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镜像系统v3.0

字数: | 字体:

《中国国家地理》——让地理走进社会主流

作者:蔡凛立

  《中国国家地理》每一篇文章,都是一篇博士论文。这是我们内容的个性,也是读者喜欢我们的原因之一。   《中国国家地理》的运作模式最重要的是不让编辑部参与经营,不卖版面。很多媒体在卖版面,靠一些版面去换广告,换发行,我们从不干这种龌龊的事情,所以我们能成功。   我是一个理想的现实主义者,非常理想化,非常追求完美;但是,在它的背后,具体实际层面上,又非常现实,非常脚踏实地。一个理想的现实主义者——这是我对自己的评价。                      ——《中国国家地理》社长兼总编李栓科           《中国国家地理》——让地理走进社会主流                               ——《中国国家地理》社长兼总编李栓科访谈录  

[《中国国家地理》简介]: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主办者是享誉中外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及中国地理学会。办刊宗旨为“推开自然之门,昭示人文精华”。这是一本传导地理哲学、追逐科学精神的杂志,一本给热爱生活、喜欢地理的读者阅读的精品杂志,一本讲述自然和人文故事的高层次、权威性的杂志。   《中国国家地理》在秉承保护地球、探索未知、推进文明的基础上,又涉及了各种有趣的话题:天文、地理、生物、人文、历史诸领域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件及重大考古发现、后旅游时代出行的理由、都市白领的生活方式、探险的经历、著名科学家的人生轨迹、文化版图的胀缩等等。   “记者+作家+科学家+艺术家”的策划采编队伍,使杂志融科学性、观赏性、收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成为中国高档杂志中的顶极品牌,并成功的进入发达国家和地区,她是了解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平台,也是你了解自己国家及世界不同区域自然和人文现状的起点。

[李栓科简介]:   1964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兼任中国地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国海洋学会理事。   担任《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以来,带领杂志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将杂志定位在:给高素质人群提供关于热点、疑点、难点的地理话题和谈资,探求地理新发现和新进展,也关注已知事物的再发现和再探索。杂志现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科学传媒,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高档杂志。   2003年获中科院“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04年获“第八届中国优秀青年奖”,2006年获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6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本土的东西最有吸引力,地理学就是讲述家门口的故事

  

龙源期刊网:“一位自然科学家,成功打造出一本时尚的地理杂志,叫人不得不叹服。他的成功也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原来科学只要找到了合适的传输方式,也是很容易走进普通大众”,以上为您获得“最具影响力传媒人物之一”的入选理由。在《中国国家地理》上,您是如何把“时尚”和“地理”这两个词成功地糅合在一起的?又是如何为“科学”找到进入普通大众的出口的?

  

李栓科:很多老百姓,都没有仔细考虑过什么叫时尚。什么叫时尚?时尚就是在特定的历史经济文化条件下,你对于自己品位的追逐。80年代初期,穿喇叭裤、烫卷发为时尚,而现在大家看起来很土。90年代初期,很多人挂着一身的世界名牌,甭管是真是假,反正叫做时尚,甚至把西服外面的一些牌子弄在袖口上,露在外面。你看现在还有吗?   时尚的概念,从来没有固定不变的。时尚的概念绝对不能说是华丽,不能说要一身穿金戴银那才叫时尚,绝对不是这样的。什么叫时尚?不一定说我穿10块钱的衣服就不叫时尚,它适合我的肤色,适合我的体型、身高,适合我当时的工作状态,我自己认为舒服,别人也觉得我体面、有品位,这就叫时尚。时尚是这样的概念。   地理也是这样。地理与大众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时期,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而变化。什么样的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地理概念,需要什么样的地理知识,需要什么样的地理传媒,你就去做它,这就叫时尚的地理杂志。   

