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镜像系统v3.0

字数: | 字体:

《艺术百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作者:蔡凛立

  《艺术百家》坚持在学理的框架下开展一切争鸣、研讨。着眼于艺术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着重点在于史论研究、考据考证、现象背后的深层客观规律的分析;同时关注学术热点,研究、总结、探讨艺术发展内部的运行规律。  艺术无处不在,生活中的美也无处不在。如果真的达到了宗白华先生在博雅塔前、未名湖畔“美学散步”的人生境界,人生一定会变得更美好、更让人留恋、更让人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和不懈的追求。  我经常想,也经常和身边的同事、朋友讲,人生,能够做成自己想做的、愿意做的事情,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艺术百家》主编楚小庆           《艺术百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艺术百家》主编楚小庆访谈录
 

【关于《艺术百家》】

  《艺术百家》是江苏省文化厅主办的国家级综合艺术类大型理论性中文核心学术期刊。期刊自身拥有辉煌的发展历程,屡次被新闻出版管理机构评定为江苏省一级期刊、江苏省期刊方阵优秀期刊。  《艺术百家》创刊于1985年3月1日,根据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苏宣复(1985)19号文件,确定《艺术百家》创刊并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办刊宗旨为立足江苏本省,面向海内外,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提倡自由平等交流基础上的文化融合,着重刊发有价值、对实践拥有实际指导意义和突出、深厚的思想性的艺术学科综合性学术研究成果,全力服务江苏文化强省建设。《艺术百家》创刊24年来,坚持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面向时代关注艺术各学科纵深发展,充分发挥弘扬、引领作用,坚持先导、服务职能,期刊内容着眼于国家重大文化课题,着重突出内容的艺术性、思想性、学术性、理论性,努力建立区别于其他刊物的学术眼光与文化品质,在学理的框架下坚守独立的艺术思想,提倡原创,关注当代性,审视学术热点。自创刊之初,《艺术百家》就一贯致力于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杂志栏目内容设置涵盖一级学科艺术学下属的二级学科艺术学、音乐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舞蹈学等8个学科研究方向,兼顾哲学、美学、建筑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术领域中与文化有关之部分。  《艺术百家》杂志1996年、2000年、2004年连续三次被北京大学、中国国家图书馆等权威学术机构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根据北京大学出版社《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并被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龙源期刊网等数据平台全文收录。《艺术百家》于2004年首批入选中国学术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行列,坚持执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关于楚小庆】

  汉族,中共党员。文学硕士,助理研究员。1975年10月1日生于山东聊城,1996年考入山东省聊城师范学院美术系书法教育专业,1999年考入聊城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专科起点本科班,2001年考入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攻读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获艺术学硕士学位。2004年8月毕业后分配至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工作。2005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大型活动部“先进个人”,受到江苏省委省政府、十运会组委会通报表彰。2007年获本系统年度考核“先进个人”。曾任江苏省文化厅秘书,江苏省文化厅报刊中心主任助理。现任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兼任《艺术百家》编辑部主任。发表学术论文十数篇。现为江苏省美学学会会员。   

艺术最重要的价值是创新,艺术家最可贵的品质也是创新

  

龙源期刊网:“艺术是人类用以拯救自己的一种行为;艺术是一种有意识的自我欺骗;艺术是一种压根就不存在的真实”,有人这样理解艺术,正确吗?对于艺术,您又是如何理解的呢?

  

楚小庆:艺术很难定性、定义。这样去定义,本身就是一件很蠢的事情。艺术就是生活,轻松的生活。理解了艺术,才更能深入的理解生活、享受生活。  在做人生的总结、回首相望时,还是没有能够感悟艺术、感悟人生的人,是一种真的悲哀。  

龙源期刊网:“真正的艺术之路就是非常之路,真正的艺术事业就是非常人的事业。一切名利都是艺术的天敌,一切束缚都是艺术的悲剧”,有人如是说。对此,您认同吗?

