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镜像系统v3.0

字数: | 字体:

《新闻与写作》——追索新闻的真谛

作者:蔡凛立

  做一个新闻人,要牢牢树立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意识,恪守职业道德、不断增强业务素质是最起码的要求。新闻学术期刊被称为“导向中的导向”,这也是衡量《新闻与写作》办得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尺。   追索新闻的真谛,追索的是新闻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律,传播的是新闻事业的前沿理论和信念,讲述的是新闻与写作的先进方法,包容的是古今中外、世界各界的新闻春秋,是值得一生一世、世世代代为之奋斗的事业。   我感触最深的是,正正经经、扎扎实实地干一番事业真好,正正经经、扎扎实实地做一个新闻人真好。而我最大的希望是,《新闻与写作》伴随新闻事业的发展每一天,永远都是新闻工作者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能够为每一位新闻人留下一些值得回味的东西。                          ——《新闻与写作》主编郭洪新             《新闻与写作》——追索新闻的真谛                     ——《新闻与写作》主编郭洪新访谈录     

以特色的内容、丰富的知识和优惠的价格赢得读者

  

龙源期刊网:请您回顾一下《新闻与写作》所走过的道路。

  

郭洪新:《新闻与写作》创刊于1984年1月,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后新闻事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当时,社会上对提高新闻写作的水平、拓宽知识领域的要求和呼声都很高,新闻事业的大发展对通讯员数量的需求又很大,而有关新闻、写作方面的图书、报刊、资料却相当匮乏。《新闻与写作》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新闻与写作》办刊之初就明确提出,要通过这本专业刊物培养新闻工作者和广大通讯员,用最易于接受的方式,教他们怎样写作新闻作品,怎样提高文化素养,怎样树立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另外,还向他们传递新闻传播学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思想和研究动向等。20多年来,大众传媒不断创新,多媒体日益丰富,《新闻与写作》也换了几茬人,历经了祈守成、张伊青、李培禹、吕国庆等几任负责同志,但我们的这个使命没有变,我们面向新闻工作者、广大通讯员、企业的宣传干部和写作爱好者的读者定位没有变。   《新闻与写作》的内容主要关注两个层面:一层是新闻事业基层最实际的需要,一层是新闻学界高层专家的理论创新,深受读者欢迎。我们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坚持通过为读者提供最好的精神食品来带动自身的发展。我们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我想,如果当两者发生冲突时,我们一定要后者让步于前者。我们的内容永远是高质量、吸引人的,哪怕是一条简讯、一幅照片,都可以说是无愧于新闻事业发展的。   在新闻期刊非常少的情况下,《新闻与写作》脱颖而出,发行量高达十几万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被评为“全国新闻核心期刊”,并连续4届被评为“全国中文优秀期刊”。它虽不及中国社科院的《新闻与传播研究》那样专业、不及复旦大学《新闻大学》、人民大学的《国际新闻界》的理论层次,但《新闻与写作》却浓缩了新闻学术领域最前沿的思想,像方汉奇、甘惜分、喻国明、刘建明、郑保卫、李希光、童兵等国内新闻学界的一流专家,他们的大量文章都选择首发在《新闻与写作》上,像徐惟诚、艾丰、李庄、满运来、梁衡、刘祖禹等一大批新闻管理部门和新闻业界的领导也时有力作刊发在我们的刊物上,白岩松、朱军、王志等传媒“大腕”也经常为杂志供稿。我们常常还组织一些资深记者、新闻学老师深入基层,到企业、到郊区及各个单位去讲授闻与写作相关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团结了一批读者、新闻工作者、通讯员和高层次的理论家。   《新闻与写作》所走过的是一条非常独特的道路,它不像《中国记者》那样有权威新华社的依托,不也像《新闻战线》有人民日报的依托,它是靠北京日报社领导的关怀,靠与作者、读者共同追求新闻事业的真谛,一路琢磨,一路奋斗,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它的发行量在同类期刊中一直是名列前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地都有杂志的稳定订户。   

龙源期刊网:《新闻与写作》的定位和使命分别是什么?和《新闻战线》、《新闻界》、《新闻爱好者》等同行有什么不同?

