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镜像系统v3.0

字数: | 字体:

《户外探险》——简单心灵的简单选择

作者:刘晶晶

《户外探险》是国内第一本以介绍户外休闲生活为主的实用指南杂志。内容以户外活动、自助旅行和登山探险为主。倡导最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最实用的旅行线路和最全面的装备知识,推介最新鲜的户外玩法。   我们一向坚持“户外是一种生活方式,探险是一种生活态度”。   户外不应该只是现实生活的补充,而应该是水乳交融的一种心态。不需要在爱与痛的边缘挣扎,不需要在时间与物质压力的夹缝中取舍,户外也可以是一种心情,一个简简单单的选择。                        ——《户外探险》执行主编何亦红            《户外探险》——简单心灵的简单选择                   ——《户外探险》执行主编何亦红访谈录     

龙源期刊网:在百度搜索输入“户外”二字,相关的条目共有41,200,000个之多。那么在谈《户外探险》这本杂志之前,先来说说“户外”这个当下已然走入普通大众视线、但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涵义仍旧模糊的词语。请您来给我们解释一下,到底什么是“户外”、什么是“户外运动”?是否“居室以外”进行的旅行活动就叫做户外运动?

  

何亦红:户外,我们一直将其定义为比较宽泛的概念,从广义上,我认为“居室之外”进行的旅行、非竞技类的体育活动,都可以算作户外运动;从狭义上可列举为包括自助旅行、徒步、登山、攀岩、蹦极、漂流、冲浪、滑翔、滑水、攀冰、定向、远足、滑雪、潜水、滑草、自行车、热气球、溯溪、拓展等,另外还有自驾车等;从生活方式上,我们一直将“户外”的概念不仅仅囿于从陷入泥土的脚踵到视野旷达的内心,不仅仅囿于山野间纯粹的行走,户外的态度和方式如同那些最具生命活力的精灵们一样,渗透在社会生活这个庞大躯体中的各个领域内,它可以让更多梦想成为现实,也可以给挣扎的人以解脱,更可以给受伤的心灵以安抚。   

龙源期刊网:户外运动是否必然常常与“探险”相关联着?这里所说的“探险”有何含义?在杂志开创之初,为什么并没有选取《户外运动》《户外休闲》《户外旅行》等等作为刊名?

  

何亦红:探险,比户外具有更深刻的意义。一次伟大的探险通常包涵了三个均等的要素:挑战、危险和勇气。正是因为少数人具有了对这个星球不懈的探索精神,才得以让多数人对它的了解一步步细化。我们希望把创新和探索的精神传达给更多的大众,并逐渐成为鼓舞整个民族向前的动力乃至精神的方向。而传播这种理念的真谛,并以真实的记录索求话语的权力则是我们杂志的主要使命之一。   

龙源期刊网:《户外探险》作为国内第一本以户外休闲运动为主题的杂志,在创刊之初一定很有故事。当时创刊有何契机?而又遇到些什么困难?当时中国的户外运动界是怎样一个大环境、是否已经亟需创办这么一本杂志?

  

何亦红:记得2001年创刊初期那个酷热的夏天,我们大部分的时间用来慎重地讨论杂志的定位,以及所面对的读者群,因为一本杂志将是实现编者和读者共同梦想的舞台。当时户外才刚刚起步,在报刊亭,摊主都不知应把这本杂志放在哪一类,因为五年前人们还搞不懂“户外” 这个词的释义。当时虽然选择这个主题感觉确实有些超前,当时已经可以看到休闲产业将会有很大的发展,所以就一直坚持下来了。   这两年户外人口突发性地猛增,随着各类媒体的推波助澜,户外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这本的杂志同时也随着户外的发展而逐渐壮大,理念也日趋成熟。早期杂志定位在实用的资讯类户外休闲杂志,而经过了五年的历练、融合,现在更多地具备了深层的文化底蕴,并对户外事件进行即时报道和反思,更清晰地提出了深度户外理念,更明确地倡导生活化的户外方式。   

龙源期刊网:《户外探险》一直以来都以健康、自然、乐观这样的思路贯穿内容始终,并且坚持“户外是一种生活方式,探险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宗旨。这些该如何理解?

  

何亦红:户外,是普通人真实的生活,而探险,应该能让我们能更深入地去解读生命的意义,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生活,让我们以更从容平和的心态走出自己的节奏,并善待他人,珍惜一切值得珍惜的美好,更正常地活在这个世界上,这才是探险真正的归处。   我们希望传达的是户外和探险的辩证统一。我们更愿意看到,探险,不要变成少数人的选择,不要变成在特定场所被观看的景观化对象,不要变成面向生活的表演,最好成为生活的实践,成为现代精神的一部分,回归到普通人真正的生活中去。   

龙源期刊网:请您介绍一下刊物当前的内容版块及栏目风格。

  

何亦红:主要的栏目中,一部分是观念方面的,如犀牛论坛、观察等,另外还会有一些专题讨论,比如讨论户外志愿者、生态旅行等话题,很有社会性;户外方面的内容主要关注生活方式,户外偏重自助旅行、徒步旅行等,探险则反映的是极致环境下的活动,如登山,同时还包括带有科学精神的探险活动;另外,还有比较重要的一块内容是自驾车旅行的内容,其中又偏重越野车。   

龙源期刊网:在创刊之初,是否借鉴了国外一些先进的同类型杂志?包括比较著名的美国《国家地理》以及于06年进驻中国的美国老牌户外运动杂志《OUTSIDE户外》等?《户外探险》是怎样体现本地化、反映出中国户外运动的特色?