  

楚小庆:是的。但要真正的做到,太难了。所以,名垂青史的大家,非凡人所想、所成。  

龙源期刊网:您认为艺术最重要的价值是什么?艺术家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楚小庆:创新。还是创新。  

龙源期刊网:现代艺术作品与传统艺术作品主要有哪些区别?《艺术百家》更侧重于前者还是后者?

  

楚小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讲没有本质的区别。《艺术百家》兼顾二者。  

龙源期刊网:在您眼里,一件伟大的艺术品和一件平庸的艺术品差别在哪里?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和一个平庸的艺术家又差别在哪里?

  

楚小庆:就在毫厘之间。差别在人文的积淀,在精神的追求,在创新的勇气。  

龙源期刊网:现流行一句话:真正好的东西是大众的。这句话对艺术品适合吗?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很多人对艺术品都无法看懂。

  

楚小庆:吹尽狂沙始到金。首先要宽容,宽容对待艺术现象,宽容对待艺术创作,直至宽容对待社会生活;第二就是笑到最后,笑到最好,时间会证明一切。真正的艺术恰恰都是经历过历史的时间的严峻考验的。  

龙源期刊网:当下艺术与商业结合为一种趋势,如近年来的商业电影热。《英雄》、《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商业电影,也就是所谓的大片,遭到众人骂声一遍。您如何看待这种趋势?艺术与商业结合,对艺术的发展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楚小庆:艺术与商业结合是历史的必然现象,是其中的一个过程,要看个人怎么把握。例如历史画作与赞助人的关系的问题,就是艺术史中的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不能这样笼统的描述,有推动作用,也有副作用。鱼与熊掌,妙在兼得,是人文精神、艺术精神与现实的生存、进一步的发展之间的博弈,关键在于“度”的把握。  

没有艺术的生活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一个社会中的正常人所不能容忍的

  

龙源期刊网:作为新任主编,您对自己所主编的杂志一定有不少抱负,能否谈谈?

  

楚小庆:《艺术百家》目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一个是生存的问题,一个是发展的问题。这两个问题也是我始终考虑的两个基本问题。  解决生存问题,在发展中找准平衡点,推进《艺术百家》的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始终是我的努力的方向。  

龙源期刊网:您任《艺术百家》编辑多年,受到不少艺术熏陶吧?您偏爱哪一门艺术?自己也从事艺术的创作吗?

  

楚小庆:我大学的专业是国画和书法,硕士研究生阶段主攻二级学科艺术学的理论研究。我也偏爱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  我空闲时也从事自己本专业的艺术创作。但是,这种机会已经多年不存在了。  

龙源期刊网:有人说,与艺术打交道的人,都有着异常丰富的感情和浪漫的情怀。您也是这样的一个人吗?

  

楚小庆:是的。  

龙源期刊网:您怎么看待艺术和生活的关系?艺术在您生活中什么样的份量?

  

楚小庆:艺术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拥有艺术的生活是真正的五彩斑斓的生活,人生也会因此而充满了体验和灵感。没有艺术的生活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一个社会中的正常人所不能容忍的。  艺术无处不在,生活中的美也无处不在。如果真的达到了宗白华先生在博雅塔前、未名湖畔“美学散步”的人生境界,人生一定会变得更美好、更让人留恋、更让人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和不懈的追求。  

坚持“五湖四海、学术平等”是《艺术百家》创刊24年来的一贯宗旨

  

龙源期刊网:《艺术百家》之所以“百家”为刊名,是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办刊指导方针吧?对于来自艺术界各方面的声音,《艺术百家》会不会给予一些自己的思想指引?还是仅仅只为它们提供一个发出声音的平台?

