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镜像系统v3.0

字数: | 字体:

《新闻记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作者:蔡凛立

  《新闻记者》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经验向学术的提升。对稿件内容时效性、新鲜度的偏好,为较明显的特点之一。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为现在新闻记者群体的写照抑或寄语。我们的时代,我们的传媒,对“铁肩”和“妙手”何等期盼,对“道义”与“文章”的高度融合又是何等难能可贵、何等急迫!  说起来很惭愧,生活在中国的时尚之地,灯红酒绿下的我却不会喝酒、不会抽烟、不会唱歌、不会跳舞、不会打牌、不会搓麻将,不愿也不善多交际。情趣不多,喜欢的业余活动惟有看电影、看电视新闻。还有就是携妻周游世界,几乎每个黄金周都有计划并付诸行动。今年起少了一个黄金周,令我大为不爽。                           ——《新闻记者》吕怡然          《新闻记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新闻记者》吕怡然访谈录
    

【关于吕怡然】

  祖籍江苏,出生于上海。动乱年代,中断学业,当了知青。先耕田务农,继而混进公社广播站充当“土记者”、“土编辑”、“土播音员”;而立之年才从大学校门出来,被派到乡村做了几年“园丁”,又被相中到机关当了秘书;历经波折,方如愿以偿正儿八经地揣上“记者证”。  先后在新民晚报当了新闻版编辑、言论专栏编辑、大特写版编辑。十年前,文汇报与新民晚报“强强联合”之后,调任《新闻记者》杂志主编至今。   

我们在杂志上,从来不喜欢自我标榜,连各种荣誉称号,例如“权威期刊”、“来源期刊”、“核心期刊”之类的头衔也一律不标注

  

龙源期刊网:《新闻记者》的重点,是落在“新闻”上,还是在“记者”上?所关注的“新闻”和“记者”,包括哪些范畴?

  

吕怡然:在我们这里,“新闻记者”是一个完整的词组。记者因新闻而生,新闻因了记者才得以传播。在《新闻记者》上,两者更是天然黏合,须臾不可分。  

龙源期刊网:有人说,《新闻记者》在新闻杂志中的影响仅次于《中国记者》。《新闻记者》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影响力?

  

吕怡然:此说令我惶恐不安。《中国记者》与《新闻战线》是“中央军”,是我们这个“地方军”的老大哥,难望其项背。而众多同类刊物各有其特长,各有其优势。  我们的杂志即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是借助了上海新闻界在全国的影响力,沾了文汇报、新民晚报这两家中国大陆历史最悠久大报的光。对此,我保持着足够的清醒意识。  

龙源期刊网:《新闻记者》的“平民意识”特色获得了许多读者的喜爱。请您介绍一下这一特色。

  

吕怡然:我们有一句广告词:“《新闻记者》不仅仅是给新闻记者看”。或许这可以折射出一点我们的“平民心态”,就是试图把杂志的读者定位由新闻传播的从业人员、研究人员、管理人员这一特定群体,扩大至对新闻传播有兴趣的“平民”,包括业余的通讯员、撰稿人、大学生等等。  另一方面,由于我们是由报业集团主办,本人又是从新闻采编第一线“转业”“转岗”而来,因此无心也无力向高等院校主办的专业期刊靠拢,相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经验向学术的提升。这是否也可算是“平民意识”的表现?  

龙源期刊网:翻开时下许多期刊,常见众多赞扬期刊的美言。而翻开《新闻记者》,却看不到一丝关于此的痕迹。据悉,《新闻记者》多年来有一个规定:“凡是讲杂志好话的稿子一律不登”。《新闻记者》此举的想法是什么?

  

吕怡然:在当今社会里,自我宣传和自我表扬或许是需要的,但我始终认为,一份刊物的质量,归根到底是由读者评判的。我把自己为人的低调,移植到杂志上,由读者自己根据我们的质量来鉴定阅读的价值,而不给他们任何“暗示”和“诱导”。所以,我们在杂志上,从来不喜欢自我标榜,连各种荣誉称号,例如“权威期刊”、“来源期刊”、“核心期刊”之类的头衔也一律不标注。  这可能也过于陈腐、过于书生气了。但,依我的性格,改也难了。今后是否要改观,等我卸任后由下一任主编决定吧!  

