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镜像系统v3.0

字数: | 字体:

沿着创新之路走来的《中国海关》

作者:王亚玲 蔡凛立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源泉,是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个国家没有创新,民族就没有希望;一个媒体没有创新,未来就没有出路。   与其他媒体发展到一定阶段便求相对稳定不同,《中国海关》杂志自2001年改版以来,每年甚至每期都在变,以适应市场,贴近读者。   《中国海关》杂志走的是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之路。                           ——《中国海关》主编曾庆龙               沿着创新之路走来的《中国海关》                          ——《中国海关》主编曾庆龙访谈录   最近,《中国海关》杂志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此奖项为经中共宣传部批准、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中国期刊界最高奖。作为一份创办于50年代的老牌刊物,《中国海关》杂志历经55年的风雨后,在全国9000多种期刊中脱颖而出,必定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其成功经验通过龙源期刊网这个平台,对办刊人或许能起到些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带着几许祝贺、几许敬仰、几许重任,采访了《中国海关》杂志主编曾庆龙先生。   

龙源期刊网:《中国海关》至今已有55年的光荣历史。请您谈谈《中国海关》这半个世纪来所走过的道路好吗?

  

曾庆龙:我是半路“出家”到《中国海关》工作的,只是伴着她走过了5个年头的历程。     《中国海关》的前身是《海关工作通讯》,当时是一份海关内部刊物,创办于1950年1月。1981年改名为《人民海关》,1989年3月更名为《中国海关》,国内外公开发行。我觉得,杂志是某一时期社会意识形态某一侧面的反应。从《中国海关》的发展历程来看,尽管她在每个时期所承担的历史使命不同,但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海关》始终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别是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和科技文化交往的日益活跃,《中国海关》也承载了海关对外宣传的许多新的使命和读者朋友的许多新的期盼。经海关总署同意,《中国海关》决定于2001年进行全面改版。我原来在长沙海关工作,就是这时奉命到北京参与《中国海关》全面改版筹备。    记得当时,吴仪同志为全面改版的《中国海关》2001年第1期发表《开阔视野,传播信息,为对外经贸领域的广大读者服务——祝中国海关杂志全面改版》署名文章,对《中国海关》寄予厚望,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感到办好《中国海关》杂志任务光荣且责任重大。经过大家的努力,改版获得了成功。《中国海关》全面改版当年无论是发行量还是经济效益都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并被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双效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    四年之后的今天,《中国海关》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光荣称号,进入中国“百种重点期刊“的行列。海关总署党组书记、署长牟新生评价说“这是全国海关的光荣”。中国海关人也为此眼前一亮。   

龙源期刊网:《中国海关》2001年全面改版至今,都做了哪些调整?

  