  

郭洪新:我们的定位就是我们的刊名“新闻与写作”,以提升新闻工作者以及与新闻工作有关的新闻写作水平(包括专业水平、业务水平、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为已任。提升不是说单纯的知识介绍,它的核心是精神,方式是丰富多彩的,如讲理论、讲历史、讲故事等。我们通过多方面的介绍,使读者不断地增加自身的专业滋养和学术功底,使其成为一个合格的新闻人、合格的宣传干部和合格的新闻发言人。希望读者通过长年不断地阅读我们的杂志,而且结合我们为大家办的一些讲座和论坛,使他们的专业水平有所提升,而不像现在有些新闻记者,进了新闻媒体之后,基本上是凭着自己的感觉来写东西,或者只会僵化地照搬教科书中的条条框框。新闻记者是一项对知识要求很高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增加专业水平和理论水平,这样工作起来才能越干越有干头,而不会狭隘于个人的小圈子里。   《新闻战线》由人民日报社主办,专业水平很高,面向全国,影响力非常大,同时阵容庞大,内容新鲜,栏目设计确实有独到之处,文章兼顾中外,而且主动出击,有自己的采访队伍;《新闻爱好者》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我认为这个杂志办刊思路比较清晰,有它独特的办刊思路,和我们杂志的差别是,它偏重于对当地政府和干部的宣传,政治色彩浓一些;《新闻界》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值得我们学习。这三家刊物都办得非常好,各有各的优势,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龙源期刊网:《新闻与写作》里的“写作”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郭洪新:我们的写作不仅包括新闻写作,还包括除了新闻以外的其他一些写作体裁,因为新闻写作与其他写作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但遗憾的是,因为版面有限,关于其他体裁的写作内容还比较少。在2006年杂志微调的过程中,我们会增加这类写作的比例。包括散文及一些古诗词的欣赏,请名家来评析。   在“新闻”上我们面向的是多媒体、多领域,无论是报刊、广电、网络、手机,各媒体的工作者通过《新闻与写作》都能有所收益,无论是时政、社会、财经、法制、文艺、理论、政务、新闻发言人,各领域的写作爱好者通过《新闻与写作》都能找到指导自身工作的文章和资讯,在“写作”上我们面向的是大写作,紧扣我们的刊名,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栏目形式来引领新闻事业的发展,传递一种良好的职业精神。   

龙源期刊网:《新闻与写作》都有哪些主要栏目?分别有什么风格?

  

郭洪新:从2005年来看,我们主要有以下板块:   1.“特稿”:这是刊载的都是重头稿件,它传递的是新闻宣传领域里各个层次的宣传精神和指导思想,是对最新新闻理论和宣传精神的深刻阐述和分析,是对最新新闻现象和新闻事件的全面描述和剖析。   2.“学术”:在这里我们介绍新闻理论的最新发现和关注热点,批评错误的理论观点和思潮,高度浓缩理论创新和理论成果,沟通国内外新闻理论和写作思想,深受学术界的欢迎。   3.“采编”: 也叫媒体或传播,主要是交流新闻采编工作的新经验、新运作、新方法、新策划,走进新闻背后,礼赞优秀新闻人物,弘扬职业精神。在这里,我们把知识介绍变成一种鲜活的、生动的、新颖的故事,极有可读性。   4.“新闻发布”: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政府的信息公开、企业对外宣传新形势的必然要求,新闻发言人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信息工作者,并且这个队伍正日益壮大。这个栏目是《新闻与写作》专门为他们开辟的一片知识园地,各级新闻发言人非常喜爱这个栏目,有些单位还主动邀请我们及我们的作者去进行相关辅导,有些教育培训机构也正在与我们洽谈如何举办专业性培训班的合作。   5.“史话”:用一个专门的板块来介绍新闻史话,这是我们的独创。在我们看来,新闻事业的发展就如同一条历史长河,自有新闻纸以来,一直绵绵不断的流淌过来。现在的报道知识、成功经验及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也都是从过去一点点积累过来的。如果不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我们今天所从事的新闻事业,那今天的进步是没有基础的;而且浩瀚的新闻历史里面有着大量的理论精髓和新闻财富,需要我们后人去挖掘,这也是我们今天新闻人的一种历史职责。   新闻史知识的欠缺是阻碍当今新闻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绊脚石,有时当与一些年轻的新闻从业人员谈新闻史,看到他们一脸的茫然,非常让人痛心。在这个板块中,我们试图把新闻历史中一个个故事像珍珠一样串起来,把梁启超、邵飘萍、范长江等一代代新闻家的光彩展示出来。   6、充电”:这是我们一个大块头板块。原先这个栏目名为“写作”。但现在的写作已不是一般传统意义上的写作,还包括电视脚本、广播文稿、版式设计、新闻漫画、新闻摄影、网络采编、电视制作。如何适应大写作的要求?我们经过多次深入谈论,决定把“写作”这个定义扩大,把这个栏目改为“充电”。一个摄影爱好者拍的一张照片,他不知道其中的优与劣,我们请来最好的摄影老师给他分析、点评。表面上看是对一张照片的解析,实际上教育了一大片读者。   总体上说,我们的内容非常具有特色,这和我们整体的编辑思想是相关的。从内容编排到封面设计、从内容搭配到广告经营,我们通常都是在一个整体规划指导下设计的。我们的定价,在同类期刊来说,是最便宜的。许多人劝我们把价格提高一大块,我们没有采纳。因为,我们认为,真正的好东西,是可以做到物美价廉的,把内容作精、让利于读者是杂志人的天职。   

