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镜像系统v3.0

字数: | 字体:

《台港文学选刊》——从开阔处看生长

作者:蔡凛立

  《台港文学选刊》是一本什么样的刊物?借用台湾评论家孟樊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它是大陆文坛(包括海外华人)了解台港作家及其创作的一个‘窗口’,而且是最重要的‘窗口’。更重要的是,它为两岸三地文人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管道,也藉由它维系了两岸文人的感情”。   任何文学的生命根植于传统、人民、生活及生命生生不息的土壤。只要中华民族的传统存在,中国的语言文字存在,作家群体的道德感与使命感存在,文学的自身生命力存在,那么一种文学究竟属于什么范畴,就并非能够人为加以划定的。   文学不老,文学不死。在恶劣的环境下,好的文学往往能在反向上适得其所,使文学在沉潜中更具火候。                         ——《台港文学选刊》主编杨际岚            《台港文学选刊》——从开阔处看生长                                ——《台港文学选刊》主编杨际岚访谈录  

[《台港文学选刊》简介]:   《台港文学选刊》是中国大陆第一家专门介绍台港澳及海外华文作家作品的文学期刊,创办于1984年9月。23年来,先后介绍了一千五百多名台港澳及海外华文作家的二千五百多万字的作品,其中佳作经常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新华文摘》、《读者》等刊物转载,或被选入各种图书,在海内外产生积极影响,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福建省一级期刊。   进入21世纪,本刊进一步面向世界范围的华文写作,努力展示更广大的华文地区联系东方与西方、过去与未来的小说、散文、诗歌及其他文学精品,并向当下思潮、时尚、问题、人物、艺文、生活、休闲及其他多姿多彩的文化系列辐射。文学上韵致醇厚,意味绵长;文化上内容鲜跃,风格时新。面对“跨入新世纪的华人文化,更具挑战性的华文文学”,适应本刊读者对象,而努力把刊物办成“瞭望全球华人社会的文学窗口,联系四海炎黄同胞的文化纽带。”   近年来,乘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东风”,以期刊为载体,举办了一系列学术研讨、文艺营、征文等活动,在海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由本刊发起的“海峡诗会”活动,以“团圆”、“和谐”等为宗旨,先后成功举办了四届,逐渐成为“享誉两岸的专业品牌交流活动”,“在两岸文坛产生了积极的反响”。

[杨际岚简介]:   福建平潭人。曾上山下乡,后来调至平潭县报道组工作。1978年调入《福建文艺》(后改为《福建文学》)工作。1984年6月创办《台港文学选刊》时,抽调至该刊工作,草创时期为仅有的专职编辑。后任副主编,主持日常工作。1996年起,担任主编,系编审。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秘书长、福建省台湾香港澳门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会长。   

在大陆文学与台港文学的交流中,《台港文学选刊》起到“窗口”和“纽带”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台港文学选刊》可以说是八十年代福建文艺界的一张品牌。如今她的情况如何?品牌是否依旧?

  

杨际岚:冷静地说,不仅是在福建文艺界,八十年代敝刊的辉煌使她在全国同类型期刊中也是一个品牌。是一般人数得着的优秀期刊之一,不仅因为她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福建省一级期刊,而是从她实际的知名度和发行量而言。   如今读者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她的运行机制日见其难;但她仍在努力,仍然积极调整自己的脚步。举步维艰,但仍黾勉从事。总的来说是“品牌依旧;艰难维持。”   

龙源期刊网:看《台港文学选刊》,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本刊物的人文味和语感,是国内许多文学期刊无法比及的。这是为什么呢?

  

杨际岚:客观因素:“台港文学”——亦即中国大陆以外华文文学的自身魅力:纵向根源于中华几千年文化传统,横向借鉴西洋、东洋与南洋的异族文化元素,同时立足于不同华人居住地的社会生活,组成了特殊的人文坐标,如此形成其不同于大陆的人文景观以及显具魅力的语体风格和语言色彩。   主观因素:“选刊”人的不懈追求。   

龙源期刊网:在大陆文学与台港文学的交流中,《台港文学选刊》起到什么作用?