曾庆龙:《中国海关》从2001年全面改版开始,我们对杂志每年都做一些调整。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8个方面:    1、调整办刊思路。如果是站在海关看海关,视野就会比较窄,我们提出了“大背景、宽视野、多信息、重服务”这样一个办刊思路;    2、调整办刊理念。2001年,我们提出了“深切牵挂进出关境活动”的办刊理念,这个办刊理念管了3年。2004年,我们将原来的办刊理念调整为“为通关者创造财富”。     2001年刚刚改版的时候,《中国海关》还带有比较浓厚的官办和机关刊物色彩,尤其是机关色彩较为浓烈。所以当时提出了“深切牵挂进出关境活动”这一过渡性的办刊理念。海关是代表国家行使主权、监督管理进出关境活动的行政执法机关,进出关境监督管理存在着管理与被管理、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当时,我们考虑到了这种“关系”,这就是《中国海关》既要照顾海关系统的读者,又要照顾到海关管理相对人中的读者。我认为,这种“牵挂”在前两年提出是比较合适的。    2004年,经过三年的过渡,我们认为将基本读者明确定位到海关管理相对人——中国的广大进出口企业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因此,我们提出了 “为通关者创造财富” 的新的办刊理念。    3、调整读者定位。从发行量和读者结构来分析,原来《中国海关》的读者定位以海关系统为主。改版后,我们在读者定位上做了很大调整:第一读者群为中国的广大进出口企业、跨国公司、驻华使馆工作人员、外经贸研究人员等,第二读者群才是海关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与改版前相比,我们将主要读者由原来的以海关工作人员为主调整到服务于广大进出口企业。这样调整以后,效果不错,改版当年,发行量明显上升;    4、调整内容结构。按照我刚才提到的办刊思路和读者定位,我们对内容结构进行了重新调整,开辟了新的版块和一些新的栏目。扩大了容量,由原来48页扩大到64页,今年又从64页增加到80页。   5、构建新的通联网络。改版前稿件的主要来源是海关系统的作者,内容主要是海关的业务问题,也包括海关队伍建设、廉政建设等方面的一些情况。调整了读者的定位以后,我们把通联网络做了相应调整,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研究院、对外经贸大学作为我们的智慧援助单位。这样,既扩大了作者队伍,也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在改版的筹备阶段,《中国海关》和中国社科院在香山饭店联合举办了世界经济与政治高层论坛,第二年又主办了一次。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团结了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一批思路开阔的作者,使他们也成为了《中国海关》的智囊团的重要成员。类似这样的活动和举措,不仅提高了《中国海关》的知名度,而且也使我们的通联网络更加广泛和有效。   6、调整杂志“包装”。杂志的版面语言非常重要。原来杂志的内页是黑白的, 2001年起,我们将《中国海关》改成了全彩,纸张质量也提高了。改版那年,我们请当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专家对《中国海关》进行了整体设计,专业设计人员精心制作。今年的第二次重大改版,我们请清华美院教授当杂志的总体设计师。经过几年的努力,杂志版面逐步现代、漂亮起来了。    7、改革用人机制。一个杂志要办起来,不在于办公设备有多高档,关键是人才。人才资源是需要有效整合的。同时,还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使他们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智。《中国海关》原来主要是海关在职人员。这几年,我们对原先的这种用人机制进行了调整,实行招聘制度,对社会公开招聘优秀人才。我们非常注重团队人员的新老结合,让一些新人进来,增加团队的活力。经过5年的发展,《中国海关》的用人机制逐步灵活,团队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8、调整运作机制。把经营思路调整为不是单一一本杂志的经营,而是走多元化的经营道路:我们即将成立《中国海关》杂志理事会,把它办成“官”、“产”、“学”(即官方、产业、学者)这样一个相互沟通交流的重要信息平台;成立“国门影像图片频道”,把海关摄影家和社会关注海关、外经贸的摄影家团结起来,表现海关和外经贸领域的情况,这也是塑造海关形象、宣传海关、营造《中国海关》品牌的一种好的途径;成立《中国海关》网站,并适时开设海关业务咨询热线和论坛;开办 “中国外贸200强高峰论坛” ,《中国海关》连续4年发布“中国外贸200强”排名,这已经是《中国海关》的重要品牌之一。此外,经报海关总署同意,自今年1月1日起,实行了5种杂志、7个版本的“刊群”经营,即构建并运营了以《中国海关》为龙头,由《海关统计》(中、英文版)、《统计月报》、《中国海关统计年鉴》(中、英文版)、《中国对外贸易指数》等组成的中国海关期刊方阵。海关总署主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文告》也由《中国海关》出版、发行。   

龙源期刊网:质量是期刊的灵魂,《中国海关》是如何一步步提高办刊质量的?

  

曾庆龙: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认为,提高办刊质量,首先要提高办刊人的思想认识水平,提高观察问题的洞察力,增强理性张力和穿透力;其次,要有自己独立的观点,不要跟风,要有自己的个性,个性是期刊的生命力;第三,内容表述要简洁、精到,生动、活泼,具有可读性和感染力;第四,要不辱使命。从大的方面来看,要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既要对读者负责,更要对社会负责。如果一个媒体仅仅为了自身的蝇头小利,迎合消极的东西,这个媒体是不负责任的,也是没有出路的。   

龙源期刊网:在期刊业界有这样一种说法:准确的读者定位关系着期刊的生死。《中国海关》的定位是什么?