龙源期刊网:“我们做的内容比较有个性,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是读者喜欢我们的原因”,这是您说过的一句话。那么,《中国国家地理》“内容的个性”、“风格的独特”都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栓科: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原创性吧。任何媒体都有它的运作方式,《中国国家地理》强调的是原创的内容。具体的运行方式是做一个研究性的选题架构,就像做博士论文一样,每篇文章都是一篇博士论文。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知道,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应该是一个知识的归纳,归纳某一个分支的知识。你只要归纳的清清楚楚,从它的前世今生,从它的演变,能把这个知识点讲清楚就行,就是一篇合格的本科毕业论文,不一定非要有突破和创新。如果是硕士生的毕业论文,那就要在某一个科学的兴趣点上,能够有所进步,这个进步可能是一小步,也可能是一大步。而博士生的毕业论文,必须对科学某一点要有发现和突破,这才是合格的博士生毕业论文。《中国国家地理》的每一篇文章,就像博士论文一样,必须要在某一个点上要有突破,要有发现,要有创新,而不仅仅只是一个知识的归纳,也不仅仅只是有进步。   研究性的选题架构,非常重要。因为对于媒体来讲,在有限的篇幅内,你要涉足的面是如此的宽泛,所以要带给社会的一定是非常坚硬、有用的东西,而绝不是一些水货,或者是个人的一些感觉。   

龙源期刊网:“他们是高学历、高收入、有较高职位和影响力的社会主流阶层;他们追求事业的成功,注重生活质量的提升;他们的家庭收入在10万元以上”,在对目标读者的定位上,《中国国家地理》这样写道,给人感觉是一份办给高端人士看的杂志;但同时,《中国国家地理》又提倡一种平民化地理的概念。这好像互相矛盾。

  

李栓科:这并不矛盾。科学研究要把少数人的行为变成大众的一个需求,当然要把地理做得平民化。地理学本身就应该是平民化的,平民化是地理的魅力。而且从地理学的动因上来讲,它就是个平民化的科学。这门科学存在的价值,就是关注老百姓的日常衣食住行。   一个受过良好教育、有非常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的人,他或许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外科医生,或许是一个成功的律师,或许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为什么要看《中国国家地理》呢?他不看这本杂志,他照样有他自己的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照样为这个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那么,他为什么要看这样一本由非常艰涩、难懂的学术论文组成的杂志呢?没有必要啊。每天,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医学,离不开饮食文化科学,除了内行的,我们谁去看这本学术杂志呢?谁也不去看。同样的道理,如果说《中国国家地理》仅仅是给学术圈里面的人看的,你凭什么要拿到社会上,让社会上的人去看呢?这之间其实是有一个逻辑关系的,这个逻辑关系架构了这本杂志存在的理由。   对于研究科学的人来讲,要把这门科学抓得精简、细致,要把这样庞大的发现认识及时地传递给百姓,就一定要有一个平民化的话题作为牵引,这样有社会地位且忙碌的人,才会有兴趣去看。看完后,他们才能把你的话题传播出去,你才能获得认同,才能体现你的价值。   

龙源期刊网:对于大自然,《中国国家地理》行文间渗透着一种敬畏。敬畏是否为《中国国家地理》对待大自然的态度?有人对此不满,说对大自然不该敬畏,而该去征服,对此,您是如何看?

  

李栓科:人类不可能征服大自然。“征服大自然”这句话,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口号,就像在战争时期,我们为了激励队伍向上而喊的一句口号一样,它是激励人们积极向上的。它只能作为一个口号,而不能作为一种行动。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太渺小、太弱小了。人类在地球建了那么多高楼大厦,可从飞机上往下看,感觉它们连蚂蚁的巢穴都不如。人类的力量有多强大?一场风暴,人类都不足以去抵抗,你怎么可能征服大自然呢?   

龙源期刊网:《中国国家地理》真正的竞争对手是美国的《国家地理》。一直以来,其都在试图进入中国,挖掘《中国国家地理》的本位优势,立足中国。一旦这一天来了,会不会对《中国国家地理》构成危胁?

  

李栓科:他们已经进来了。这没有什么。地理学是一个本土化、平民化的东西。这门学科最精彩之处,一个是差异性,另外一个就是本土化。   如果单单只说讲故事,中国人讲、外国人讲都一样;但是讲家门口的故事,就不一样了。讲谁家门口的故事,谁高兴。所以说,美国的《国家地理》要想比《中国国家地理》更能影响我们中国人,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无论是对于哪一个国家的人而言,都是本土的东西最有吸引力。地理学就是讲述家门口的故事。   

龙源期刊网:《文明》和《华夏地理》这两本杂志跟《中国国家地理》的风格比较接近。您能评价一下它们吗?