龙源期刊网:“名家说图”里的摄影作品、“传媒画廊”里的美术作品及“漫画点评”里的漫画,让人轻松、愉快,这是否出于严肃新闻的调剂的考虑?

  

郭洪新:对此我们是这么理解的,现在我们已经步入了读图时代,图片本身也是新闻的一种表达形式,是一种独特的新闻语言。我们应该投入一部分精力来做这件事。   在“名家说图”这个栏目里,我们用请摄影专家来解说新闻图片的优劣,解剖麻雀,以提高读者的摄影水平。“传媒画廊”则是一种侧面呼应。我认为一名好的新闻工作者并不是说掌握了新闻知识、写作规律就可以高枕无忧,而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范长江、邵飘萍、毛泽东、李大钊的新闻写得好,与他们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有很大的关系。很多新闻从业人一提到国画、油画,一提到京剧、交响乐,就以不懂、太高雅为理由,将其排斥了。其实作为新闻从业人来说,我看还是应该懂一些。这不是说要你成为画家,成为音乐家,而是为了提高你的审美水平,从而提高你的新闻水平。审美对新闻从业人来说很重要,这是我们做这个栏目的出发点。   我们鉴赏诗歌、绘画和戏曲,也是如此,通过丰富的知识传播使读者的写作水平更加富有文化底蕴。只要是对读者提高新闻写作水平有帮助的内容,我们都会张开双臂,来者不拒。   我们编辑部自己就订了好多有关摄影、美术、文艺等方面的杂志,来提升我们自己的艺术水平和审美情趣。同时,我们杂志背后还有一个高层次的专家智囊团,其中包括国内第一流的画家、摄影家、漫画家、哲学家、法学家和新闻专家等等。我目前正在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喻国明教授读传播学博士,其中重要一个原因也是为了不断给自己充电。   

龙源期刊网:《新闻与写作》的一些封面图片,例如2005年11期,不是很清晰,这是否为特意的策划?《新闻与写作》对封面图片的追求是什么?

  

郭洪新:客观地讲,我们对第11期的封面图片也并不满意。之所以还是刊用了,并且采用了两幅图片的叠加处理方式,因为它首先符合我们对刊物封面图片的总体要求——第一时间反映战斗在新闻事件第一线上的新闻人。2005年11期封面图片的人物是刚采访完神舟六号宇航员的中央电视台记者,从画面上可以真切地看出我们的新闻工作者第一线采访时疲惫和劳累的神情,相片也有些模糊。我们要的就是这种精神。   我们封面图片的来源有各种各样的渠道,甚至有的出自《新闻与写作》的实习生之手。2005年7期我们的封面图片用了我们一个实习生的摄影作品,他抓拍的是著名新闻摄影工作者贺延光拍日本一名老兵在卢沟桥下跪的相片,深受摄影界的好评。今年我们的封面图片做得不是很成功,明年争取有较大改变。   

研究《晋察冀日报》办报人的精神,追索新闻的真谛

  

龙源期刊网:“我们追索新闻的真谛”这句话赫然在《新闻与写作》封面的右上角,什么是“新闻的真谛”?这是一番怎样的追索?