  

楚小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仅是我们办刊的指导思想,更是党的文艺方针、文艺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具体来讲,“百花齐放”指的是文艺创作,“百家争鸣”指的是对于学术(观点)的研究和探索。之所以拥有来自艺术界各方面的不同的声音,正是因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作用和结果。  《艺术百家》创刊于1985年,与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的初创同时,当时研究院还是挂的江苏省戏剧研究所的牌子,杂志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形势,初名《剧艺百家》,1987年改刊名为《艺术百家》,坚持“百家”,就是为了突出学术平等、思想自由的原则,坚持“五湖四海、学术平等”是《艺术百家》创刊24年来的一贯宗旨。  《艺术百家》坚持在学理的框架下开展一切争鸣、研讨。从本刊开设的主打栏目“百家争鸣”即可看出。办杂志,也像办大学。当年蔡元培先生坚持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坚持学术自由、兼容并包。于是,在北大的讲坛上,既有西装革履、讲授西方新的社会思想的各派学者,也有着长袍马褂吟诵《四书》、《五经》的国学先生。《艺术百家》基本要求做到这一点。《艺术百家》首先是为广大知识分子、学术界人士提供了一个自由抒写的思想平台。不仅如此,我们还会根据自身的位置和学术立场作出相应的判断、引导,如采取“编辑手记”、“编者按”等形式表明我们的基本态度,以期各项学术研究能够得到学术界应有的关注。  《艺术百家》编辑部自身作为国家宣传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下的一级机构,作为文化科研部门的一个学术平台,我们会倡导、形成文化的主导形态,引导、鼓励当前社会的有识之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做一些对文化建设有益的事情,做一些有利于文化脊梁的事情,来支撑这个国家、这个社会的文化精神。  我们也会在一些时候采取必要的形式给一些艺术的发展如中国传统戏曲、传统诗书画印等等这类中国古典艺术一些特殊的呼吁,甚至有时还会带一点偏爱的心情去为它做一些呐喊。这是今天中国的文化精英应有的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也是一种精神的守望。  

龙源期刊网:《文艺争鸣》的办刊指导方针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刊载大量艺术方面的内容。《艺术百家》和它有什么不同?同样作为艺术类综合期刊,《艺术百家》和《文艺研究》又有什么不同?

  

楚小庆:《文艺争鸣》和《文艺研究》都是文学艺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中的“老大”,历史悠久、成就突出,数十年得以坚持学术的独立和自由的品格,令人钦佩。我们对他们非常尊重,我们之间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时刻注意积极的向他们学习先进的办刊理念和经营思想。  《艺术百家》和《文艺争鸣》、《文艺研究》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坚持学术性,都很厚重,都突出学理性、理论性、创新性,但也有着本质的不同。就是《艺术百家》不刊登纯文学类的学术论文,只刊发艺术范畴内的各项学术研究成果。  近年来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化,学科建设的逐步健全,作为综合艺术类中文核心期刊,《艺术百家》更加着重艺术学科内部各分支学科的纵深研究,以及艺术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探索的前沿成果。  

龙源期刊网:《艺术百家》如何看待《艺术当代》、《艺术世界》、《视觉21》这些同行?在艺术期刊界,《艺术百家》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楚小庆:《艺术百家》着眼于艺术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着重点在于史论研究、考据考证、现象背后的深层客观规律的分析。同时关注学术热点,研究、总结、探讨艺术发展内部的运行规律,而不是仅仅迅速地通过图片、文字反应种种表面的热点、现象,这就是最大的区别。  《艺术百家》处于综合艺术类核心期刊的位置的历史由来已久。1996年、2000年、2004年,《艺术百家》杂志连续三次被北京大学、中国国家图书馆等权威学术机构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根据北京大学出版社《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并被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龙源期刊网等数据平台全文收录。  作为拥有相当历史的学术类综合期刊,《艺术百家》在学术的规范化方面做了相当的努力,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适应科研学术成果的标准化、数字化、规范化的统计计量要求,编辑部下大力气进行了规范化处理。目前,《艺术百家》于2004年首批入选中国学术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行列,坚持执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龙源期刊网:《艺术百家》的办刊特色是什么?学术上坚持什么原则?内容突出什么性质?