  

李栓科:《文明》创办有7、8年时间了,它在历史、地理、文化方面,做得挺好的,很不错。《华夏地理》更多的是一些人文地理方面的,它做得也不错,它主要是买版权,买美国《国家地理》的版权。   

我们更看重问号,我们传导出来的美更多是引起思考、思辨

  

龙源期刊网:图片可以说是地理杂志的灵魂。很多读者都想知道,《中国国家地理》通过什么方式获取图片?对图片有什么要求?

  

李栓科:主要通过几种途径获取图片:一是自己的专职摄影师;二是掌握在手里的大批兼职签约摄影师资源;再有就是作者的投稿。   一个惊叹号加一个问号,是我们对图片的基本要求。图片的精美是惊叹号,图片引发的思考是问号。   

龙源期刊网:对于这个惊叹号和问号,《中国国家地理》更看重的是前者还是后者?

  

李栓科:我们更看重的是问号。我们不是摄影杂志,我们传导出来的美更多是引起思考、思辨,我们读者追逐的不仅仅是自然和人文的艳丽与精绝,更多的是其它媒体所不具备的认知语言。   

龙源期刊网:美国《国家地理》图片的采片率始终保持在千分之二左右。在对图片的追求上,《中国国家地理》会不会朝着这个方向迈进?

  

李栓科:《中国国家地理》的采片率还有万分之一的时候呢。但不是每一期都万分之一。如果每期都是这样的话,那我们投入的成本要多大啊。   千分之二的采片率,美国《国家地理》是曾经有过,但不是一直都是这样的,不能只听一面之词,更不能把它作为普遍规律。   

龙源期刊网:“读《中国国家地理》的感觉有点象读余秋雨的散文,哪里是在看景,俨然是在看历史。对地理的人文解读着实让我留恋和叹为观止”,这是来自于一位读者的话。“散文”的文风,是《中国国家地理》对文字的要求吗?

  

李栓科:这样的说法不准确,这可能只是某些人对于个别文章的一面之词。   《中国国家地理》的文字,非常简练、质朴,没有很多浮华的词藻,或者说只是个别人爱看。肯定不是这样的。   

龙源期刊网:精彩的图片、精准的语言、多变适用的地图和插图,这是《中国国家地理》让许多读者爱不释手的原因之一。通过这些,《中国国家地理》想给读者什么启示?

  

李栓科:就是好的东西,你一定要通过好的语言、好的形式去表达,大家才会去看。   

龙源期刊网:《中国国家地理》在同类杂志的胜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选题的操作上。请您谈谈,《中国国家地理》在选题上,是如何操作的?遵循什么原则?

  

李栓科:做一个研究性的选题,首先要有一大批的想法,可能有一两百个想法。经过不同类型的研究论证,比如说专家顾问团的论证,编辑部内部的论证,杂志社不同部门的论证,还要征求不同类型的会员一些反馈意见,最终在这一两百个想法里,选择四五个来做。这是我们第一步的筛选过程。   仅仅有这四五个还不够,有这四五个之后,可能还得再经过一些论证,最终留下来的只有一两个认为可以做好的,或者说期待着在现有的各种条件下能做成的。一些选题需要多年的积累,后年、大后年,或者是10年以后,才合适做。所以,我们的选题分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可以马上就做的;第二种是可以近期做的,比如说一两年可以做的;第三种就是长期的选题储备,分短期、中期、长期。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选题,首先必须经过专家顾问的研究。得先在科学上站住脚,不要弄得像伪科学,或者说是在科研上已经陈旧、落后的东西。我们关注的是科研上的新发现、新进展,或者说再认识。接着,编辑部还要进行评估,有没有能力做,能不能做好。然后,要确定谁来做。确定后,还要评估时间进度,及预测到你能做的时候它是不是能成为社会的热点(关注社会热点、难点、疑点背后的地理科学故事,是我们这个媒体存在的价值)。比如说,这个选题在10个月后可以制作,等到过了10个月后,这样的话题都陈旧、腐烂了,那就没有价值了。所以选题一定要有一个预期性。   在选题上,我们严格遵循三个原则:一是自然的题材坚持从人文的角度予以雕琢,二是人文的焦点注重联系和阐释自然的背景,三是重视时间和空间的沿革,体现时代和地域的差异性。   

龙源期刊网:《中国国家地理》的专题,又是如何制作的呢?