  

郭洪新:提出这句话我们出于这样的考虑:新闻事业是不断发展的,这个发展的过程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就是新闻事业发展的真谛,真理是无法穷尽的,我们追求的步伐也永远不会停止。我们的工作方向就是要把可以称之为规律的东西作为一个事业来追索。另外,新闻怎么写?新闻怎么讲?一个新闻工作者真正的追求是什么?新闻事业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这些也都值得不断研究和探索。   做一个新闻人,要牢牢树立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意识,恪守职业道德、不断增强业务素质是最起码的要求。新闻学术期刊被称为“导向中的导向”,这也是衡量《新闻与写作》办得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尺。我们从事的是一个很正派的正义事业。当你做正派、正义的事业时,就会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你的事业就会越做越大。2005年初,当我们把举办《晋察冀日报》史学术研讨会的建议提出来以后,中国记协、中国新闻史学会、河北省委、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等单位都当即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相关的社会各界都为我们办会、研究和弘扬新闻传统开绿灯,我们初步尝到了深入挖掘新闻历史的甜头。   追索新闻的真谛,追索的是新闻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律,传播的是新闻事业的前沿理论和信念,讲述的是新闻与写作的先进方法,包容的是古今中外、世界各界的新闻春秋,是值得一生一世、世世代代为之奋斗的事业。   怎样追索新闻的真谛?我们把这句话作为我们《新闻与写作》编辑部的社歌主题,其中最后一句歌词为:“我们追索新闻的真谛!/想走进每一件事的背后,/荆棘丛生也不畏惧,/哪怕献出宝贵的生命,/因为我们永远追索真理和自由。”,我们就是这样追索新闻的真谛。   在我们的文章里,处处体现了我们的这种追索。这个追索是永无止境的。   

龙源期刊网:刚才您谈及在做《晋察冀日报》史学术研究,不久前您还到当时《晋察冀日报》工作过的地方去参观,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郭洪新:《晋察冀日报》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办报的一代老新闻工作者现在都已八九十岁了(我们非常尊重他们,在这方面我敢说我们比有些同行做得好),在抗日的烽火中,他们不惜青春和生命,不计酬劳,以笔为枪,在艰苦环境下办报纸,而且是坚持不懈地办了十几年。他们的事迹很少人有人知道,即使是新闻史家也未必能够详知,有关《晋察冀日报》的介绍,在我所读的新闻史教科书中加起来也只过有一页纸,一带而过。我想,如果对《晋察冀日报》这些历史上的党报不去反映、不去传播,我们这个杂志还怎么追索新闻的真谛啊。因此,我们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更提供了大量的版面,去介绍这张抗日战争中的光荣报纸,去介绍这张光荣报纸背后的新闻英雄。我本人也有幸成为晋察冀日报的特约编委。   

一切都要让市场说话

  

龙源期刊网:《新闻与写作》如何面对市场?

  

郭洪新:《新闻与写作》之所以走到今天,功劳不在于我们,全在于这二十多年来各位老主编和老编辑的努力,我们今天是站在他们的肩头上来办这个杂志的。如果我们不研究市场的话,就会把他们辛辛苦苦创办的事业给葬送掉。我们现在已经成立了一个专项规划小组,针对未来期刊市场的变化对杂志整体的改革进行一次科学的规划。规划小组里有研究市场调研的,有研究读者需求的,有研究内容设计的,有研究美术装璜的,等等。规划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甚至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我给规划小组的时间要求比较长,迄今这项工作已启动了三个月。我相信,经过科学规划研究制定出来的杂志发展战略,是能够经得住市场考验的,是能够更加受到读者欢迎的。   

龙源期刊网:规划小组的工作启动后,《新闻与写作》明年会有哪些调整?页码是否会增加?价格是否会提高?

