跨越鸿沟之类的障碍。   人一直在成长,一直在经历。我的儿童时代离我已很久远,现在想来困苦都已滤去,只积淀下温馨。今天的孩子看起来很幸福,但他们本身未必,他们有很大的压力,背负的东西太多。我很同情他们……对孩子,我会心软。   

龙源期刊网:除了儿童文学作品外,您还曾写过成人小说、散文、评论。您近期的创作情况如何?

  

刘以浦:早在大学时期,我就写过成人小说,后来很久不写了。现在写作也只是写写而已。   应儿子的要求,我给小学生写了一本小说《追,我们追台风去》,今年初在广州新世纪出版社出版。   

龙源期刊网:您还是一位具有丰富的教子经验的家长。请简要谈谈您的教子经验。从小就给孩子讲很多故事,是否是您教子经验之一?

  

刘以浦:是的。曾经给孩子讲过很多故事,读过很多书。我的经验是阅读越早越好。让孩子对书本有兴趣,否则,过了这个年龄阶段,阅读兴趣就很难培养了。毕竟,电视、电子游戏、漫画,要比一个个方块字好看多了。   我也常给家长和孩子讲如何培养阅读兴趣,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 亲爱的读者:   就以上访谈内容,如果您还有想了解并希望主编回答的问题,请给我们发邮件,我们将向主编及时转达您的问题,并尽快回复!   Email: cchuanxing@163.com   感谢您的关注!                                    责任编辑蔡凛立         本文版权属龙源期刊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与本站联系   Email: cchuanxing@163.com

作者

刘以浦 《故事大王》

Copyright@2008 龙源期刊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