  

楚小庆:《艺术百家》的办刊特色就是一贯的着眼于艺术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艺术百家》创刊24年来,坚持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面向时代关注艺术各学科纵深发展,充分发挥了艺术科研前沿阵地的弘扬、引领作用,坚持自身的先导、服务职能,期刊内容着眼于国家重大文化课题,着重突出内容的艺术性、思想性、学术性、理论性,努力建立了区别于其他刊物的学术眼光与文化品质,在学理的框架下坚守了独立的艺术思想,提倡原创,关注当代性,审视学术热点。  《艺术百家》在学术上坚持平等、自由原则。创刊之初,《艺术百家》就致力于坚持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艺术百家》栏目内容设置涵盖一级学科艺术学下属的二级学科艺术学、音乐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舞蹈学等8个学科研究方向,兼顾哲学、美学、建筑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术领域中与文化有关之部分。  

龙源期刊网:您不久前上任为《艺术百家》的新任主编。《艺术百家》在您上任后,风格会有什么转变吗?

  

楚小庆:《艺术百家》创刊于1985年,在24年中经历了管和琼、杭文成、苏位东、王永敬、孟红梅、冯健民六任主编的苦心经营。薪火相传,到了我的手里,已经是第七任。《艺术百家》初名《剧艺百家》,在1987年更名后,已经从原先单一的戏剧戏曲类艺术期刊的定位转换为综合性艺术类学术期刊的目标。  我会继续延续这种风格,保持传统主打栏目戏剧戏曲学研究的学术优势;同时开拓新的阵地,关注当前热点,如文化产业研究、文化战略研究等等。除此之外,《艺术百家》着重抓两头,带中间。两头,一头是突出思想性,包括反思、批判、清理历史的文章,要求突出高度的思想性,拥有一定的超前性,思想可以在高高的天上绕,甚至要起到对社会、大众的启蒙作用。具体讲就是“百家争鸣“栏目;一头是具体的调查、实证类的文章,注重田野调查,包括调查报告、统计分析等等,就像把脚扎在泥地里面,从草根做起,提倡、倡导扎扎实实的学术和学风。这一点在当代社会非常重要,具体讲就是“调查与探索”栏目。中间,就是指一级学科艺术学之下的八个二级学科方向的深入研究、纵深发展。这八个方向都不可偏废,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重点配置相关稿件。  

龙源期刊网:作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艺术百家》有较高的理论品位。《艺术百家》对“品位”是怎么理解的?有没有一个标准的尺度?

  

楚小庆:“品位”的意义涵盖较广,从学术期刊自身办刊的角度来讲,“品位”就是指自身的“学术品位”,就是学术性问题,包括理论性、创新性。当然,从艺术类期刊的角度来讲,还包括作为基础的艺术性,就是不能脱离艺术的范畴。艺术本身没有标准,当然这些不包括艺术创作中的基本技法的法度要求等等。就艺术本身的形式而言,有了具体的条条杠杠,包括所谓艺术的辩证的标准,都已经脱离艺术自身很远了。  可是,作为学术的理论研究,标准是非常明确的,也是亘古不变的。学术研究本身就是一项科学、严谨、严肃的工作,非常辛苦,需要科学精神、牺牲精神。我们编辑同样也需要这种精神,甘为人梯,苦作嫁衣,甚至要把牺牲作为一项至高的荣誉。  

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传承,坚持传统戏曲研究阵地不放弃

  

龙源期刊网:“戏剧戏曲学研究”这一版块一直是《艺术百家》的重要板块。近年《艺术百家》被国家有关部门定为“戏剧艺术类”核心期刊。《艺术百家》的原名为“剧艺百家”。以上种种迹象是否表明,戏剧戏曲这一块内容是《艺术百家》最重点的内容?

  