  

郭洪新:我们用现代战略管理的思想来规划杂志最终的走向,一切的调整都要建立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一切都要让市场说话、让专家说话、让数字说话,最终是让支撑杂志发展的读者说话。因此,经过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同意,2006年我们杂志仅做一次微调,页码不变,价格不变,内容将更加贴近读者;2007年《新闻与写作》则会以一个崭新的面貌面世。虽然我们的杂志还很不起眼、还很不成规模,但每个设计都有科学的研究在里面支撑着。这个过程也是要不断发展的。研究的成果2007年推出来,也不过是一个初级的调研产品。这种调研,我们会永远不断地做下去。   我们现在处于研究和过渡过程中,已经赢得读者较好的认可。读者有哪方面的需求,我们就要去呼应他们;新闻事业有哪方面的需求,我们就要去科学地引导。在这方面我们也已经尝到了甜头。   

人人都是人才

  

龙源期刊网:《新闻与写作》如何培养新闻人才?

  

郭洪新:鲁迅说,办好杂志的同时还要兼顾着一个使命,就是要培养人才。我们用实际行动培养新闻人才,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我们每三个月招一批实习生,每一批五人左右,各个领域的学生都有,实习期间还请专家给他们指导、开讲座,带他们去实地采访。我们对实习生的态度是,只要学校同意,我们来者不拒。为什么呢?对实习生来说,水平虽有高有低,我们的任务是把高水平的培养得更高,使低水平的能够迅速提高。   高校毕业生到新闻单位,要经历一两年时间才能够真正熟悉新闻行业,所以我希望我们培养的实习生,从学校出来到新闻工作岗位后就能直接上手工作。我们曾经有一位传媒大学的实习生,在我们这里实习以后,进入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马上适应了那里的环境。前两天我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还听到了她成功采访的新闻。对此,我深感欣慰。   我不怕实习生在我这里犯错误。有的实习生搞坏电脑,有的实习采访不成功,甚至有的得罪了采访对象,对这些我都可以理解和容忍。我说,实习生没有错,实习就是要让他们树立自信,巩固学业,这样他以后才好找工作,才能与我们一起追索新闻的真谛。   

龙源期刊网:您有人才方面的担忧吗?怎样才能成为人才?

  

郭洪新:我们不缺乏人才,不缺乏办刊人才,不缺乏作者队伍,不缺乏合作者。因为,我们从事的新闻事业是蒸蒸日上的,因为我们所办的刊物是积极向上的,因为我们所追索的新闻真谛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而这样的事业本身就是社会的事业,就是大家的事业,大家都关注着我们,帮助着我们,所以,我们的人才足够,我们的人才库充足。而且特多。我有一个观点是,人人都是人才,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价值,无论是年轻还是年长,无论是有学历的还是没学历的,就看你有没有发现他的才能,是否能够包容他的缺点。   我想,只要选准一个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专业方向,不计成本,不计得失,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能成为一个人才。现在社会细分到如此细的程度,任何一个领域,只要你扎下去,你都会成为人才。但这里有一个方法的问题,要方法得当,不能死扎。怎样才能方法得当呢?这就要多读书,包括多读像《新闻与写作》这类的好杂志。   

龙源期刊网:请您介绍一下《新闻与写作》的编辑队伍和稿件来源。

  

郭洪新:我们的稿件,50%是约稿,50%是自然来稿。我们的稿源非常丰富,我手头积累的能在我们杂志上刊发的稿件最少有1000篇以上。很多自发来稿都达到刊发水平,但由于版面有限不能刊发,非常可惜,因此,版面再有限,我们也会给这些自发投稿的作者一些照顾。当然,我们也会尽量想一些办法,让这些好稿件有一个合理的刊发阵地。   我们的编辑队伍结构目前非常合理,老中青三结合,五十、四十、三十、二十各年龄层次的同志都有,其中有擅长经营的、有擅于文字的、有擅于管理的,而且,大家对编辑部有着强烈的向心力,团队意识都很强。很多人对我说,那么多大学生你不用,为什么偏要用一些老同志?我觉得,恰恰是因为有了老中青的结合,我们的杂志才能够科学合理地办下去,大家才可以优势互补。我们的队伍非常团结与和谐。   

龙源期刊网:《新闻与写作》与读者有哪些互动?