龙源期刊网:有读者指出,《新闻记者》存在“错别字问题还一直存在”、“署名有些重长轻短”等问题。对此,《新闻记者》怎么处理?

  

吕怡然:如今不错不成报,我们的错别字也难以幸免。力求减少、杜绝,却不易。关于署名问题,含义不明,无法回答。  

龙源期刊网:有人说,《新闻记者》的审稿时间,基本上不超过作者投稿的两周。所以,它稿件的新鲜度,是其他刊物所不能比的。是这样的吗?

  

吕怡然:来稿确实很多,简直难以招架。所以恐怕难以对稿件做到两周内答复作者。  稿件内容的时效性、新鲜度确实是我们的偏好。尤其是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若是收到及时论述、评析相关新闻报道的稿件,别说两周,两天甚至两小时、两分钟即与作者联络,也是常有的事。何况还常主动特约“急就章”。这可能是我们杂志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龙源期刊网:“一本新闻专业类杂志,坚持办了20年,发行稳定且有扩大,内容充实饶有趣味,实在是很不容易的。它在上海以至中国的新闻事业发展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这是上海市新闻学会原会长马达在《新闻记者》创刊20周年的一番评价。对于这本杂志,作为现任主编的您,又有什么评价?

  

吕怡然:自1983年3月,马达同志亲手创办《新闻记者》以来,已经四分之一世纪过去了。说来也是缘分,《新闻记者》创刊之际,适逢我的女儿出生之时。依稀记得当时闻讯后还特别去邮局寻觅创刊号,虽然那时还不是职业的新闻记者。印象中,这本杂志一直在新闻界有影响,我曾在杂志上发表过多篇文章。当然那时绝不会想到自己会去当她的主编。  接任主编将近十年了,真感到马老所言极是。诚惶诚恐,孜孜矻矻,总想把这本杂志办好,办得更好。但此道永无止境,每每有力不从心之感。当我离任时,惟一问心无愧的是可以说一句,我尽力了。  

担当起新闻界自身“监督舆论”的职责,敢于对一些不正确的观念、不健康的现象进行批评

  

龙源期刊网:采访体会、新闻作品评析和新闻写作知识为《新闻记者》的三大块内容。哪一块是重头戏?

  

吕怡然:这里所说的三块,确实是本刊的重要内容,这些都偏重于实务。事实上我们的内容并不限于此。真正的“重头戏”倒是前沿理论的探索,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内容。  

龙源期刊网:《新闻记者》2002年推出了“媒介批评”专栏。该栏目自推出以来,就成了刊物的重要栏目,受到广泛的好评。它的编辑理念是什么?受欢迎的原因何在?

  

吕怡然:作为新闻传播类的期刊,我们觉得应该担当起新闻界自身“监督舆论”的职责,敢于对一些不正确的观念、不健康的现象进行批评。由于当时辟有这个专栏的专业期刊极少,故亮相后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关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我们认为有些学术问题不是可以一锤定音的,需要讨论、争议,逐渐达成共识,或者求同存异。所以同时还开辟了“争鸣空间”专栏,让不同意见在此碰撞。我们一度还开设过“正方反方”专栏,其用意亦在此。  

龙源期刊网:“媒介批评”栏目的作者之前以新闻圈外居多,近年来,该栏目中多了新闻圈内的作者。此举是否是为了更好地体现专业自律精神?

  

吕怡然:这样说,是帮助我们进一步理清思路,增强坚持批评的自觉性。  

龙源期刊网:2006年《新闻记者》推出了“新闻调查档案”专栏,为新闻传播学论文的“科学性”向前迈进了一步,受到了读者的好评。为什么在近期的刊物里看不到该栏目了呢?