  

杨际岚:起到“窗口”和“纽带”的作用。办刊23年来,以“选刊”人的绵薄之力,敝刊的确发挥了这个作用。只要看一些名家对敝刊的赞许可窥一斑:   冰心先生题词:“……祝她永远做个灿烂长桥”;洛夫先生写了:“敬致《台港文学选刊》:……完成的不仅是一座桥梁的使命,更是一种使海内外中国人的,千万缕情的交融,千万颗心的凝聚的工作”。   余光中先生称“《台港文学选刊》……从早期的青涩到近期的甘美,无论在选材、编排、美工,还是在评论等各方面上,都有显然的进步;不但令广大读者感到高兴,也令台港两地的作家有知音之感”。   台湾评论家孟樊先生说:“《台港文学选刊》是大陆文坛(包括海外华人)了解台港作家及其创作的一个‘窗口’,而且是最重要的‘窗口’。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它为两岸三地文人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管道,也藉由它维系了两岸文人的感情”。   如此这般的评价不胜枚举。除了以作品的选编、介绍来体现这一作用外,敝刊还以刊物为号召,创办“海峡诗会”等活动来促进两岸文学的交流。   

龙源期刊网:上个世纪,《台港文学选刊》曾大篇幅介绍张爱玲,甚至推出她的专辑。许多人就是从这本刊物上,深深喜爱上这位才华横溢且富有传奇色彩的女作家的。感觉《台港文学选刊》有着张爱玲情结。不知这样的看法,是否正确?

  

杨际岚:一代才女!就文学成就而论,纵览20世纪中国文坛,女作家中无人可及。敝刊的确曾多次介绍张爱玲,不仅集中介绍她的代表作,还挖掘她的处女作,佚作等;如中篇小说《小艾》就是在1949年后首次由专家陈子善发现,在敝刊重光的。所以,说敝刊“有着张爱玲情结”不为过。   

龙源期刊网:《台港文学选刊》不仅有张爱玲情结,还有余光中情结,介绍其的作品就达五十多篇、组,是全国介绍余光中作品最多的杂志。对于这位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在诗和散文上都有很深造诣的文学大师,《台港文学选刊》是否偏爱有加?

  

杨际岚:许多读者喜欢,办刊人顺应此需求。余光中先生的诗文受读者喜爱是自然的事情,没有敝刊介绍,也必定有他刊大张旗鼓地介绍。敝刊并非偏爱,而是他的读者面较广的缘故。   

龙源期刊网:三毛、亦舒、钟晓阳、张晓风、席慕蓉、朱天文、朱天心、西西、黄碧云、龙应台、李昂、施叔青、董桥、钟理和、王鼎钧、余光中、聂华苓、琦君、李敖、柏杨、陈映真、白先勇……二十多年来,通过《台港文学选刊》,国人认识了以上著名的台港作家及他们的作品。近年来,《台港文学选刊》重点推荐的作家和作品有哪些?

  

杨际岚:当今文坛“众声喧哗”,刊物并无特别安排突出推荐哪些作家作品。您所列出的港台及海外作家都是因为他们的创作成就而受到世人的瞩目。当然,“选刊”的推介也对其作品的传播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如香港黄碧云的作品走向大陆,最早应推敝刊刊出的小说《盛世恋》;柏杨的杂文《丑陋的中国人》在大陆刊发也以敝刊为早。   除了上述作家,还有诗人郑愁予、洛夫、痖弦、杨牧、周梦蝶;小说家林海音、朱西宁、黄春明、於梨华、陈若曦、赵淑侠、李永平、七等生、司马中原;散文家罗兰、子敏、林清玄等。   近年我刊推荐的作家有张曼娟、刘墉、吴淡如、李碧华、林清玄、李家同、吴若权、傅佩荣、廖辉英、侯文咏等,而著名作家张晓风、王鼎钧、余光中、席幕蓉、子敏、严歌苓等,也继续经常被敝刊推介。   

龙源期刊网:《台港文学选刊》的封面多为美少女卡通漫画,封面设计理念是什么?