  

郭洪新:一是应读者要求,我们将坚持不渝地请相关专家,免费到全国各基础组织义务讲课。   二是我们每期都刊登读者调查表,通过反馈的信息,给读者鲜活、有针对性而不是像教科书似的指导。   三是我们正在组建读者俱乐部,利用各种形式的活动、网上论坛等方式互动。   四是我们还定期举行一些学术研讨会、专家笔会。对于读者写给编辑部的件,我们都会一一回复,而且每期都会拿出一些版面刊登读者来信。   邹韬奋说过,“做编辑最快乐的一件事就是看读者的来信,尽自己的心力,替读者解决或商讨种种问题,把读者的事看成自己的事,与读者的悲欢离合、甜酸苦辣打成一片”。我们常以此名言自勉。   

新闻远比想象得多得多

  

龙源期刊网:“到新闻的源头去追寻新闻,永远是一名记者最基本的采写方式”、“生活远比想象丰富得多!”,这是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榜首的新华社记者贾永说的两句话,对此您是如何理解?

  

郭洪新:对前一句话我的理解是:记者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一定要走到新闻的最前沿(比如说到战火的前沿就有新闻)。   对后一句话我的理解是:新闻远比想象得多得多,就看你能不能发现或者会不会发现。人口众多、社会结构复杂、处于转型期社会的中国,是一个富产新闻的国家,可惜已报道的只是冰山的一角。   

龙源期刊网:“新闻“快”和“新”的特点,导致一位新闻记者,如果看到一位骑车的即将摔倒,他首先想到是用抢拍这一个即将摔倒的动作,而不是去扶即将摔倒的人,由此引发了一场新闻和道德的争论,对此您如何看待?

  

郭洪新: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要是我,当然选择先救人,但是学术界怎样看,则需要广泛讨论才好。我们杂志也要探讨这类大家关注、本身又没有现成答案的一些焦点问题。我们在以后的刊物中,会请专家就这些问题展开一些争鸣。   

龙源期刊网:您如何看待我国新闻界及新闻期刊的现状?国外有许多优秀的新闻人,您认为我国新闻人和他们的差距在哪里?

  

郭洪新:社会发展呼唤着新闻期刊为新闻发展提供更多的理性知识和宣传阵地。现在新闻事业发展得很好,新闻期刊的架构也非常合理,有70多种。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新闻从业人员对新闻期刊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以为新闻理论期刊只是一个发文章、评职称的阵地,以为新闻无学,可以在实践中学。这是错误的认识。   对于国外的优秀新闻人,我想首先要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和专业水准。   

良知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要素

  

龙源期刊网:您怎么看待中国新闻工作者?

  

郭洪新:我对中国新闻工作者定位是这样的,中国新闻工作者并不等于西方新闻工作者,确切来说,应该称之为“中国的新闻宣传工作者”,为什么要多加“宣传”这两个字呢?中国的媒体,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只要注册了的,都是党的新闻宣传机构,都要用新闻手段来促进社会的发展,完成不可推卸的宣传任务,而且应当在新闻宣传过程中把新闻的规律用到极致。   中国新闻工作者应该站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高度来看待新闻事件,用它来指导工作,指导采访和编辑加工。对现在年轻的新闻工作者来说,这方面的教育有些不足。一些新闻工作者因犯错误被开除新闻界,有许多是因为对党的新闻宣传基本理论不清楚。   我们要时刻认识到自己是新闻宣传工作者。什么是新闻?这在大学时老师们都有讲过;什么是宣传?对此我们要广泛宣传,加强社会教育工作者,其实相关的论著并不少,希望广大的新闻院校要给大学生们补上这堂课。这是我个人的亲身体会,我做了十几年编辑,在这个领域的好多岗位都干过。为什么这本杂志这办得有些针对性、读者感到解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常常把自己当时遇到的困惑通过杂志进行答疑。更关键的是,经过十几年的新闻锻炼后,我有幸到北京市委宣传部新闻处做过将近两年的新闻宏观管理工作。   前不久听广播说,中国新闻工作者有些过剩,新闻专业的大学生不好分配,我看其实不然,实际上是大家的眼光有问题。我认为中国新闻工作者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还有一点是,许多年轻的中国新闻工作者政治上、业务上、职业道德上不合格。在中国新闻工作者中,我感觉真正能够把握好、运用好新闻规律的还是太少,凭经验工作的较多。有人说新闻方面的书写得太多了,我同样认为不是太多,而是远远不够。为什么说《新闻与写作》的前景乐观,就是因为专业图书不够,而社会发展又迫切需要,我们的杂志因此有了生存的基础。其实我们刊物的成本也很高,但我们不提价,哪怕我们损失一点,也要让更多的读者能够跨过新闻事业的门槛。做精神产品的,总要有些精神吧,总不能事事拿钱来衡量。   