  

吕怡然:开设这个栏目旨在倡导新闻传播学的实证研究,在较多的定性分析中引入定量分析,以源于现实的事实尤其是数据支撑、修正、完善业界和学界的一些理念、观点,更好地趋向学术规范和研究的科学性。  这个专栏由于稿源、调查质量、稿件品种配置等方面的考量,并非每一期都刊出,但频率还是比较高的,如去年共发表了8篇。很欢迎大家为这个专栏赐稿。  

龙源期刊网:知名的新闻人或新闻事件为之前《新闻记者》的封面设计理念。2008年,《新闻记者》以全新的面孔出现在读者面前。而且,期期的面孔都一样,只是颜色不同。《新闻记者》封面设计理念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吕怡然:从直接的原因说,是为了减少每月选取封面照片的麻烦,而从改善专业期刊外在形象的角度看,这可以显得更庄重疏朗一些,与杂志小众化的定位更吻合。同时,这也有利于确立自己的品牌标识。  

龙源期刊网:走向市场、走向精确、走向深刻”,这是一位读者对近来《新闻记者》的读后感。“市场”、“精确”和“深刻”这三方面,为《新闻记者》重点所抓,对吧?

  

吕怡然:感谢这位读者对本刊的关爱和评价。应该说,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正在努力中。  

龙源期刊网:随着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如何打造传媒核心竞争力,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在这方面,《新闻记者》是如何去做的?

  

吕怡然:就一份专业类期刊而言,其核心竞争力就是提升质量和品位,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力求让读者从中有所启迪,有所收益。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朝着这个方向和目标。至少有一点,我们从不收取“版面费”、“发表费”、“编辑费”之类,送上来也不要。一旦收了,性质就异化了,质量便难以保证。相反,我们还坚持支付稿酬,尽管菲薄,也表示对作者劳动的一点心意。  当然,我们绝不是大腕、大款,主要仰仗我们的“老板”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的支撑。要说竞争力,这一条也应该是吧!  

有新闻存在,就会有假新闻出现,新闻打假没有止境

  

龙源期刊网:从2001年至2007年,《新闻记者》每年都评出年度十大假新闻,从较为专业的角度展示了当前新闻道德失范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广大媒体和业内人士的好评。十大假新闻是怎么评选出来的?此举的初衷是什么?社会反响如何?

  

吕怡然:说得明快些,我们这是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看到虚假新闻泛滥,屡禁不止,我们觉得有责任为新闻打假尽点力。因此以坚守和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为出发点,策划评选年度十大假新闻的活动。这是为恪守新闻职业道德,推进新闻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构建社会诚信体系过程中的一种理性自觉、一种责任担当。  这个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平时注意收集虚假新闻报道实例,跟踪其发展、演进、影响和最终结果,每年年末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假新闻的虚假程度、影响大小、产生后果等因素,在数十乃至上百条虚假新闻中,选出10条,予以评述、剖析,并配之以漫画,在次年的第一期杂志上刊登。2006年曾经尝试与人民网、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合作,评选过程中在网上征集意见。  除了推出年度“十大假新闻”的活动外,《新闻记者》还经常发表阐述新闻本体论、从理论上分析假新闻成因以及建立防范机制的文章,使新闻打假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每次公布年度“十大假新闻”以后,各种传媒纷纷转载,对假新闻进行声讨和围剿,并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思考、分析。各种新闻报道、理论文章中频频提及、摘引,认同、声援者不计其数。  宣传主管部门对此也十分重视,领导同志多次批示,予以充分肯定和鼓励。前年全国新闻界开展了“坚决杜绝虚假新闻”专项治理活动,向虚假新闻重拳出击,以遏制这种“社会公害”的蔓延。   

龙源期刊网:今年《新闻记者》是否还会继续把“年度十大假新闻”这个评选继续下去?往后呢?