  

李栓科:所有的专题制作流程模式都是一样的,要有一个很强大的研采编发队伍(即研究、采集、编辑、发行的队伍)。这支队伍专业性的组成很重要,它需要一些科学家、专家,专业的摄影师、作家,还有我们自己高素质的编辑人员。我们的编辑,其实就是一个导演或者是一个制片人的角色,他所做的工作,就是把很多环节及各类专业人员组合起来。   一个专题可能是由十几篇博士论文组成,一个小题目就是一篇博士论文。比如说,一个专题是由10篇博士论文组成,我们就要有10个编辑,也就是说10个制片人在做事。最终,我们要把这10个制片人所做的10个节目变成一个大片。   

龙源期刊网:每年到了10月,《中国国家地理》都会推出一本加厚专辑。今年的10月刚刚来临,《中国国家地理》就推出了“圈点中国大西北”这本加厚专辑。怎么想到做这一专辑?它都有什么亮点?

  

李栓科:这本专辑从去年就开始做了,做了一年多时间。   这一期杂志的亮点很多,我认为每一处都是亮点。最重要的亮点是老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学者是怎么去看的,我们政府又是怎么去看的。还有一些亮点,不为老百姓所知,比如说,中国的六大戈壁类型,红色的戈壁,白色的戈壁,黄色的戈壁,还有涂满玛瑙的戈壁滩,这些都是老百姓没有见过的,应该告诉他们,让他们知道,祖国即使在荒凉之处,也有这么美丽、动人的景观。   

坚持内容为王的运作模式

  

龙源期刊网:在2005年10月创刊55周年之际,《中国国家地理》耗巨资制作的纪念特辑“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选美中国”多次重印仍供不应求,创造了传媒界的奇迹。2006年12月,这一特辑被译成英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俄语等十种文字出版上市。高投入所带来的利润,一定很可观吧?

  

李栓科:的确是这样。否则,不可能多次重印,也不可能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出版上市。   

龙源期刊网:您曾说,《中国国家地理》的运作模式是不可复制的。此话怎讲?

  

李栓科:这种运作模式最重要的是不让编辑部参与经营,不卖版面。很多媒体在卖版面,靠一些版面去换广告,换发行,我们《中国国家地理》从不干这种龌龊的事情,所以它能成功。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外国,任何一家媒体,只要能确保编辑部的投入,能让编辑部静下心来去做它自己想做的事,这样的媒体,一定是强势的,一定是不可战胜的。   反而言之,为什么有很多媒体做得不好?今天讲这个企业好,明天又讲竞争对手好,后天又讲别的,这些东西的背后就是一个软广告。这样的东西,怎样能让读者认同呢?又怎么去吸引读者呢?只要不卖版面,只要摒弃靠编辑部去赚钱的模式,这样的媒体,是不可能被打败的。   

龙源期刊网:据您所知,国内像你们这样做的媒体有多少?

  

李栓科:据我了解,在中国,像我们这样做的媒体,不太多。很多媒体想到的都是编辑部怎么配合经营部去赚钱,经营部做一些事,编辑部在后面跟着,大都是这样的。这样的模式怎么可能成功呢?   

龙源期刊网:这种运作模式是您个人提出来的吗?

  

李栓科:不是,这是传媒教材上讲的:内容为王。什么叫内容为王?就是要把内容放在第一的位置。   

龙源期刊网:《中国国家地理》于2006年5月24日授予影帝梁家辉“《中国国家地理》荣誉会员”。此举有什么样的意义?

  

李栓科:在南极那种艰苦的环境下,梁家辉有那样的精神和毅力,在娱乐圈子里,是第一人。社会明星和名人,他们有示范作用。他们这些事迹,可以倡导更多人,更多有社会影响力的人,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去关注一些地球上精彩、我们想都想不到的自然胜景,去以一种别样的、健康的、积极的生活方式生活。这是我们授予梁家辉这一荣誉称号的目的。   

龙源期刊网:梁家辉是第一人吗?除了梁家辉,还有谁获得过此殊荣?

  

李栓科:是的。目前只有他一个人。   

龙源期刊网:期刊的竞争也是品牌的竞争。在建立了《中国国家地理》这个品牌之后,在品牌的拓展与延伸上,《中国国家地理》有哪些举动?