龙源期刊网:那怎么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郭洪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首先要有良知,也就是职业道德,这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最基本的要素。邵飘萍说,新闻记者是社会的良心。记者不能没有社会责任感,你的良心都坏了,社会怎么会认可你呢? 其次,就是要明确自己的使命,沿着老新闻工作者曾经走的路,加强自身的学习,用现代的手段、现代的理论知识,不断适应新闻事业发展变化的需要。   

龙源期刊网:您是如何定义“好记者” 和“好新闻”?一名好记者最迷人的东西是什么?一条好新闻最吸引人的东西又是什么?

  

郭洪新:一名好记者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水平;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自己的行动(这是对好记者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对社会的发展有所推动;他知道新闻该怎么写,新闻写作理论的最新动向是什么;他不会拿人家的红包,出卖自己的人格、报格,他用事业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记者最迷人的东西是,被你采访的人向你敞开心扉,而且因为你的一篇报道有可能会影响社会的进程(当然是应该是积极向上的)。   什么是坏新闻很好说,什么是好新闻却很难说。但我认为,总的说来,对好新闻有一个公正的判断,即要有敏锐的眼光(即独特的视角),发现不为人知的行为,报道别人没有报道过的东西;要按新闻的规律去判断新闻事件;要能够对社会发展有所推动,有所影响。   

跳出《新闻与写作》看《新闻与写作》

  

龙源期刊网:您是否有自己喜欢的新闻人?您是属于什么性情的人?您都有哪些业余爱好?如果不做新闻了,你会去做什么?

  

郭洪新:我喜欢的新闻人很多,其中最喜欢的是邓拓,案头一本《邓拓传》,我是经常读的。邓拓是一个精神领袖,他的学术水平很高,有自己的新闻思想,既是一个新闻的理论家,也是一个新闻的实践者。他站在人民群众中办报,激励了很多人。   我是个包容性很强的人,什么样的人都可以接受,不排斥。一个人无论怎样,都有其可爱之处,只要是能够发挥好其优势、优点和特长,都会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一定的推动。   我的业余爱好是读些杂书(政府与媒体关系的书是我读书的主流,其它的书来者不拒),练练毛笔字,抄抄唐诗宋词。此外,也唱唱歌,通常每过一段时间,我都会和杂志社的同志们去唱卡拉OK。   如果不做新闻了,我做什么都可以。我喜欢做专业性强的东西。即使不从事新闻,无论做哪一行,我都会从专业的要求提升自己。   

龙源期刊网:作为主编,您都有哪些快乐和痛苦?什么让您感触最深?

  

郭洪新:《新闻与写作》这支团队在追索新闻事业的真谛过程中,呈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大家能够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学术家园,这让我很快乐。实习生的每一点进步,读者给我们的表扬或意见,通常也让我很喜悦。最大的快乐是正在做着一件对新闻事业有益的工作,刊登一些优秀文章,不仅感动自己,也感动读者。   痛苦是有些事情想亲体力行去做、却不得不舍弃给大家做。最好的是既当总指挥又当战斗员,但实际情况往往你只能选择一条。还有一个痛苦是,看到了前方的一个奋斗目标,却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这是我管理经验和能力不足造成的。最大的痛苦是陷入其中过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本杂志的发展。主编这个位置是既需要你深陷其中,又需要你常跳出来看看同行,看看社会发展。为什么我要介入大量的其它学科,聘请多方面的专家?就是要跳出来看一看,我们这个杂志到底处在什么位置上、有什么功能。不断地进去和出来,进得去出得来。我还有一个体会,就是主编要尽可能解脱出来,才能调控好杂志。   在中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中,有很多重要、有价值的事业需要做,但是有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个问题,不能身体力行去做,很可惜。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和我的同事们从事着一项有助于推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工作。我感触最深的是,我感触最深的是,正正经经、扎扎实实地干一番事业真好,正正经经、扎扎实实地做一个新闻人真好。   