  

曾庆龙:随着期刊读者市场的细分,每一种期刊都有一个固定的读者群,如以年龄来划分,有青少年读物、老年读物等;以性别来划分,有男性读物,女性读物等;还有行业、社会生活类读物等等。市场细分是期刊发展的方向。可以说,一种能够满足所有社会成员需求的刊物是不存在的。     《中国海关》属“小众化”期刊,为经济类行业期刊。在确定《中国海关》的市场定位时,我们采取的是由“面”到“点”的方法:在中国的经济领域,我们把它缩小到外经贸领域,在外经贸领域里面,我们又锁定3个层面的读者:外经贸企业的决策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和报关实务人员。每个层面读者的需要在《中国海关》的总体设计中都有具体栏目来体现,比如说对进出口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我们给他们提供海关改革、政策走向和国际政治、经济宏观分析等方面的内容;对报关实务人员,我们给他们提供通关实务知识,等等。   

龙源期刊网:您刚才提到,《中国海关》的办刊理念是“为通关者创造财富”,具体是如何实现的?

  

曾庆龙:“为通关者创造财富”是我们藏于心而发于外的理念,也是我们对读者的郑重承诺和宣言。它的基本内涵是:让通关者全面获得中国海关的政策法规信息,得到详实周到的通关资讯服务,为他们提高通关效率、发挥比较优势、创造比较效益服务。通关者需要全面获得中国海关的政策法规信息,需要得到详实周到的通关资讯服务。有效的信息是一种无形的财富。有了权威信息这个“武器”,自然对提高通关效率,获取贸易便利大有裨益。    《中国海关》给通关者提供与通关有关的海关有效的法规信息和资讯服务,让他们知道怎么通关、海关在通关方面有什么新的规定、目前的规章如何新的变化等等,他们知道这些通关的知识和信息以后,“关”可能就会“通”得快一点,从而提高贸易效率,提高经济效率。效率就是财富。这样一来,我们 “为通关者创造财富”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龙源期刊网:《中国海关》的办刊思路在改版后改为“大背景、宽视野、多信息、重服务”,其具体的含义是什么?

  

曾庆龙:“大背景”:就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对外经济文化交往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来审视海关和海关工作,关注海关的发展,审视海关与开放的中国和世界的关联与变化,向读者传达有效的海关信息。     “宽视野”和“大背景”是相辅相成的,“背景”大了,“视野”就可能要宽一些。我认为,视野开阔是杂志的活力所在。即使是行业杂志,也同样需要开阔的视野。     “多信息”:以往《中国海关》每期所提供的信息,不管是平面还是立体,都是单元化的信息。在“小众化”战略实施以后,我们力求给读者提供了多元、有效的信息;    “重服务”:从2001年改版后,我们通过调研、开座谈会、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读者的所思所想,针对读者的需求,我们加大了对读者服务的力度。如,从2001年起,我们随刊赠送海关政策法规活页和全年海关法规光盘。2004年起,改为随刊赠送《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文告》。为了方便读者复制、保存、打印,从2005年第5期起,我们将原来随刊赠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文告》纸质文件改为光盘。这样,《中国海关》信息量加大了,服务项目增加了,杂志开始显露出一些生机。读者也明显感觉到我们真心诚意为他们服务。   

龙源期刊网:《中国海关》的办刊宗旨是:“权威发布海关政策法规,周到提供通关资讯服务,准确把握国际经贸脉搏,积极促进科技文化交往”。在中国外经贸的舞台上,《中国海关》是如何做到把握国际经贸脉搏的“准确”的?

  

曾庆龙:传媒是一种观点和信息的传播。我经常强调我们编辑记者要不断加强学习。做为一个传媒人,如果自己的思想认识与判断力不强,你表现出来的东西不会准确、深刻,更谈不上有很强的感染力。如果读者比你要高明,谁还抱着你的杂志看?所以,传媒人首先应该是一个思想家,其次才是一个知识和信息的传播者。在某种意义上说,传媒人的认知水平要高于读者,胜人一筹。    当然,要做到准确把握国际经贸脉搏,仅凭我们编辑、记者的研究和信息的捕捉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借助社会的力量,如我们已经和三家机构和院校合作,约请海关内外的专家、学者写稿,集中大家的智慧办刊,是我们探索出来的成功的路子。特别是这些年来,我们还结交了一些经济学界的朋友,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将有助于读者了解更多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   

龙源期刊网:《中国海关》在与读者的沟通及为读者服务上是如何做的?