  

李栓科:“中国国家地理”这个品牌在发展,靠三个层面:一个是阅读体验,一个是互动体验,再一个是实地体验。   阅读体验,即大家看到好的杂志,看到好的选题,看到精炼的语言和精彩的图片。这些都是为了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   互动体验,像我们的全国巡回大讲堂、图片展览,我们的读者互动、在线网络、手机报和电视等。这些都属于互动体验,能最直接跟我们的读者、我们的用户互动,知道他们的喜好。   实地体验,如大量的户外考察。每年我们都会组织许多这样的考察。   

所有自然类的题材最终一定要落实到人文身上

  

龙源期刊网:因为美国的《国家地理》,“地理”成了一个普遍性的传媒概念。对于“地理”一词,《中国国家地理》在宣传词上有这样的两句话:“地理是一种教养,地理是一种气质”。能否解释一下它们?

  

李栓科:地理是一种教养,这个我们都知道。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地理常识都不具备,他就很难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他连基本的方向、方位,基本的地理架构,资源架构都不了解,连刮风下雨、冰雹都不明白,怎么可能成为高素质的人呢?   喜好地理的人,往往都具备很强的气质。当你要跟大自然挑战,要融入到大自然的时候,你会发现,如果你没有坚强的毅力,没有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勇气,你很难在那种环境下,去跟大自然亲近,去挑战大自然,去逾越大自然。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另外,大自然宽大、浑厚,对于喜欢它、能够去挑战和融入它的人,能使他心胸和思维都很宽阔,奔放、豪情。我们想想,一个人如果有宽阔的心胸、坚强的毅力,又很豪放,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气质?所以说,地理是一种气质。   

龙源期刊网:对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您是怎么看?

  

李栓科:在我看来,地理不能为自然而自然,为自然而自然是纯学术的话题;也不能为人文而人文,为人文而人文同样也是少数人的学术话题。自然最重要的是落在人文方面。什么是人文地理?就是解释人文现象的兴衰传承背后的自然背景、自然因素是什么。也就是说,所有自然类的题材最终一定要落实到人文身上。自然的变化跟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反过来,人文的兴衰背后有什么自然原因?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是这样一个逻辑关系。   

龙源期刊网:有读者反映,《中国国家地理》对自然地理较为重视,对人文地理不是很重视。是这样的吗?

  

李栓科:不是。这两方面,可能这一期这个多一点,那个少一点,但从整个年度来看,它们还是平衡的。因为它们都是地理学两个重要方面,没有谁重谁轻之说。   

龙源期刊网:地理期刊都有什么特点?这类期刊主要的竞争点在哪里?

  

李栓科:地理期刊其实就是讲述家门口的故事,讲述地理的差异性,讲述地理的话题和谈资,讲述社会热点、难点背后的地理科学故事背景,这就是地理期刊的特点。   竞争是各家有各家的做法,各家有各家的制胜法宝。   

龙源期刊网:自从《中国国家地理》创办以来,国内涌现了大批人文地理和旅游类期刊。这类期刊都是把地理内容和新闻事件相结合,并配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强调可读性和趣味性,创造出新的阅读性。那对于这一类杂志的发展趋势,你是否看好?

  

李栓科:当然看好。这类杂志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这类杂志是一定需要的。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   

成功绝不能跟别人去相比,所谓的成功,重要的是自己的成功

  

龙源期刊网:关于那段青藏高原、南极和北极的辉煌经历,您曾被无数人问起,而且多数都问您这是否出自于您的梦想。您的回答真实而直接,这是出自于对成功的欲望,其远甚于一般人所认为的梦想。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您是一个对成功有非常强烈欲望的人,正是因为这些,激励着您一次又一次地超越,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辉煌?您对“成功”一词如何定义?