龙源期刊网:请谈谈您个人的发展历程。

  

郭洪新:我大学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工程系,然后从校门到校门,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读硕士研究生。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三年,我非常受益,对于一个理工科学生来说,走进了五彩缤纷的文科院校,接触了国际政治大领域,视野顿时开阔,思想也变得活跃了,生活也一下子变得美好了(因为,从对物到对人,而人是最活跃、最美好的)。   毕业后我通过考试进入到北京日报社(即现在的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在几个工作岗位学习和锻炼过:首先在理论部办读书版,这个阶段我接触了大量的、方方面面的图书(这就是我喜欢读杂书的原因),还结交了许多书友;接着在理论周刊部办“理论周刊”,这个理论周刊被公认为全国最好的党报理论专刊。后来到了集团的社会事业部,参与举办大型社会活动、推广报社社会形象;其间在采访部、总编室也锻炼过。从社会事业部出来后,我到北京市委宣传部挂职做新闻管理工作。之后,就是到《新闻与写作》杂志社任主编,到现在快一年了。   

龙源期刊网:对于《新闻与写作》您寄予什么样的希望?

  

郭洪新:希望《新闻与写作》能发展成为一本特别厚的杂志,让大量读者从中深深地受益。   希望通过《新闻与写作》这块实验田,能给新闻工作者提供一些参照,让他们知道有哪些事值得去做。   希望《新闻与写作》对中国新闻事业有所推动,具体到对一个新闻单位来说确实也能够有实际作用。   我最大的希望是,《新闻与写作》伴随新闻事业的发展每一天,永远都是新闻工作者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能够为每一位新闻人留下一些值得回味的东西。   

龙源期刊网:请您向读者推荐几本怎么学好新闻的书籍,并给新闻初学者一些指导。

  

郭洪新:关于怎么学好新闻,我觉得没有什么必读或速读的书籍,各方面的书都得去读。我们杂志也会推荐一些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好书。   新闻行业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不管你是学什么专业的,从事这个行业,一些基础类的书要读,如新闻采访、新闻编辑及新闻史方面的书。比如说读新闻史可以知道你在新闻历史的发展中在处于哪一个阶段。同时要多读一些像《中国记者》《新闻战线》《新闻与写作》这类的新闻杂志,这里面会有一些新思想、新观点和好故事。入了这个门,先是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然后就得做好永远学下去的准备了。   

为网络写作开拓一个阵地

  

龙源期刊网:网络新闻的写作与传统的新闻写作有什么区别?网络为新闻开拓了一个什么样的空间?

  

郭洪新:区别很大,而且它们的区别会越来越多、值得研究的地方越来越多,这些问题大家都在探索。我们也经常会给网络写作一个阵地。   网络为新闻开拓了一个什么样的空间?就是增加了一种新闻媒体吧。新闻传播实际上就是传播信息,每增加一条新闻传播渠道,就为新闻事业注入一股源头活水。我们希望越多越好。   网络媒体的未来一定是特别乐观。网络媒体的从业人员要树立正义感、自豪感。   

龙源期刊网:《新闻与写作》有没有自己的网站?您如何看待网络媒体的未来及与龙源的合作?

  

郭洪新:有。我们的网站叫新闻与写作网,既有我们电子版的内容,也有大量创新性的内容。我常常自夸地说,从它的雏形和发展发向来说,新闻写作网是新闻业内视角最独特、离读者(无论是传统媒体的老读者,还是网络媒体的新读者)最近的新闻专业网站。   我觉得龙源的确是做得非常好的一个专业网站,在宣传期刊、宣传文化等方面为社会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我们愿意加强和龙源在各方面的合作,共同做一些事,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亲爱的读者:   就以上访谈内容,如果您还有想了解并希望主编回答的问题,请给我们发邮件,我们将向主编及时转达您的问题,并尽快回复!   Email: cchuanxing@163.com   感谢您的关注!                                    责任编辑蔡凛立         本文版权属龙源期刊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与本站联系   Email: cchuanxing@163.com

作者

郭洪新 《新闻与写作》

Copyright@2008 龙源期刊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