  

曾庆龙:我们一直在做与不同层面读者进行沟通的工作,而且密切关注着读者对《中国海关》的反应,为读者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有些读者要求把通关信息编成一本书,为此,我们把这几年《中国海关》很受读者欢迎的“热线”栏目的内容汇编起来,再加一些新的东西,编成了一本《完全通关800问》,现在已经出版发行,读者反映很好。这仅仅是一个开头,是“《中国海关》财富通关丛书”的第一本。     一份杂志如果虚张声势、装模作样,对读者保持一定的距离,那么这个杂志就办不好,一定要真心实意为读者服务。我们在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中,一方面理清自己的思路。把编辑思路理得非常清楚,读者需要什么,这个阶段有什么信息要传达给读者,要心中有数。在办刊过程中,我们不断调整栏目,加大信息量,把海关知识性信息、海关工作动态信息、国际政治经济变化信息加入刊物,信息的厚度就增加了,这样就给读者提供了一些很好的服务。     在对读者的服务上,我们每期随刊赠送《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文告》, 每年赠送全年中国海关法规光盘。《中国海关》杂志(网络版)将开设海关业务咨询热线和论坛,全面与读者沟通。   

龙源期刊网:今年《中国海关》还将有哪些新的举措?

  

曾庆龙:今年,《中国海关》将成立理事会,创办“国门影像图片频道”,适当的时候主办相关高层论坛。我们还将在内容、表达等方面进行调整,使《中国海关》杂志具有“更权威鲜活的信息、更周到体贴的服务、更深入生动的报道、更宽广独到的视野”的品质,力争实现我们心中新的梦想。   

龙源期刊网:您是怎么看待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这两种媒体形式的?传统媒体如何获得生存和发展?

  

曾庆龙:人们正在享受现代信息带来的文明成果。中国目前的网络媒体正在逐步走向成熟,时效性已远远超过传统媒体,但仍有一些局限性,如传播途径有限、接收受限制、阅读受局限等。而传统媒体传播途径广泛,携带、阅读方便。我认为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应该是一种相互补充、相互依存和共同促进的关系。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国家,传统媒体是不会消失的,并且有比较广阔的市场前景。传统期刊要获得生存和发展,我认为应该把它做深,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好。   

龙源期刊网:在改版中,您是否有过压力或危机感?

  

曾庆龙:作为一个办刊人,压力或危机感每时每刻都有。传媒这个领域,市场变化和读者定位是危机来源的两个重要要素。我们必须时时都关注着市场的变化和读者的需求。我们的危机感也来自对读者认识的短缺和不足。危机是一把高悬的剑,既立在头上,也立在心里。    我常常对我的同事们讲,我们不要因为《中国海关》已获了国家奖,成为“百种重点期刊”了,就松一口气,马放南山,停止探索的步伐,也是这个原因。   

龙源期刊网:2002年1月《中国海关》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双效”(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请您具体谈谈《中国海关》是如何实现这一“双效”统一的?

  

曾庆龙: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既统一又矛盾的两方面。社会效益是第一位的。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有机统一这个问题上,我们做了一些探索,主要做了以下3个方面的努力:1、使中国海关的信息及时传达出去,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和熟悉我们的期刊;2、《中国海关》是国家正部级机关主管的媒体。我们必须走正路不走邪路;3、我们要努力创造自己的品牌,通过提高期刊的质量来提高社会效益。同时,通过品牌塑造来扩大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扩大发行,以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一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龙源期刊网:《中国海关》在中国海关建设和发展进程中发挥了怎样的特殊作用?

  

曾庆龙:我认为,她的特殊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首先,她是中国海关的特定喉舌。《中国海关》背靠海关,情系海关,面向社会,她站在海关的立场,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社会传达关于海关方面的正面声音,容易被读者理解、接受,而且雨点密,频率高,持之以恒,是塑造海关良好形象的助力者,是非海关媒体无法取代的;    第二,她是宣传海关政策法规的特别渠道。传递海关政策信息在现代传播技术比较发达、传播手段多元化的今天并不困难,但要深层解读海关政策法规,透析其历史和现实背景,就离不开杂志这样一种表现生动、表达具体、表意深刻的媒体。《中国海关》在这方面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这也是行业媒体的个性化优势;    第三,她是海关联系社会特别是广大外经贸企业的重要纽带之一。官方联系社会有其强势,也有他的缺憾,缺憾来自于行政活动的原则性和局限性,而杂志作为一种连续出版发行的媒体,直接面向自己的每位读者,是行政行为难以涵盖的联系社会的特别渠道。《中国海关》在海关联系广大外经贸企业方面具有平和紧密、润物无声的天性。   

龙源期刊网:《中国海关》在海关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为她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内在动力,但同时,一份好的期刊离不开一个好的团队。在团队的建设上,《中国海关》是如何做的?