  

杨际岚:青少年读者是本刊所定位的读者群,且以女性为主,卡通漫画形式易为其所接受与喜爱。敝刊封面的设计理念首先是形式为内容服务,我刊近年内容大多亲近年轻人,试图给人以心灵的抚慰,这样的设计风格与刊物的整体追求相吻合;其次,封面是刊物的门面,我刊封面虽多为美少女卡通,但整体品格还是较为温馨、雅致和诗意,并不低俗,这样的品格相信能有她的市场效果。   

龙源期刊网:继图文书、网络小说之后,奇幻文学、饮食文学近年在台湾兴起,形成一股热潮,《台港文学选刊》对此有没有给予特别的关注?对“朱德庸、幾米、蔡志忠、敖幼祥、萧言中”这些炙手可热的台湾漫画家及他们的漫画的关注度又是如何?

  

杨际岚:对奇幻文学和饮食文学有所关注,但并未特别关注。如敝刊曾刊发台湾网络长篇小说《可以说谎可以爱》,市场反响强烈,文学性既强,又有很好的阅读效果。奇幻文学如王文华的中篇《斯德哥尔摩症候群》、黄国峻的《盲目地注视》、吴淡如的长篇《永远的朱丽叶》、温瑞安的中篇《凿痕》、张君默的短篇《水晶之旅》、苏逸平的短篇《夜车》、等都属此类。但有待于更多和更新的关注。   对台湾漫画也是有所关注。较常关注的是朱德庸、几米和蔡志忠。   

龙源期刊网:自电影诞生以来,便和文学纠缠不休。从文学名著中汲取灵感或直接以文学名著为素材的影片比比皆是,台港也不例外。以关注台港文学为主的《台港文学选刊》,有没有把视角延伸向台港电影的想法?

  

杨际岚:《选刊》早期便将视角延伸向台港电影。刊发有台湾影视剧本《地》(蒋勋)、《台北街头女郎多》(林婉玉、刘森尧)等,同时开辟有《影视一瞥》、《银幕内外》等专门提供港台影视界信息的栏目。而敝刊选发的被搬上银幕的作品也不少。但由于我刊以选发文学作品为主,限于版面,涉及电影作品便少了。   

龙源期刊网:以前的《台港文学选刊》选编海外文学作品,往往由一两篇中长篇小说,加上一些短文组成;而当今中长篇的小说没了,只有短文。这样的调整,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杨际岚:有取有舍;有得有失。考虑出自两方面:一是刊物整体设计和编辑策略做了调整,使得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二是从读者市场考虑,当今时代,借助期刊阅读短小精悍的作品毕竟更为普遍。   

龙源期刊网:2003年,改版后的《台港文学选刊》增加了全新的《心心副刊》,打出“零距离贴近读者”的口号,抒发“心情、心事、心志、心声”。如今4年过去了,这个栏目的反响如何?

  

杨际岚:自2006年第一期开始,“心心副刊”已延及全刊。我刊由此实现了全面改版。就总体而言,目前读者对改版后的“选刊”反映是不错的,敝刊发行量得以巩固并有所增加。   

龙源期刊网:对于《台港文学选刊》2003年的改版,福建省作协副主席、福建师大博士生导师孙绍振指出,在当今文学刊物市场份额很小的形势下,《台港文学选刊》的改版还显得羞羞答答,动作太小,从封面设计、文章选编到内容的放大处理,与市场若即若离。他建议刊物不要在意保留文学与非文学作品的差异,可以从通俗文学、网络文学,甚至短信息等时尚化的内容中寻找灵感,突出重围。对于以上孙先生这些声音和建议,您如何看待?《台港文学选刊》是否还有再改版的计划?

  

杨际岚:2003年起为一小步;2006年起为一大步。现已全面改版。   

龙源期刊网:《台港文学选刊》数年来努力放眼华文世界,可谓功勋卓著。但评介的焦点依然多跟踪在台港的文学潮流之中,而一直未能进入海外创作的斑斓世界。有人对《台港文学选刊》这般评价,对此,您又是如何看待?