  

吕怡然:历经7年努力,《新闻记者》的“十大假新闻”评选已逐渐成为一个品牌。在我的任内,这个评选活动应该是继续进行下去。但我想凡事总有一个阶段,进行曲也有休止符。  将来可能不一定非用这种活动的形式不可。但有新闻存在,就会有假新闻出现,所以新闻打假没有止境,《新闻记者》对此责无旁贷。不过究竟怎么做,留待我的年轻同事去考虑、策划,相信他们一定会做得更好。  

龙源期刊网:做了7年的十大假新闻评选,您都有什么感受?您认为,是否能期待假新闻杜绝的那一天?

  

吕怡然:真与假对立统一,有真必有假,所以指望杜绝假新闻是太天真了。但新闻打假不可停歇。虽然这很费力,很艰难,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一劳永逸,也不可能一厢情愿,可是一定要做下去。而且务必举新闻界之力、全社会之力,从源头上抓起,在各个环节上把关。打假,打总比不打好。  

龙源期刊网:对于假新闻,您曾说,要全方位地采取共同的行动,才能真正见效。您所说的共同的行动都包括哪些行动?您认为,要消灭假新闻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吕怡然: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任何单打独斗、单枪匹马的行动,都犹如堂吉诃德斗风车般荒唐可笑。我们需要思想的共识,需要力量的整合,需要对虚假新闻实行围剿。其中首要的有两条,一是新闻工作者必须牢固确立新闻真实性的理念,视真实为新闻的第一生命,这样才会在采编活动中自觉求真务实,拒绝虚假。  另一方面是各种传媒的领导者管理者,对虚假新闻务必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即不容许任何虚假不实的东西掺杂进新闻报道中,流窜到版面上、节目里。否则就是默许、迁就、放纵、怂恿新闻造假。这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目前相当致命的软肋。  

龙源期刊网:新闻炒作和假新闻是一回事吗?您怎么看待当前的新闻炒作现象?

  

吕怡然:两者有一定关联,但并非完全是一回事。浮躁、浮夸是其共同的根源,表现手段则各异。  新闻造假是无中生有,指鹿为马,捏造或扭曲事实,欺骗受众;新闻炒作则犹如爆玉米花,吹洋泡泡,对某个新闻事件连续跟踪采访,无度报道,无序传播,企望以低俗庸俗手法夺人眼球。两者都罔顾新闻规律、抛弃新闻伦理、背离新闻价值、忽悠新闻受众。  相对而言,新闻造假较之新闻炒作性质更劣、危害更甚。而在新闻炒作中,虚假新闻往往会乘虚而入;倘“炒作”的对象本身就是假新闻或疑似假新闻,则尤其荒唐、卑劣。  

龙源期刊网:有偿新闻是新闻行业的耻辱。近年来,有偿新闻层出不穷。对此,您又是如何看待?

  

吕怡然:毋须讳言,有偿新闻早已是“公开秘密”,成为社会“潜规则”。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严厉讨伐,大声疾呼,却久禁不绝,收效甚微,有些地方有些时候,甚至变本加厉,花样百出,愈演愈烈。以全社会的世风日下,诚信稀缺,荣辱莫辨,是非不分的人文生态为观照,市场经济对信息传播的侵蚀,大众传媒公信力的缺失,法律在可操作性上的空白,相关规章制度的刚性匮乏,“法不责众”意识与现实的对接,拜金主义、温情主义的泛滥,新闻职业道德水准的降低,……这一切元素相混合、相渗透,决定了有偿新闻的“生命力”,至少在现阶段,不敢奢望其收敛、根除。  惟寄希望于新闻从业人员的良知、自律,将有偿新闻现象纳入可控范围,使其危害性不致过于严重,并有所降低。当然,但愿这只是我的杞人忧天,书生之见。  

龙源期刊网:“近年来,‘八卦’新闻成了媒体的一大热点,不仅‘娱记’跑,其他行当的记者也都往往一头钻进‘八卦阵’里难以自拔。媒体的媚俗、低俗、恶俗之风,莫不与‘八卦’有关。这实在是新闻界的悲哀,中国媒体的不幸”,这是您说过的一句话。在打击“八卦”新闻方面,《新闻记者》有没有采取什么行动?