楚小庆:《艺术百家》被国家有关部门定为“戏剧艺术类”核心期刊,是1996年和2000年的事情。2004年,北京大学、中国国家图书馆等权威学术机构重新评定之后,《艺术百家》即被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的艺术综合类之列(根据北京大学出版社《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在第三编文化、教育、历史编,属J 综合性艺术类,入选此项的一共三个期刊,《艺术百家》排名第二,在《文艺研究》之后,《民族艺术》之前。  《艺术百家》原名为《剧艺百家》,1987年更名为现名之后,已经有了22年的历史。这22年来,有关综合艺术的学术研究一直是编辑部努力的方向。随着学科发展的日益成熟和学科建设的逐步完善,一级学科艺术学之下又划分为八个二级学科方向,《艺术百家》也开始统筹兼顾。原来编辑部工作基本分为戏剧戏曲和影视艺术、音乐舞蹈艺术、美术与设计这三大板块。我于今年年初接手之后,又细分为艺术学、音乐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舞蹈学8个学科研究方向。即便如此,戏剧戏曲学研究这一方面内容仍旧是《艺术百家》的重点内容,也是传统优势栏目。  前面提到,在《艺术百家》的前任六任主编中,管和琼、杭文成、王永敬、冯健民四位均为从事戏剧戏曲学研究的社会科学系列的研究员,大都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其中,管和琼曾任江苏省戏剧研究所所长,江苏人民艺术剧院院长,1985年始任《中国戏曲志·江苏卷》编辑委员会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负责主持编纂国家艺术科研重点项目《中国戏曲志·江苏卷》;杭文成是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1963届文学进修班毕业,原江苏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江苏省戏剧研究所所长,是学术界的老前辈;苏位东是国画大师钱松喦的学生,国家一级编剧,关于戏剧戏曲学和传统诗书画印等方面的研究著述颇丰,是原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王永敬在20世纪60年代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是启功先生的学生,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攻读戏剧戏曲学硕士研究生,是原中国京剧院总导演、院长、著名戏曲理论家阿甲先生的学生,曾任文化部部长秘书,80年代从北京调回南京后,一直在江苏省文化厅系统致力文化建设,2004年从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所所长的位置上退休;冯健民是从事戏剧戏曲学研究的资深研究员,原《影剧文摘报》主编,拥有160多篇关于戏剧戏曲学、艺术学研究的科研成果,20世纪80年代就在《文艺研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文艺研究》第一代老主编林元也曾多次提出将他调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编辑部任职,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也曾多次提出正式调他到本校任职,着力培养戏剧戏曲学和艺术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孟红梅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取得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戏曲学硕士学位的副编审。从以上可以看出,戏剧戏曲学研究一直是《艺术百家》的传统优势栏目,力量最强,受到的关注最多。  另外,由于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甘于寂寞、潜心传统研究的人越来越少,中国传统戏曲更是多年来振而不兴,很多传统戏曲研究方面的杂志早已更改刊名、更改研究方向。目前,不包括以书代刊的研究平台,拥有正式刊号的从事中国传统戏曲研究的核心期刊如凤毛麟角,包括其他综合艺术类核心期刊也很少刊登这方面的论文,甚至《人大复印资料》对中国古典戏曲研究成果的转载也有不小的压缩。《艺术百家》坚持这块阵地不放弃,就是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传承。我前面已经说过了,这源于一种深重的责任感,也是一种守望,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热切期盼。  

龙源期刊网:艺术学者高名潞先生说,如果艺术批评不上去的话,中国当代艺术永远也不会上去。可见艺术批评对艺术的重要性。艺术批评在《艺术百家》中所占的份量如何?

  

楚小庆:艺术批评很重要,但是艺术批评要遵循学理的框架,要在学理的范畴内讨论,而不是随意的攻击、漫骂。目前的艺术批评太滥。在很多批评中,已经彻底颠覆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和应有的学理标准。  在《艺术百家》中,艺术批评所占的篇目数量不大;但这是我们的重点栏目,是精品栏目,也是打头阵的栏目。我们坚持走自己的精品路线。  

龙源期刊网:“新向度”栏目曾以“坚守独立的艺术思想,提倡原创,不回避对艺术观念、艺术制度设计和艺术操作的批评,尤其关注艺术的当代性问题”的风格,为《艺术百家》的主打栏目。为什么在近期的《艺术百家》,看不到该栏目的踪影了呢?