  

杨际岚:刊名仍为“台港”,但视角早已扩展到海外。如敝刊早就开辟有“东南亚小说界”、“欧美华文小说林”、“三角洲”、“椰风蕉雨”、“新移民故事”、“海外文叶”、“寻梦北美”、“羁旅文学”等栏目介绍海外华文佳作,编发有“北美华文作品专号”、“初露曙光——微型小说十二家”、“菲华五人作品选”、“澳华诗抄”、“新加坡五月诗社诗选”等专辑。   敝刊曾经推介的海外华文作家有四类:第一类是台港地区旅居海外的作家。如聂华苓、於梨华、赵淑侠、周腓力、刘墉、张宁静、辛其氏、蓬草等;第二类是成长于海外本土的华文作家。如云里风、姚拓、潘雨桐、蓝菱、温瑞安、李天葆、方北方、商晚筠、黎紫书、谢馨、小黑、云鹤、郭永秀、朵拉、艾禺、谭恩美等;第三类是在台湾受教育并在台湾发展的东南亚作家。如李永平、黄锦树、钟怡雯、陈大为、王润华、淡莹等;第四类是中国大陆海外新移民作家。如严歌苓、虹影、张翎、哈金等。   

龙源期刊网:《台港文学选刊》经常举办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会。对海峡对岸的关注、两岸统一的心声、浓郁的爱国情怀,在《台港文学选刊》处处流淌着,让人动容,这也是这本杂志的灵魂之一,是吧?

  

杨际岚:当然,诚哉斯言!   

个性化写作可谓台湾文学的“个性”

  

龙源期刊网:乡愁文学和乡土文学是台湾文学的两大派,真正能够代表台湾文学主流的,是前者还是后者?台湾文学的个性是什么?

  

杨际岚:台湾文学呈现多元化状态,上述二者均占据台湾文学的重要位置,但不意味着代表“主流”。很难一言以蔽之什么是“台湾文学”,这是需要不断努力去探究的。   个性化写作可谓台湾文学的“个性”。比较注重作家自身的立场,坚持各自的“一元”而构成多元的局面,八十年代以来形成“众声喧哗”的格局尤其能说明这一点。   

龙源期刊网:台湾文学中,无论是诗、散文,还是小说,处处渗透着古典文学的美,这一点是大陆文学不能比及的,更是香港文学无法比及的,这是否与台湾的教育体制有关?

  

杨际岚:密切相关。台湾的教育注重传统文化长期没有中断,但近些年在“去中国化”浊流侵蚀下,已日渐式微。   

龙源期刊网:20多年前,台湾诗歌在内地红极一时,以郑愁予、洛夫、余光中、痖弦、席慕容为代表,几乎所有台湾诗人都受到内地读者的追捧。而当今的台湾诗歌则在主流的视野之外,往日辉煌胜景难再。在您看来,其原因是什么?台湾诗歌有望重新拾回昔日的辉煌吗?

  

杨际岚:两岸诗歌面临同样的困境。进入后工业时代,由于亚文化的兴起,以诗歌为代表的精英文化逐渐走向边缘,没有了往日的轰动效应。这实际上也是全球的问题。但是据观察,两岸诗歌依然存有她们的领地,诗歌不再热闹,却依然有沉潜的写作和坊间的流传,这对诗歌的发展或许是更为有利的。假以时日,两岸诗歌都可能再度产生辉煌的景象。   

龙源期刊网: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台独”思想和意识形态在台湾有显著的发展,“台独”派的学者提出了“台湾文学独特性论”、“台湾文学与中国文学无关论”和“台湾文学主体性论”。在这些人的操纵下,对于台湾文学的前景,是否会让人有其从中国文学中分裂出来的担忧?

  

杨际岚:既有远忧,又有近虑。但我们所忧虑的毋宁是台独势力在意识形态上强奸文学,就像历史上任何政治野心家、阴谋家和强权主义者所做的那样。然而任何文学的生命根植于传统、人民、生活及生命生生不息的土壤。只要中华民族的传统存在,中国的语言文字存在,作家群体的道德感与使命感存在,文学的自身生命力存在,那么一种文学究竟属于什么范畴,就并非能够人为加以划定的。   

龙源期刊网:台湾著名作家陈映真指出,台湾文学有伟大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有强烈的以中华文化为根底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是台湾文学的骄傲。有了这一骄傲,我们是否可以卸下上述的担忧?