  

吕怡然:真难为你,竟将拙作翻检、摘录出来,可见你的认真。  确实,这些年来,对“八卦新闻”我是深恶痛绝,屡屡抨击,写下不少文章予以谴责。在我们杂志上,也不时刊发学者和业者撰写的分析批判文章。  除此之外,基本上是无可奈何、无能为力、无所作为。眼见“八卦”肆虐,有时我也反思自己的观念是否过于迂腐,对当代新闻品质的演变过于苛求,对年轻人的喜好缺乏宽容理解之心。有时候真感到有些迷惘。  

要求新闻专业类期刊走市场,并和大众传媒一样追逐经济效益,无异于杀鸡取卵、饮鸩止渴

  

龙源期刊网:新闻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您如何评价这一群体?现在的新闻记者越来越年轻化,这对于新闻事业来说,是好事吗?

  

吕怡然:在我看来,“无冕之王”,其实是理想主义者浪漫的幻想,对作为喉舌和耳目的中国记者,更是不切实际的阿Q式的虚妄。事实上,现在的记者也没有人会以此自诩。我觉得,还是以李大钊的一副对联作为新闻记者群体的写照抑或寄语,比较现实,也比较到位,那就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眼下,我们的时代,我们的传媒,对“铁肩”和“妙手”何等期盼,对“道义”与“文章”的高度融合又是何等难能可贵、何等急迫!  年轻人越来越多地跻身新闻记者行列,乃自然法则使然,当然是值得高兴和期许的。作为个人,我最期待的,是我们的年轻记者把新闻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而不仅仅是职业。“铁肩”和“妙手”,决不可能是只满足于“捧饭碗”的人所拥有的。  

龙源期刊网:一位称职的新闻工作者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其中,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吕怡然:这个问题,前面其实已经说了很多。我最推崇的素质就是良知、美德、“铁肩”和“妙手”。  

龙源期刊网:各地方台晚间时段的新闻节目大都以轻松的“说”和“聊”的方式来播新闻,为更多受众喜闻乐见,被称之为“新闻秀”。这会不会成为新闻的一种趋势?

  

吕怡然:就新闻传播而言,其终端是受众。受众能接触、接收,方能完成传播的过程。而受众的接受,则更是传播有效性、影响力的表现。倘传播对象对传播视而不见,无动于衷,或者厌恶、反感,传播便毫无意义,甚至适得其反。  当代受众,面对着多样化的传播媒介,多样化的传播样式,以及海量的信息。传媒的竞争,就在于力图使信息的到达率、影响力提升,因此就要让受众能迅即、便捷地接收、接受。于是对报纸来说就要追求可读性、易读性、必读性,力求增强传播效果。而广播、电视也有一个可听性、易听性、必听性的问题,让受众感觉悦耳动听,喜闻乐见;尤其晚间在家中,在休闲的时光里,更愿意在轻松活泼的氛围里收听收看新闻,“说”和“聊”无疑便是很合适的方式。这是新闻传播的外在表现形式的改观,也是受众为本观念的嬗变,值得欢迎。  就这个意义说,将此视为是一种趋势,也未尝不可。问题是,凡事须有个度,“说”与“聊”一旦沾染了低俗、庸俗的习气,把任何新闻都娱乐化了,就走得太远了。至于国外有的电视台以女主播的“脱”招徕、吸引观众,那简直是无聊透顶、走火入魔了。  

龙源期刊网:您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新闻传播的本质就是一种人际交流与沟通”。有人对这个观点提出质疑。对此,您的态度是什么?

  

吕怡然:当时我说这句话,并非基于严谨的传播学的学术概念,也不是规范的理论文章,而是一篇短文,是为了说新闻传播对于人际关系的极端重要性。  按照传播学的理论,传播可以分为人的内部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而我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传播实质上都是“人际传播”。尤其是新闻传播,无论通过什么载体、什么途径,不就是由这个人或人群,向另一个人或人群传递信息、报道新闻吗?倘把传、受两端从传播媒介和传播过程抽象出来,实际上不就是人对人的交流与沟通,不就是一种人际关系吗?  我无意于在纯学术的圈子里纠缠,无意于做文字游戏,那样太无聊,所以我至今依然坚持这个观点。当然有人质疑,说明有人对我的话很认真、很较真,让我受宠若惊。不过若想用我这样的凡人凡语借题发挥做文章、图出名,恐怕是会失望的。  

龙源期刊网:您如何评价当前的新闻类期刊?又如何展望它的未来?