  

曾庆龙:首先,我们招贤纳士,使爱岗敬业、有才气的人在《中国海关》的舞台上尽量施展才华。现在,《中国海关》有了一定的人才储备,一批来自中国名校的研究生等高学历的人员在我们这里快乐工作;    其次,在团队建设上,我们费了不少心思。面向未来,我们还有一个小小的“野心”。这就是,《中国海关》的在队伍建设方面的目标是:造就中国海关和外经贸报道和研究领域的知名记者和编辑,甚至是学者;造就优秀的期刊运营管理人才。我们鼓励岗位成才,并为每个人快速、健康的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比如,安排我们的同志参加采编、人力资源管理等业务培训班;在杂志社内部,我们成立了学习型组织的工作小组,有针对性地组织大家学习;由于我们大多数的同志在加入《中国海关》之初没接触过海关,对海关的认识比较模糊,我们就让他们分批亲临海关第一线去见习海关、认识海关和理解海关,为他们创造成长的条件。今年,《中国海关》的见习海关是苏州工业园区海关。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对我们的活动十分重视,非常支持,提供了一切必要的条件。这样,我们的同志在组稿、采访、编辑和运营过程中就能深入理解海关从而产生灵感和激情。我们还要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创造更好、更多的机会为他们的成才提供方便。我常常有一句笑谈:只要我们的员工成材了,不怕他“跳槽”。“跳”到国内其他单位,他(她)注定是我们的好广告;“跳”到国外,肯定要为中国人增光。    第三,培养团队文化。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国海关》逐步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这种文化可以用4句话来概括:“追求卓越,鼓励创新,容忍失败,团队至上”。 追求卓越就是不断地完善自己,追求完美;创新就是不断打破旧的东西,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我们鼓励积极大胆的创新。在创新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只要不出现政治方面的问题、不影响办刊方向、不损害读者利益,不是主观故意,我们可以包容,有错即改就行。我们逐步形成了一种共识,这就是:办刊是一种集体行为,必须讲究团队整体效能的发挥。在我们《中国海关》,团队是至高无上的,谁破坏团队,我们就叫他出列。   

龙源期刊网:《中国海关》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您是否认为它已进入了一流期刊行列?

  

曾庆龙:如果说把“百种重点期刊”看成中国9000多种期刊中的一流期刊,我认为不为其过,应该说《中国海关》已进入了中国一流期刊的行列。但是我们心中的“一流”,并不仅仅在此。《中国海关》要凝聚更多的人气、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品牌更加响亮,在国内外有更加大的影响,这才是我们心目中的“一流”。我们将朝着这个目标迈进!   

龙源期刊网:您认为办一份杂志成功的核心在哪里?

  

曾庆龙:我认为,核心在准确的读者定位。如果没有找准明确的读者,办刊人根本不知道这个杂志要办给谁看,是不会成功的。我们当时改版之前,作了很多调研,调研的结果是《中国海关》应该立足海关,面向社会。让她“姓中国,名海关”。   

龙源期刊网:《中国海关》的下一个奋斗目标是什么?

  

曾庆龙:我们的基本目标是使“海关信息更鲜活有用,通关知识更饱满务实,特色报道更引人入胜,人物事件更生动好看”。说白了,就是既要实用,又要好看。    把《中国海关》办成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一流期刊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计划再用5年左右的时间来努力实现这个目标。我曾经和我的同事们这样描述过理想境界的《中国海关》:国外的人士要来中国做生意或进入中国海关关境,首先想到的是要看《中国海关》,从中了解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国内的人士要从事进出境活动,特别是从事国际贸易,如果不看《中国海关》,他们总觉得是个遗憾。当然,这是我们需要挥洒艰辛汗水的美好追求。我们将不断追求并力争实现我们心中的这个美好梦想。   

龙源期刊网:作为《中国海关》的主编,与《中国海关》这几年一路走来 ,请您谈谈您的感受和想法。

  