  

杨际岚:并不尽然,但信心仍然有。上述问题已作回答。   

框框杂文是香港文学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龙源期刊网:1997年香港回归后,香港文学呈现一派什么样的走势?10年过去了,香港文学较之于十年前,有什么样的变化?

  

杨际岚:“港式”依旧。   其变化有四个方面:一是城市文学的形态更加趋于成熟;二是纯文学与通俗文学、左翼文学与右翼文学相互渗透,乡土与现代并存既摆脱“英联邦空间”的文化认同,又相异于内地主流意识形态等多元局面更显突出;三是更自觉地扮演了沟通世界各地华文文学的角色;四是与世界文学的对话更显出开放性与兼容性。对于这个问题,可参考学者黄万华为《中国艺术报》“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专刊撰写的特稿《窗开四面,风迎八方》一文。   

龙源期刊网:提及香港文化,有人以“文化沙漠“称之,有人则感到一股浓郁的商业味扑面而来,纯文学的东西少得可怜。这是否与香港长期以来受英国殖民统治及其是一座商业化气息极浓的城市有关?

  

杨际岚:显然有关。香港文学在数量上固然是言情、商战、武侠小说等占很大比重,但“文化沙漠”之喻有失偏颇。香港的纯文学,小说家有西西、也斯、刘以鬯、黄碧云、董启章、钟晓阳等,散文方面有董桥、西西、梁锡华、思果等,诗歌方面有西西、梁秉钧、黄粲然等,都取得颇高的成就,放在中国当代文学总体格局下都不逊色。即便以金庸、梁羽生、李碧华等为代表的通俗文学,也并非与“纯文学”有截然的分野,不可简单以“商业化”来衡量而视为低俗,否则有失公允。   

龙源期刊网:台湾著名诗人兼编辑家痖弦说,“香港这个地方很有意思,要她多洋就有多洋,要她多土就有多土!香港在与世界接轨的同时,没有忘记中华传统文化,频频回首,配合得非常成功,在民间保存了强韧的本土文化生命力”,洋土结合,是香港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吧?这一特点是否让香港文化更具有包容性?

  

杨际岚:同感。痖弦先生所说十分准确。   

龙源期刊网:“框框杂文是香港文学的另一个特点,也可以说框框杂文的发达使得香港文学很不同于大陆和台湾文学,如果不谈框框杂文,等于没研究香港文学”,有学者这样说,您同意他的说法吗?

  

杨际岚:一家之言,但也言之成理。历史以来写作人在香港弹丸之地要求得生存,往往为报纸写专栏,一旦接受下来不可随意终止,因此练就了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和提炼素材的功夫,“框框杂文”因此应运而生,成为作家的摇篮,规定了作品的形态,形成香港文学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但这并不是香港文学的全部。   

龙源期刊网:“从某方面而言,香港文学的‘纯粹性’还要胜于内地。相反,近几年,内地文学却朝着物化的方向发展,物质开始极大丰富,文学却越来越萎缩,作家越来越明星化,读者则越来越粉丝化”,这是著名作家莫言的一段话,对此,您认可吗?

  

杨际岚:各说各话。有人以为香港文化“沙漠化”的同时,有人则看到“纯粹性”。莫言所说或许极端化了些,文学的“纯粹性”很难加以整体的比较,地区与地区,个体与个体之间都有交叉,有异同。但我理解莫言所说是针对内地文学的某些现象,比较香港来强化他的批评,用心良苦。   

龙源期刊网:“香港文学的生存环境比较恶劣,基本上没有什么平台可供中长篇小说的发表。自从香港报纸‘苹果化’后,大量图片的刊登使文学作品无发表空间。而且,香港文学越来越显经济化,实用性的工具书远比纯文学的东西要畅销”,对于香港文学的现状,香港著名作家陶然如是说。香港文学的另一个现状是:稿费水平与生活费用相比,处在极低的档次。这种现状,导致九十年代以后除了黄易等廖若晨星的几个人,香港再无商业文学大腕出现。对于香港文学的明天,我们该如何展望?