  

楚小庆:“新向度”栏目是曾经的一个品牌栏目,也确实刊发了一些有力度、有思想、有份量的好文章,《艺术百家》因此受到了学界更多的关注。我们也非常感动,也受到了不少作者、学者的赞许、鼓励。但后来由于资金的问题,以及原有合作方没有继续提供各方面支持的问题,该栏目没有继续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这就是当代的现实。  但是,在不久的将来,在解决了《艺术百家》自身的生存问题之后,相信我们会继续得到拥有人文精神的企业集团的大力支持,从而再现“新向度”的辉煌。  

龙源期刊网:女性艺术和女性艺术家近年来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艺术百家》对这一块的关注度如何?

  

楚小庆:女性艺术和女性艺术家近年来受到较多的关注。但是,关注“女性”和关注“女性艺术”还是有本质区别的。也就是说,有关方面的关注点是在女性的“身体”上,还是在女性的“艺术”上。  《艺术百家》对这一方面的关注仍然遵循了学理的原则,研究规律、挖掘根源、探讨存在问题仍然是我们的主旨。它是一个现象,但是要着力寻找现象背后的原因;跟着炒作现象,不是一个厚重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应该做的。是问题、尤其是热点问题,我们就会关注。但对于“伪问题”、“炒作问题”,我们也会有自己的判断、立场、原则。该出手时,也决不会手软。  

龙源期刊网:“行为艺术”、“人体艺术”、“前卫艺术”这些新兴艺术近年被许多人热捧,《艺术百家》如何对待它们?

  

楚小庆:还是那句话,我们着重于剖析现象,挖掘根源,寻找本质,梳理脉络,探索规律。一个东西存在,就包括了必然的规律在里面。做研究,办学术类研究的阵地,一个道理。热闹归热闹,找出原因来,探索出规律来,保持冷静,铺下身子,作出扎扎实实的研究成果来,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龙源期刊网:近年来,《艺术百家》都以美术作品为封面。2008年1期的《艺术百家》的封面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目录代替了美术作品。这是否意味着《艺术百家》封面设计理念的转变?

  

楚小庆:你的眼光相当的敏锐。《艺术百家》不仅仅是封面设计理念,包括整体的办刊理念,都有了很大的转变。  以往的《艺术百家》以美术作品为封面,一是增加一点收入,二是增加一点趣味性。但是,作为封面作品,其品质、档次往往决定了本期刊物的外在形象和学术品格,影响到学界刊物的印象。封面作品的优劣、风格、画种都不好把握。有几位老专家、知名学者,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齐康先生就曾经非常认真的和我提出过这些问题。所以,我们再三思考,研究决定,全力突出学术性本质,刊登文章要目,取消封面作品。包括封底作品,数量都减少为象征性的一幅。这样肯定会有一些经济损失。经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江苏省文化厅之后,省文化厅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艺术百家》编委会主任章剑华厅长也同意并表示支持这一决定。  突出并坚持刊物的学术性,是我们办刊的基本原则。  

龙源期刊网:除了封面外,2008年1期的《艺术百家》,和以往的《艺术百家》,还有哪些不同?

  

楚小庆:除了封面外,还是着力于选题、审稿等质量把关,编辑部还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包括评审制度、好稿奖励制度等等。加强对文章筛选之外,就是目录中各栏目的划分也更加严谨、细化,依据艺术学一级学科的成熟、发展情况,细分为八个方向,分设栏目,力求照顾面更大一些,关注点更全一些,重点关注的文章放在“百家争鸣”栏目,宏观的带有战略意义和全局眼光的大文章则放在“社会发展研究”栏目,力求立足科研、精益求精。  除此之外,编辑部还有刊物表象之外的努力和变化,如扩大发行量,加强合作、协作,参与科研课题研究,拓展业务方向。这些都是与以往不同的地方。  

龙源期刊网:《艺术百家》的内容包括戏剧戏曲学、电影学、音乐学、美术学等方面的内容。《艺术百家》的编辑部是否根据这些内容版块,分成几个专业的编辑小组。比如说,戏剧戏曲学编辑小组,电影学编辑小组,音乐学编辑小组,等等?