曾庆龙:几年来,《中国海关》取得的成就,离不开海关总署党组的关怀,离不开全国海关的关爱,离不开广大读者朋友的支持,离不开主管单位的正确领导,离不开杂志社同志们的心血倾注。特别是主管单位领导对我们的工作十分支持,特别关爱。海关总署署长牟新生等署领导给了我们很多关怀和支持;《中国海关》出品人陶济生先生曾经是海关总署政法司、关税司等部门的领导人,并曾经长期在国际海关组织和我国驻外使馆工作,在重庆海关当过关长,后来到中国海关出版社任社长兼总编辑。陶先生阅历丰富,思路开阔,目光远大,既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好领导,也是海关和外经贸问题的专家、学者。   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提到一个人,这就是《中国海关》杂志社社长左铁先生。左先生提出并总体把握了2001年的全面改版,并用他创新的理念指导了我们的办刊实践。他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工作经验。他原来在海关总署多个部门工作过,在基层海关当过领导,也曾经是海关总署新闻办的主任,对海关及海关工作认识深入,且十分敬业,很有才气,为人也特别好。他以其独到的创新意识和明快、务实的作风带领大家走了一条属于《中国海关》杂志的创新之路。左先生是我多年的领导兼兄长。我与他共事多年,感到很愉快,也很温暖。     在《中国海关》,有一批使我常常感动不已的十分敬业、很有才情、活力十足的好助手、好同事。事情是他们做的,成绩也应该归功于他们。     作为主编,在《中国海关》这5年来的发展历程里,我的感触良多。最深的感受是,走好创新之路是《中国海关》成功的重要法宝。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源泉,是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个国家没有创新,民族就没有出路;一个媒体没有创新,市场就没有出路。《中国海关》从2001年改版以来每年都在调整栏目和表现形式来适应市场,贴近读者。我们走的是一条不断创新的道路。     我认为媒体人要不断学习,思想应该奔放,个性应该张扬。我提倡各路思想的汇合,媒体如果没有自己的观点、个性如果不鲜明,这个媒体就是比较平庸的,是没有太大作为的,也是不可能有太大发展的。     人是要有激情的,没有激情就没有事业,特别是媒体。没有激情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没有激情,就产生不了对事业的爱意。没有爱意的东西,只能是一杯乏味的白开水。 【编后】   采访过程中,记者被曾主编幽默的谈吐、活跃的思维、自信的魄力所折服,感受最深的是,曾主编身上所洋溢的激情和创新意识。正因为有激情,《中国海关》才在他满腔热情的浇铸下有了一次次改革、一次次飞跃;正因为有创新意识,曾主编带领的团队才使《中国海关》不断取得骄人的成绩。     我们相信,在不断创新的路上,《中国海关》距离办成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一流期刊的目标已不远…… 【附录】              