  

杨际岚:潮起潮伏。文学不老,文学不死,香港亦不例外。在恶劣的环境下,好的文学往往能在反向上适得其所,使文学在沉潜中更具火候。不是说“只为了发表的作品不是好作品”吗?另外,在商业繁荣的地区,必然有商业文学的出现,且“江山代有才人出”。对于香港文学的明天,我们或许可以如此展望。   

台港文学和大陆文学各有优长,相互影响

  

龙源期刊网:台港文学和大陆文学有哪些异同?前者受到后者的影响有哪些?

  

杨际岚:各有优长,相互影响。若说受大陆文学的影响,诗歌上我们可以看到洛夫早期师承冯至、艾青,郑愁予师承辛笛,痖弦师承何其芳;小说上也可探讨黄春明与沈从文,柏杨、李敖与鲁迅杂文,杨逵、陈映真与大陆左翼文学,黄碧云与张爱玲的血缘关系等等。要探讨这个影响问题,是可以写一长篇大论的。   

龙源期刊网:对于港台文学和大陆文学,有两种声音:一种声音为后者水平要比前者高,另一种声音则反之。对此,您的观点是什么?

  

杨际岚:不宜泛泛而论、一概而论。文学比较要慎重,要拿出有说服力的依据,不可依凭模糊印象就匆忙下结论,尤其不可在对某一方面知之甚少时就作判断。我的观点前面已经表达,那就是:各有优长。   

龙源期刊网:“大陆文学注重文化的底蕴,港台文学注重文学的娱乐效应。能够赚钱的文学当然是港台文学,能够保持文学的纯洁的当然是大陆的文学”,对于港台文学和大陆文学,还有这样的一种声音。您是怎么看待这样的声音?

  

杨际岚:这一说法完全不可取。这么说,要不是典型的文化沙文主义,就完全是门外汉。对这样的声音,我甚至觉得没有辩驳的必要。   

龙源期刊网:以金庸、梁羽生、古龙三大家为首的台港武侠小说在80年代前期进入大陆,很快走红,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武侠小说热。以琼瑶、三毛、席慕容等女作家为主的台港抒情文学也在大陆涌起阵阵热潮。如何看待这些台港文学热?它们是否还能再度卷土重来?

  

杨际岚:这些文学成果为文学大家族提供了某种补充,满足了一个时代许多人的心理需要。其中的精品经过时间的淘洗,或许可进入文学史。   但作为某种文学热潮,它的出现是顺时应势,必然有高潮有低潮,不太可能“卷土重来”。除非这些作家健在,写出了新的、能够再次引起关注的作品。   

龙源期刊网:多年来人们对台港文学存在某种偏见,加之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一提台港文学,就主观地联想起没落、颓废、色情、凶杀等等。受这种习惯观念的支配,比较普遍地认为台港文学不堪步入中国当代文学序列。据您所知,这种偏见在当今,是否已消除?

  

杨际岚:尚未消除。原因是瞎子摸象,摸到什么是什么。不过也存在客观方面的原因,台港作家内心较自由,笔下自然比较放得开。这里有两种情形:一类是写得不好的作品,为了商业需要的,自然不能进入神圣庄严的文学殿堂;另一类是好的、严肃的文学,这就要具体分析,分别对待。   偏见毋宁是对第二类而产生的,一方面来自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对台港文学未能全面了解,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由于社会进程不同,受众的受教育程度不同,内地的某些读者往往把台港文学所揭示的人性的阴暗面放大来看,割裂来看,比较震惊,神经较难承受。这样的读者不能透过现实的和艺术化的描写领略作家深沉的声音,他(她)的真善美立场。   

龙源期刊网:上世纪80年代,台湾和香港对于大陆读者来说,还是两个很神秘的地区,台港文学于他们,犹如异馥扑面,《台港文学选刊》的许多作品,给许多读者展现了一个全新的文学世界,使其如痴如醉。随着大陆读者对台港的熟悉及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衰落,许多读者对台港文学的痴迷已不再或者大为减少。您是怎么看待台港文学在大陆的发展趋势?