  

李栓科:对,我的确是这样的一个人。   什么叫成功?你为自己设立一个有限的目标,并为之奋斗而达到,这就叫成功。所谓的成功,重要的是自己的成功。可能你的成就在别人眼里是微不足道的,但在你自己眼里,你最了解自己的能力,你认为自己已经尽全力了,这就是你的成功了。每一个人的能力大小和所能调动的资源不一样,所以每个人对自己的成功都应该是在自己能够做到的范围内而言,绝不能跟别人去相比。如果说成功,我要是跟比尔.盖茨比,或者跟李嘉诚比,我一生都不可能比得过人家。但是,我知道自己的体能、智力、水平和教养,并根据它们设立了我有限的人生目标,且经过多年的奋斗,实现了,这就是我的成功。我认为成功应该是这样定义的。   成功绝不能跟别人去相比。比如说我这样的成功,《中国国家地理》的成功,它所带来的商业影响,在很多大企业家的眼里,可能真的是微不足道的。但是相对于我们的过去,相对于我们团队的实力,我们每天都在进步,每年都在实现我们自己的目标,每年都是有成就的。对于我们自己的目标来讲,我们每年都是成功者,而不是失败者。   

龙源期刊网:在别人眼里,您已经成功了无数次。对此,您怎么看待?

  

李栓科:没有无数次啊,都是很有限的。人的一生中,会给自己设定很多目标,对于这些目标,你可能全身心地投入,豪情满怀。但是,能实现的目标,是非常有限的,绝不可能是无限的,不可能说我这一辈子有无数的成功。毕竟人只有几十年的时间,而且很快就会过去。所以,我上述之所以强调目标是有限的,这一点很重要。如果这不是一个有限的目标,而是一个无限的目标,你最后就会发现每一步都是失望。为什么呢?因为你的目标定的太高、太远了,甚至你穷其一生,也不可能做到。这样的目标,就是一种幻想,一种空想,一种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东西。   实际上,我是一个理想的现实主义者,非常理想化,非常追求完美;但是,在它的背后,具体实际层面上,又非常现实,非常脚踏实地。一个理想的现实主义者——这是我对自己的评价。   

龙源期刊网:“我是个不太容易满足的人,总想有新的东西,干什么都行”,这是否是说,对于工作和生活,您永远也不会知足,永远都在追求着更高一层的东西?

  

李栓科:可以这么说。   另外,也可以说,我生活得很健康,很阳光;我总是积极向上、豪情满怀地去面对工作和生活,每天都期待有进步,期待它们所给我带来的快乐。这也是我的动力。   

龙源期刊网:谈及征服南北极那些非凡的经历,您说,这是一个大喜大悲的过程,每到一个地方,开始都是兴奋不已,感到新奇有挑战,然后是痛苦不堪,不知道该怎么熬过去,最后又是兴奋不已,快回家了,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了。非常真实的感受。如果,还存在一个您没有征服过的极地,您还有兴趣再去尝试一下这些曾经的感受吗?

  

李栓科:这得看情况。我说过,我是一个理想的现实主义者,这得看我当时所面临的情况。   

龙源期刊网:“并不是我们有多聪明,多么有创造性,而是我们很有毅力,能在那里坚持下来,能去做别人做不了或者坚持不了的事情。我的队友中有些人是半途而废,去了一趟就再也不干了。我只是坚持下来了,而且坚持了10年,别人花前月下的时候,我们在趴冰卧雪呀。”这是您回忆起科考生涯时说的一段话。您的毅力是如何炼就的?还是说,是与生俱来的?

  

李栓科:毅力很多时候,应该说是后天的。特定的环境下,你会练就自己的毅力,因为人总是要活着的。当你在一个极端环境下,你的生命时刻受到威胁的时候,那时你惟一能想到的就是怎么样可以让自己的生命得以保住和延续,因此,你需要付出很多正常的环境下难以想象的东西。事过境迁,回首时,你会发现自己在进步,在提高。   所以,我认为人的毅力很多都是在生活中磨炼出来,没有与生具备的。   

龙源期刊网:被问及最喜欢的地方,您的回答是西藏,并声称,不到西藏不知道中国有多美。西藏这片圣土,究竟有什么东西牵动着您的心灵?

  

李栓科:西藏那种苍凉之美,能带给人一种宽厚与平和。这是很多人喜欢它的原因之一。我也是。   

我所受到的磨难,都没有阻挡过我前进的脚步,因此我是很幸运的

  

龙源期刊网:您经历过很多磨难。对于磨难,您是怎么看的?