创新的天空

                       《中国海关》杂志主编 曾庆龙                (一)   在北京飞往海南的航班上,偶然从一份记不清名字的民航杂志上读到一篇美文,讲的是某一地区如何珍重自己的民俗文化,演绎着千古不变的属于自己的独特习惯:年节习俗、婚嫁大礼、丧葬繁文、饮食烟火、居所奇构等等,千百年来,几乎完好保存,延续传承,即使有些微变化但也无有出其祖者。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作者溢美之情,陶醉之意。   我一直认为,习惯就是一种文化。文化需要传承,也需要减负,更需要创新,以保持其独领风骚的先进态势。亘古不变的习惯衍生出来的文化虽然绵长秀美,可歌可泣,但并不值得郑重歌颂。   人类的历史象一份长长的遗嘱,将它毕生的智慧和心血凝聚其中,期望来者以其为鉴,珍重前行;却也隐匿着庞大的野心和憧憬,期盼后人颠覆自我,破壳繁衍。   历史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仅有悠长的历史,却没有吐故纳新、自我颠覆的创新之举,人类或许还停留在茹毛饮血的洪荒时代——一个使万物惊奇、同类瞠目的时代。   或许,这样的时代,确实有些令现代人心旌摇曳。但如果推举某某同胞穿过时空隧道,回到那个伟大的蛮荒时代,让他心甘情愿地躺在绿油油的草地上,翘着二郎腿,嚼着一根青青的草,哼着一支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流传下来的优美的歌,眼勾勾地仰望白云蓝天千载悠悠——一幅容易使现代人诗意大发却难以长久身临其境的美好境界,不知仁胞能否慷慨前往?              (二)   人类需要美好的创意,除非没有进步和发展的企望。   创意发祥于想象。一个没有飞扬想象力的人很难说他有独到的创意。   在有意识的动物群体中,人大概是最富想象力的灵长。由一杯水想到澎湃大海,由一叶鹅黄想到盎然生机,由一枚铜板想到推磨小鬼,由一个媚眼想到万种风情甚至男盗女娼,由一缕蛛丝想到尔虞我诈拟或牵一发而动全身……   人们确实可以浮想联翩,因为想象是一片无边的海。海阔天空,想象可以凭风呤唱。   想象也是一羽动人的风筝。这羽风筝的线由智慧牵着,想象则是理性的;断了线的风筝,随风翻飞,飘落无致,想象则是妄想、痴想甚至是胡思乱想。   想象是创新的童年。在所有的想象中,创新是创意的最直接最具活力的物化成果。   定位于既具感性色彩又具理性张力的想象是人类文明的最初动力。               (三)   新是旧的彼岸。彼岸的新将是一个远行的使者。   抵达新的彼岸是需要轻装的。如同最高境界的读书必须从整本读到数页再读到一页甚至一句话一样。要轻装前行,就必须把有用的东西带上,把没用的东西扬弃,必要有时还需要打烂多余的坛坛罐罐。   无论何种款式、何种质地、何种价钱的坛坛罐罐,打破它时总要诞生出一些或优美或异样的声音——一种东西的存在毕竟有它存在的理由。   关键是如何面对。桃红柳绿的春日寂廖的夜晚,整日劳作本已疲惫不堪,却有阵阵蛙鼓或寥寥数股噪音袭来,不咬人,却烦人;不小心敲了那些既无造型之美又无实用之值还无存在必要的东西,也能够生出一种嗡嗡而作的阴沉声音——一种近乎微波的东西,无形无迹人,却也使人心事难宁。   创新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创新者应该具备海的襟怀,面苍穹而纳百川。心中提炼并经校正的航向是不能轻易改变的。勇气和力量也是应该随身携带的。槃   新在旧中涅槃。旧在新中永生。   创新的直接结果自然是造就新事物。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一种挑战。欣赏新事物需要睿智的目光,更需要胆识和勇气。   仅有创意而没有行动是一种飘渺的空想。               (四)   思路决定出路。好的思路决定好的出路。   行走在理性和感性之间的创新是创新的最佳境界。一味张扬的理性可能使创新变形;全凭感性锻造的创新也可能使创新一钱不值。   如同每一个人都要变老一样,创新也会染上历史的沧桑。从襁褓到婴儿,到学步孩童,到意气少年,到烟火男女,到龙钟老态,到灰飞烟灭,或许这是人类成长的一条真理,但注定了过去的一切将会成为历史,成为一种日渐退色的记忆。   文明的沉积,社会的发展,民族的进步,国家的繁荣昌盛,实际上是一个创新不断叠加、不断催化的演变过程。   创新需要合理的继承。继承是一种神韵的贯通,而不是照搬照抄的描摹,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高明手笔。   创新需要借鉴。没有借鉴的创新如失聪的听觉,失明的双眼,寒风中摇曳的枯枝。    创新需要激情。没有激情的创新如同一种匠人打磨的平淡技艺。没有激情的岁月是一种百无聊赖的日子,更是一段可怕的人生。激情绚丽人生,更点燃创新的火把。   新在恒久的远方。因为,远方毕竟是一个使人心驰神往的圣地。 【背景资料】   《中国海关》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主管、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海关唯一的综合性月刊,是一份详尽介绍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通关细则及最新法规的权威月刊。     《中国海关》杂志目前主要通过以下3条渠道发行:第一、通过邮局征订发行;第二、读者直接到发行部订阅;第三、在外经贸企业读者和进出口关境人员比较集中的场所设立征订点发行。 亲爱的读者:   就以上访谈内容,如果您还有想了解并希望主编回答的问题,请给我们发邮件,我们将向主编及时转达您的问题,并尽快回复!   Email: cchuanxing@163.com   感谢您的关注!                                    责任编辑蔡凛立         本文版权属龙源期刊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与本站联系   Email: cchuanxing@163.com
作者

曾庆龙 《中国海关》

Copyright@2008 龙源期刊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