  

杨际岚:各行其道,取长补短。社会形态的差异、历史进程的快慢、兄弟间的相互参照,使得文学历来具有地域的风情与魅力,何况过去了的不再有,使历史留下来的经典作品愈加弥足珍贵。这就像古董一样越来越值钱。何况生活没有止境,文学就生生不息。   虽然大陆的台港文学热已有所衰落,但换个角度看,两岸文学的交流、两岸文学的相互阅读其实是更加深入了。文学乃至文化的许多疆域有待开拓,已知引发了对未知的热忱。相信台港文学在大陆今后很长的时期内仍然有市场,仍然有她热情的读者。   

龙源期刊网:《台港文学选刊》除了介绍台港文学外,还介绍澳门文学和海外华人文学。请您简要谈谈当今澳门文学和海外华人文学的状况。

  

杨际岚:同样是多元化、多样化。   澳门文学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养在深闺中的佳丽,人们对她所知不多;但其实她就像澳门这个地方,特别赋予地域的风情。我们所能读到的有诗人韩牧、高戈、姚风、苇鸣,有小说、散文家淘里、林中英,有旧体诗词名家梁披云等。还有土生葡人江道莲的小说极具特色。上述诗人的不少作品被大陆与台港的报刊转载,有的甚至荣获大陆与台港的文学奖。据了解,目前澳门文学创作依然呈活跃之势,如由澳门基金会作为主办单位之一的《中西诗歌》非正式刊行杂志在当前就颇有力度。年轻作家如寂然的小说、温远辉的诗等都颇具潜力。   海外华人文学方兴未艾,主要有不可小视的马来西亚作家群以及新加坡作家群、菲律宾作家群。目前澳大利亚华文作家有不俗的表现,而在北美,以严歌苓、张翎等为代表的大陆新移民作家(欧洲则有虹影)十分值得关注,有许多开拓性的创作,不时引起轰动。他们对华语当代文学的贡献不可小视。   

我手写我心

  

龙源期刊网:在任《台港文学选刊》主编之前,您曾任《福建文学》编辑。两家杂志社的经历,给您带来的收获有哪些?

  

杨际岚:甘苦寸心知。   

龙源期刊网:除了“《台港文学选刊》主编”这个身份外,“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出版策划委员会主任委员”是您的另外两个身份,可否谈谈您在这两个身份下所做的一些工作?

  

杨际岚:参与学会会务工作,并协调编辑出版工作。2006年换届后,担任秘书长,仍沿续以往工作分工。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龙源期刊网:您还有一个身份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发表杂文、随笔、评论等数百篇。在创作中,您都有什么心得?长期从事台港文学的编辑,您在创作中,会不会潜移默化受到台港文学风格的影响?近期您的创作情况如何?

  

杨际岚:我手写我心。   难免受到一些影响。   

龙源期刊网:编辑了这么多台港文学作家的作品,这一个作家群中,有没有您个人比较偏爱的作家?

  

杨际岚:有。比如林语堂;比如龙应台。   

龙源期刊网:每逢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您都会购买不少台版图书。对于台版图书,您是否情有独钟?

  

杨际岚:办此刊,谋此事;自然也会格外留心。   

龙源期刊网:福建人和台湾人,彼此对对方,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毕竟两地隔海相望,80%的台湾人的祖籍都是福建。作为一个福建人,对于台湾,您有着什么样的情感?

  

杨际岚:原福建省委书记项南曾称台湾人民是“我们的兄弟”。彼此都是骨肉同胞!

[特别感谢]:

  简约是杨主编惯之的文风。收到记者的采访提纲时,杨主编正临一个长时间的出差。由于时间仓促,他的回答过于简约。于是,在杨主编出差后,应记者的要求,在杨主编原来回答的基础上,对于绝大多数问题的回答,宋瑜副主编又做了详细的补充。   这篇访谈得以完善、精彩及如期刊发,记者在此要特别感谢宋主编。还要感谢《台港文学选刊》的杨斌编辑,在与两位主编的联系及稿件的发送中,前前后后为记者帮了不少忙。 亲爱的读者:   就以上访谈内容,如果您还有想了解并希望主编回答的问题,请给我们发邮件,我们将向主编及时转达您的问题,并尽快回复!   Email: cchuanxing@163.com   感谢您的关注!                                    责任编辑蔡凛立         本文版权属龙源期刊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与本站联系   Email: cchuanxing@163.com
作者

杨际岚 《台港文学选刊》

Copyright@2008 龙源期刊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