  

吕怡然:这里所说的“新闻类期刊”,确切地说应该是“新闻专业类期刊”,或“新闻传播学研究类期刊”。不然,外延太宽泛。目前,这类期刊据说总计在200种以上,而有刊号的公开出版物为64种。主办者无非为3类:新闻传播学研究机构、新闻院校和新闻传媒。  我无意也无力对这些期刊作总体的、分类的和个案的评价。我始终认为,我们的这些期刊,应该说是在做新闻传播事业的公益事业,也可以说,这是文化事业,而不是文化产业。基于这个认识,我认为我们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影响力作为检验质量的标准,或者最重要的评估考核指标。要求这一类期刊走市场,并和大众传媒一样追逐经济效益,不仅挣钱养活自己,而且要上交利润,是很愚蠢的,无异于杀鸡取卵、饮鸩止渴,顶多是一个权宜之计。  遗憾的是,我们不少同行这些年被经济指标压得喘不过气,时间、精力和才智并不是聚焦在办刊上,而是忙于寻求财源,维持生计,无奈之下,干脆做起买卖来:一手发稿,一手收钱。这样的生存状态,还有什么学术品位、理论研究可言?有人戏言,这是“斯文扫地”、“逼良为娼”。长此以往,必然践踏新闻传播事业中的公益事业,是一场时代悲剧。  我想,既然文化有事业与产业之分,期刊何以不能也有一个分类呢?对此,主管部门、分管领导们是否有深长思之的必要并有明确的说法和有效举措呢?  

你想想,把明日黄花集束插在花瓶里,有何美感?除了有敝帚自珍、自我欣赏之功效外,还会有什么意义?

  

龙源期刊网:《新闻记者》创刊初,刊名用的是邹韬奋手迹。在您任主编前一段时间,取消了邹韬奋手迹的刊名。您任主编后,刊名又恢复了邹韬奋手迹。这是否缘于您对于邹韬奋的敬意?

  

吕怡然:你观察得很细致,也说到位了。谢谢你的理解!  

龙源期刊网:您曾先后当过新闻编辑、特稿编辑、评论编辑。对于这几个板块,您个人较喜欢或者说较擅长哪个板块?

  

吕怡然:应该说都喜欢。说不上特别擅长,比较而言更偏爱评论编辑的职责。  

龙源期刊网:除了本职工作外,您还客串东方网的特约评论员。相比较于《新闻记者》主编,网络时评的写作可以“局外人”的身份随心所欲发表言论,是否让您感觉更痛快淋漓?

  

吕怡然:我在新民晚报工作期间,当过一段时间的评论专栏《今日论语》编辑,自己也撰写过一些评论。东方网成立伊始,就有幸加入了特约评论员队伍。  这些年来,逐渐从为传统媒体写评论,转向以写网络评论为主。在实践中,深感网络上“时间消灭空间”的威力,领略其传播快捷、即时互动的魅力,也备感在网络上实话实说、一吐为快的乐趣。当然,同样没有忘却自己的社会责任。  最大的感受是,网络评论的直言不讳、酣畅淋漓,当然这需要控制适度、把握分寸。不过,网络评论确实使得媒体舆论场和口头舆论场的重合度提高了,更加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不得不承认,我们的传统媒体过去长时期里有脱离群众的倾向,表现在评论上就是远离生活的多,泛泛而谈的多,隔靴搔痒的多,吞吞吐吐的多,指手画脚的多,永远正确却绝难解决问题的多,因而致使在客观上形成了两个舆论场的背离和割裂,党和政府的主张未能与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谐一致地统一起来。网络评论开始改变这种状态,一方面网络评论自身的先天优势得以发挥,一方面也逼迫传统媒体放下身段,贴近现实。特别是眼下,网络舆论场在口头舆论场的基础上越来越兴旺繁盛起来,构建起一种新形态的民间舆论场,吸引了大批网民,不断形成一个又一个网上舆论热点。  在这种情势下,我们的网络评论在网上所发出的声音,发挥了传统媒体的评论难以替代的作用。我认为这是网络评论,特别是主流网站的评论对中国新闻评论所作的贡献。我为自己能参与其中而欣慰。  