  

楚小庆:本着统筹兼顾的原则,《艺术百家》基本分为戏剧戏曲和影视艺术、音乐舞蹈艺术、美术与设计这三大板块,分别由三个小组来统领。其他学术研究问题,如传统杂技、曲艺、魔术等等,归并到“艺术札橝“栏目,力争做到重点突出、统筹兼顾。  

龙源期刊网:去年11月,《艺术百家》参与举办了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艺术与艺术素质教育研讨会。《艺术百家》参与这样的大型学术活动有什么想法?

  

楚小庆:《艺术百家》不是参与举办,而是主办。全国高等院校艺术与艺术素质教育研讨会只是《艺术百家》主办的诸多学术会议中的一个,从2000年开始,《艺术百家》编辑部每年至少办两个会,另外还有不作为年度例会的学术会议。  每年的两个例会,分别是中国古典戏曲发展、全国高校艺术与艺术素质教育这两个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另外还有长江三角洲摊簧艺术学术研讨会等等由全国或一个相关区域内各艺术研究机构轮流承办的学术会议。因为《艺术百家》不仅是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的学术阵地,更是江苏全省文化系统的一个学术品牌,承担了支持、发展艺术科学研究的重任。我们肯定会做到积极的参与、好好的利用、精心的打造、科学的发展。  

艺术综合类学术期刊数量不要太多,但需要办成精品

  

龙源期刊网:“中国眼下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中国的艺术类期刊有可能与国际上最有名的艺术期刊相比拼,如Artforum、Flashart、Frize等。” 当代艺术双语期刊《视觉生产》主编顾振清如是说。对此,您怎么看?《艺术百家》和以上所提及的知名期刊相比,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况?

  

楚小庆:有竞争,就会有压力;有压力,就自然会有动力。居安思危,这个道理谁都懂。开眼看世界,世界看我们,都是一种进步。把握机会,发展自己,才是问题的关键。  

龙源期刊网:做艺术类期刊几乎都要面临市场化的问题。面对市场,这类期刊和一般文字类期刊相比,情形是更乐观一些还是更悲观一些?为什么?

  

楚小庆:乐观和悲观只是相对而言。不论哪一家杂志、哪一个学术科研机构,都会有自身的难处和困境。关键看如何对待。我们首先面临的是全国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问题,然后就是发展的问题。学术期刊面临的形势,与娱乐八卦类刊物相比,肯定是更加严峻一些。也不好比。就现有国内诸多各研究方向拥有悠久历史品牌的学术刊物而言,如果国家不再扶持、统一推向市场,其结果是不可想象的,甚至是可怕的。文化的脊梁塌了,国家、民族的精神也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从我们这么多年在国家宣传文化系统工作的经验来看,近年来国家对于文化系统的改革,特别是承担更多延续、发展传统艺术的院团,在经费、机构等等方面,不仅没有继续砍、减,反而加大扶持力度,制定保护、发展措施。对于改革就是甩包袱的老思想,从上到下,已经有了根本的改观。文化部新老领导一直在做不懈的努力。对此不仅有清晰的认识,而且一直在用实际的措施推动相关工作。这里面细节很多,总的趋势肯定是好的、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的。我们有这个信心。国家也在向着有利的方向努力,这就是科学发展。  

龙源期刊网:您认为制约艺术类期刊发展最大的瓶颈是什么?您如何看待这类杂志的发展趋势?

  

楚小庆:艺术类期刊分为多种,我只谈艺术综合类学术期刊。这一群体的发展趋势就是精英文化,也叫小众文化,这是相对大众文化而言的。  制约发展最大的瓶颈就是资金问题,也就是生存的问题。国家的、民族的精英文化就应该由国家扶持。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是一样。希腊人肯定要弘扬希腊的文化,埃及肯定不会抛弃大金字塔,法国视作珍宝的也毫无悬念的是承载法兰西精神的法国文化,澳大利亚也在不遗余力的努力保护澳洲本土的土著文化,包括大袋鼠等等。  要实现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的伟大复兴,就是要不遗余力地启动、完善全面、宏大的中华传统文化保护工程,再进一步发展,学术科研、研究平台的建设都要跟上。抛弃本民族的文化、不扶持自己的本土文化,就必然会承担历史的责任,而且这是任何人也承担不起的责任。艺术综合类学术期刊数量不要太多,但需要办成精品。  

龙源期刊网:有这样的说法:中国的学术期刊不可谓少,但值得一读、读得下去的甚少,绝大多数已经沦落为职称刊物。是这样的吗?《艺术百家》在这方面的情况又是如何?