  

李栓科:对我而言,磨难是为了理想,为了目标。当目标实现了,获得短暂的满足后,可能还会再规划下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提上日程,去身体力行的时候,就会发现,又站在另外一个台阶上,又在经受另外一个磨难。人生就是这样,只要你还有目标要去实现,磨难就无法停止。   

龙源期刊网:您是否认为,只有经历过磨难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对此,您感受一定很深吧?

  

李栓科:磨难和幸福,有一些有直接的逻辑关系,有一些则没有。比如说,磨难带来的幸福,你一定会很珍惜它;如果幸福是其他人给予的,你不一定会很珍惜它。   

龙源期刊网:“学者气质+商业嗅觉”,这是您对自己这些年来变化的总结。这两点在您身上,哪一个更多一些?

  

李栓科:差不多。可能学者气质会更多一些。毕竟年轻的时候,我就做那行当。所谓少之所学,受之一生,那个时候所学的,所训练的东西,可能很长时间都挥之不去。   

龙源期刊网:“我一直很幸运、很顺利,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若要您对迄今为止的人生进行一个回顾的话,您曾说过的这句话是您最大的感触吗?

  

李栓科:是。我所受到的磨难,都没有阻挡过我前进的脚步,因此我是很幸运的。   

龙源期刊网:您人生的词典里,真的没有“缺憾”一词吗?

  

李栓科:恐怕现在还没有。我是理想的现实主义者,在理想中设定具体、有限的目标,而且是能实现的,从来不空想,不幻想。如果只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肯定幻想,幻想都是不能实现的;而理想的现实主义者,他就不会幻想,他所想的,都是能实现的。   

龙源期刊网:您曾说,当《中国国家地理》发行超过100万的时候,您就去开一个茶馆酒吧或者书店,您认为这是一个男人四十岁以后该做的事。这是否为一种“辉煌后的沉淀”的人生境界?

  

李栓科:可能是吧。   实际上,《中国国家地理》的发行量,去年10月份就已经超过100万了,我也该考虑自己是否应该退下来了(笑)。

[《中国国家地理》发展历程]:   1950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前身《地理知识》在南京创刊。   1972年,《地理知识》是文革后期中国最早复刊的杂志之一,她伴随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   1998年,《地理知识》改版,她用全新的视角和形式来诠释地理的内涵。   2000年,《地理知识》正式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她以更大的气魄和胆识来展示中华的博大。   2001年,《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在台湾及大陆以外的其他地区发行,成为大陆地区惟一原创并由出版人购买版权发行他种文本的杂志。   2002年,《中国国家地理》日文版以《中国地理纪行》为刊名在日本上市发行,这是中国第一家在发达国家完整落地的媒体。   2003年,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网改版完成。推出《中国国家地理》视觉数码版和第一本图书《中国国家地理摄影技巧》。   2004年1月,《中国国家地理》青少版《博物》创刊,她的宗旨是:复兴博物传统,倡导博闻广识。   2005年10月,《中国国家地理》创刊55周年,出版的纪念特刊“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选美中国”特辑创造了传媒界的奇迹。

[李栓科教育经历]:   1980——1984年  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系本科   1984——1987年  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系研究生   1997——1989年  中科院地理所 助理研究员   1989——1993年  中科院地理所 副研究员   1993——1997年   中科院地理所 研究员

[李栓科工作经历]:   1987——1997年  中科院地理所地理学研究   1984——1985年  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研究,山西五台山环境变化研究   1985——1986年  河北泥河湾盆地第四纪研究,北京平原的形成与演变研究   1987——1988年  黄河河口改道与胜利油田安全研究   1988——1989年  喀喇昆仑山——昆仑山综合科学考察队   1989——1990年  可可西里综合科学考察队   1990——1991年  中国第七次南极考察队   1991——1992年  中国第八次南极考察队,越冬队   1993年      中国中国第九次南极考察队   1995年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 担任队长   1996年      墨脱考察队,大峡谷科学考 亲爱的读者:   就以上访谈内容,如果您还有想了解并希望主编回答的问题,请给我们发邮件,我们将向主编及时转达您的问题,并尽快回复!   Email: cchuanxing@163.com   感谢您的关注!                                    责任编辑蔡凛立         本文版权属龙源期刊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与本站联系   Email: cchuanxing@163.com

作者

李栓科 《中国国家地理》

Copyright@2008 龙源期刊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