龙源期刊网:您热衷于撰写杂文、时评、短论。您近来的创作情况如何?有没有结集出书?除了工作与写作外,您都会做些什么?

  

吕怡然:20多年来,我在各种报刊和网络上发表了很多时评和杂文,被转载的不少,有些也引起海外舆论的关注。10年前曾经集纳出版了一本书,以后又陆续有作品被收入多种杂文选、评论选,乃至教科书。有些朋友建议我再出版新的集子,但是本着自知之明,我执意不再动这个念头。  时评和杂文多是有感而发的即兴之作,归于易碎品一类。你想想,把明日黄花集束插在花瓶里,有何美感?除了有敝帚自珍、自我欣赏之功效外,还会有什么意义?况且,印出一堆书之后,极可能没几天就因滞销而被书店廉价处理,再没几天就被运去当了纸浆,岂非无端耗费宝贵资源,有悖于节能减排的时尚理念?更何况,你一本正经地把“大作”签上名分送亲朋好友“盼赐教”,到头来人家不屑一顾,又不是什么经典,摆着碍眼又占地儿,便当废品卖了,或者干脆在乔迁、大扫除的时候随手掷弃于垃圾堆里,那滋味,心里恐怕不好受吧?所以,何必自讨没趣呢?就让那些“急就章”、“速朽品”散居于大小报刊、栖身在互联网上吧。当然也不排除会当个“印客”,编辑、印制几本“非法出版物”,可谓“怡然自得”也。  平日里除了工作和写作之外,就是阅读。而阅读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工作和写作。说起来很惭愧,生活在中国的时尚之地,灯红酒绿下的我却不会喝酒、不会抽烟、不会唱歌、不会跳舞、不会打牌、不会搓麻将,不愿也不善多交际。情趣不多,喜欢的业余活动惟有看电影、看电视新闻。还有就是携妻周游世界,几乎每个黄金周都有计划并付诸行动。今年起少了一个黄金周,令我大为不爽。  

龙源期刊网:“平素好杞人忧天,嫉恶如仇,又生性耿直,喜怒哀乐常溢于言表”,这是您对自己的自画像。您这种性格是否会得罪一些人,从而给您带来麻烦?

  

吕怡然:当然。但改也难。好在情商不太低,待人接物上会有一些周旋的余地,尽可能减少一点点麻烦。这个社会,有时还真得要会忍耐,以及圆通些。  

龙源期刊网:除了“怡然”外,“冉沂”是您另一个笔名。“怡然”的用意,顾名思义,您希望自己随时都能保持一份怡然的心境,对吧?那“冉沂”的用意是什么呢?

  

吕怡然:去掉自己的姓,本名就成了笔名。对此有一点儿自恋。经查,全国和我同名同姓者仅42人,万人重名率千分之0.662,而上海独此一人。亦可谓怡然自得!  怡然者,当然要让自己快乐咯!至于“冉沂”,也是脱不了自恋情结,“怡然”二字倒过来读的谐音嘛!  

龙源期刊网:多年来在新闻里爬滚,了解社会最真面目和世界最新动向,已届“天命”的您,是否感觉自己因新闻而一直揣着一颗年轻、火热的心?

  

吕怡然:好像从前年始,发现自己谢顶加速,不由悄然进入了一种“下岗倒计时”的心境。  不过,因了每天的太阳是新的,新闻是鲜的,每天是追着太阳走、工作是跟着新闻跑的,自觉心态还不太老。希望自己的心理继续呈年轻态,热情依然保持火热状。但愿!