  

楚小庆:是的。《艺术百家》也吃五谷杂粮,也不能免俗。但是我们在尽力地去做,而不只是张着大嘴巴说。读者从最近几期杂志的内容就可以看得出。但是,完全的避免不太可能。我经常想,也经常和身边的同事、朋友讲,人生,能够做成自己想做的、愿意做的事情,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龙源期刊网:报刊上时有报导学术期刊编辑受贿,谁给钱就发表谁的文章。这种现象让人不得不为学术期刊的明天担忧。《艺术百家》有没有采取什么措施去避免这种现象?

  

楚小庆:有的。在我们自己的体制框架内,编辑部制定了一整套严格的制度,签订了学术质量、政治舆论导向等一系列责任制度,报上级批准,接收来自各方面的广泛的监督。编辑部日常工作坚持奖勤罚懒,赏罚分明,日常结合宣传文化系统内党的理论学习活动,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艺术百家》相关资料】

  《艺术百家》杂志社的直属领导机构为《艺术百家》编辑委员会。江苏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章剑华任《艺术百家》编辑委员会主任,编委会副主任为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高云,编委会委员为江苏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章剑华,省文化厅副厅长高云,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宁,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宋玉麟,江苏省文化厅办公室主任嵇亚林,江苏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汪人元,南京图书馆副馆长许建业,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晁岱健,江苏省文化厅《剧影月报》编辑部主编、省文化厅文化信息处副处长朱军。  《艺术百家》编辑部为《艺术百家》编辑委员会领导下的日常办事机构。《艺术百家》杂志社实行编辑委员会领导下的编辑部主任负责制。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楚小庆同志兼任《艺术百家》编辑部主任。  《艺术百家》杂志由河海大学印刷厂承印,采用新型高新科技特殊纸张,黑白、彩印四色胶版印刷。江苏省报刊发行局主持杂志的全国邮政发行渠道,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杂志为双月刊,大16开,204页,单月15日出刊,邮发代号:28-360,国内定价20元。《艺术百家》期刊文种为中文,国内统一刊号为CN32-1092/J,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3-9104,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承担杂志的国外总发行业务,国外发行代号为BM7521。南京市白下区地方税务局审批的《艺术百家》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为宁工商广告许可证101170号。《艺术百家》编辑部地址位于南京市白下区淮海路2号9楼,邮政编码为210005。《艺术百家》编辑部办公电话为025-86645690、025-86645620,传真号码为025-86645690。杂志社网址为http://ysbj.chinajournal.net.cn ;http://ysbj.qikan.com。编辑部处理网上来稿的专用电子信箱为yishubaijia@126.com。《艺术百家》期刊采用国家标准信息化处理格式,格式具体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国家标准局1987年5月5日批准,1988年1月1日实施)。亲爱的读者:  就以上访谈内容,如果您还有想了解并希望主编回答的问题,请给我们发邮件,我们将向主编及时转达您的问题,并尽快回复!  Email: cchuanxing@163.com  感谢您的关注!                                        责任编辑蔡凛立        本文版权属龙源期刊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与本站联系  Email: cchuanxing@163.com
作者

楚小庆 《艺术百家》

汉族,中共党员。文学硕士,助理研究员。1975年10月1日生于山东聊城,1996年考入山东省聊城师范学院美术系书法教育专业,1999年考入聊城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专科起点本科班,2001年考入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攻读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获艺术学硕士学位。2004年8月毕业后分配至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工作。2005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大型活动部“先进个人”,受到江苏省委省政府、十运会组委会通报表彰。2007年获本系统年度考核“先进个人”。曾任江苏省文化厅秘书,江苏省文化厅报刊中心主任助理。现任...

Copyright@2008 龙源期刊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