附:【《新闻记者》简介】

  

创刊和沿革:

  创刊于1983年的《新闻记者》杂志到今天已经走过了25个春秋,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一家新闻专业期刊。  当时是由文汇报创办的。1988年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接办。1995年10月,改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新民晚报社合办。1998年8月,并入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由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和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主办。   

办刊宗旨和方针:

  《新闻记者》提出“《新闻记者》不仅仅给新闻记者读”,主张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容,学术性和可读性兼顾,所刊文章既重理论深度,又紧密联系实际,作者队伍包括专业新闻研究人员,也包括工作在采编一线的记者编辑,还包括那些活跃在媒体机构外围的业余记者、未来记者们。  近年来,《新闻记者》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始终保持对新闻工作实践的敏感,对新闻界出现的新现象、新观念、新问题,及时从理论高度加以探讨、研究;对学术界的最新理论成果,及时介入探索,介绍给新闻界同仁。因此,这本杂志既受到业界同行的欢迎,也受到学术界人士的普遍重视。  

主要栏目和活动:

  《新闻记者》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主要栏目探索经纬、争鸣空间、采编谈艺、新闻调查档案、网络新闻圈、新媒体瞭望、新闻内幕、新闻与法律、传媒观察家、一月漫笔、海外新闻界等,成为这本杂志的特色栏目,在读者中产生广泛影响。  《新闻记者》连续七年推出的“年度十大假新闻评选”,在全国新闻界的知名度很高,也多次受到中宣部、全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肯定和表扬,高层领导曾据此批示要求在新闻界广泛开展抵制虚假新闻报道的专项行动。  此外,“中国新闻界年度回望”、“世界日报发行量前百名排行榜”等独家专题,在业界具有良好的口碑,也成为理论界研究者的必备资料。  

社会影响力:

  《新闻记者》杂志在全国的品牌影响力,有若干主要指标:  1995年,第一次被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评为“中文核心期刊·新闻核心期刊”。2004年,再次被评为全国新闻核心期刊。2001年以来,《新闻记者》连续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2004年至2006年连续三年,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排名,“新闻与传播”类文献中《新闻记者》位居第一。(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是学术界衡量、评价学术研究论文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2003年,《新闻记者》被评为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2003年,第二届全国新闻专业期刊栏目论文评选中,《新闻记者》分获1金、2银、1铜奖,在全国同类期刊中排名第二。  2003-2007年,浙江大学《中国新闻学发展报告》中提出,《新闻记者》等7种杂志的研究取向基本体现了国内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水平和研究取向。  2007年,《新闻记者》被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科高等教育指导委员会推荐为“权威期刊”,是全国传媒单位主办的同类期刊中惟一被推荐的刊物。  2007年,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杜骏飞教授受教育部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托,基于CSSCI数据的研究表明,在新闻传播学科中,《新闻记者》杂志属于“最优秀期刊”之一,也是1988-2006年以来的新闻传播学科“7强期刊”之一。  多年来,《新闻记者》所发表的论文屡获中国新闻论文奖、上海新闻论文奖一等奖,二、三等奖更多。亲爱的读者:  就以上访谈内容,如果您还有想了解并希望主编回答的问题,请给我们发邮件,我们将向主编及时转达您的问题,并尽快回复!  Email: cchuanxing@163.com  感谢您的关注!                                        责任编辑蔡凛立        本文版权属龙源期刊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与本站联系  Email: cchuanxing@163.com
作者

吕怡然 《新闻记者》

祖籍江苏,出生于上海。动乱年代,中断学业,当了知青。先耕田务农,继而混进公社广播站充当“土记者”、“土编辑”、“土播音员”;而立之年才从大学校门出来,被派到乡村做了几年“园丁”,又被相中到机关当了秘书;历经波折,方如愿以偿正儿八经地揣上“记者证”。  先后在新民晚报当了新闻版编辑、言论专栏编辑、大特写版编辑。十年前,文汇报与新民晚报“强强联合”之后,调任《新闻记者》杂志主编至今。 

Copyright@2008 龙源期刊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