  

何亦红:这些老牌的同类杂志一直是我们参考学习的对象,但是毕竟在中外户外发展的程度上、在对杂志投入的资金量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们还是要根据本身的能力和国内户外运动的具体状况做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品牌来。本地化以及反映中国户外运动特色我们主要依赖原创性的策划。   

龙源期刊网:当下国内的旅游休闲类杂志也相当多,从《中国国家地理》《华夏人文地理》《时尚旅游》《旅行家》《自驾游》《自然之友通讯》等等,一直到与《户外探险》更为近似的《山野》《户外生活》《户外》等,《户外探险》如何从以上的众多杂志之中彰显出来?

  

何亦红:虽然是同类杂志,但是内容定位和组织专题的手法是不同的。人文地理类杂志更多在探索自然社会本身,而我们针对的则是探索者自身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比如同样做探险,我们关注的是探险的经历过程和人在其艰苦环境中体现出的精神,即关注过程和故事性;而他们注重探险得出的结果,比如自然地理的属性以及社会精神构建等等。旅游类杂志的市场也是有细分的,与传统旅游杂志不同,我们则提倡对自然和社会深入的旅行态度,推广简朴的旅行观念。   

龙源期刊网:请您介绍一下《户外探险》的读者群。读者年龄是否相对比较地年轻化?

  

何亦红:我们的读者群定位并不是很年轻化,应该是在25岁以上,中高水平收入,具有热爱大自然的文化情结的人群。心态成熟,对户外有一定的认识。虽然我们是面向大众,但目前面向的还是大众中有限的部分,而不是广泛的大众。但实际上,具体说只要心灵对大自然怀有热爱之情,对有关讲述自然的文化具有一定的情结,即可成为读者对象。   

龙源期刊网:请您介绍一下《户外探险》优秀的编辑队伍。你们都是相当专业的户外“老驴友”了吧?

  

何亦红:我们杂志的投资人自己就是个狂热的越野车爱好者,曾单人驾车从甘肃穿越阿尔金山到达新疆若羌。户外类杂志现成的编辑比较少,不懂户外不行,懂户外喜欢玩但文字不好也不行。我们这里的编辑基本都是从头学起,或者从别的行业的媒体转行过来的,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户外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愿意把自己投入到这个行业里来。同时因为有着共同的方向和爱好,彼此之间的合作关系也就非常融洽。杂志发展到现在这个水平,与团队里每个人对这个工作的痴狂是很有关系的。   这本二百多页的杂志,每个月都凝结着无数人的热情和梦想。编辑队伍由于各种原因也有过一定的更替,不管在这里的时间或长或短,她们都在杂志中渗透过自己的思想、释放过自己的热情,杂志也是在每个人每一次心血的付出、以及整个团队集体对它的精雕细琢中逐渐发展完善的。   

龙源期刊网:杂志内容上是如何创意、如何做选题策划的?如何做到实用性、趣味性和人文性兼具?

  

何亦红:当初策划不同栏目板块的时候,就考虑了给不同栏目赋予了不同的属性。如我们今年从杂志中分出来的两个小册子装备手册、攻略手册,就是主要体现实用性的,有的栏目如“民间”,侧重于民间文化方面等。我们的选题策划大部分是由编辑部结合近期户外热点集体讨论决定的。比方说,我们会展开一些将奥运与户外结合起来的话题,如户外自行车的话题,这是体育和户外交叉的一项运动,也是近来引起大家兴趣的一项运动。   

龙源期刊网:杂志的稿件来源是怎样的、特别是那些带有个人体验经历性质的文章?

  

何亦红:《户外探险》的稿件是非常重视原创性的。我们的组稿方式是自采与约稿相结合。专题讨论类的内容是由编辑采访自己写,融入编辑自己对户外的理解,同时户外探险经历每个编辑每年也都会有几次,能带回原创性的专题。另外,每年都会有杂志组织的小型的探险队伍,由杂志社提供一定的费用,他们提供给我们图片文字报道,比如去年杂志社曾组织了新疆希普顿拱顶的探险。当然这不够,更多的是约稿。我们找熟悉的、文图质量有保障的作者来做我们的特约作者,去完成我们策划的专题。现在特约作者在全国各个省份都有分布,他们与杂志形成了半紧密的合作关系。   

龙源期刊网:图片对于旅行类杂志往往尤为重要,受众常常是在与图片的“第一眼”接触中为杂志所折服。那么《户外探险》的图片来源是怎样的?

  

何亦红:国外有专业的户外摄影师,甚至分得很细,如攀岩类、登山类、自行车类等,国内还没有专门的户外摄影师,我们的图片大部分的图片来源于原创,主要有特约摄影师、特约作者、摄影师等。有时我们也使用商业图库的片子。   

龙源期刊网:下面想就“中国户外运动”这个时下也正热门的话题向您做一些请教。请问,这项运动首先是于何时、从哪个国家兴起?中国又是何时“引进”的?

  

何亦红:户外运动源于18世纪未的阿尔卑斯地区的登山运动,风靡欧美近两个世纪。后来派生出来的众多探险、休闲活动。在90年代传入我国,我们统称为户外运动。   

龙源期刊网:当前一些发达国家户外运动的普及化、专业化、规范化状况是如何? 中国还存有多大差距?

  

何亦红:中国自助旅行的人群每年都在稳定地增长,但幅度不是特别大。2004年我去美国之前,以为这类自助旅行的人和国内一样应该就是大众里很小的一部分,结果发现户外是很大众的生活方式。在俄勒冈州,你开车出去发现好像所有的人都在玩,他们的车上一般都有车顶架,拖着自行车、皮划艇、帐篷等等,他们的旅游本身就是自助的、户外的,是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只有年纪大的人才会跟旅行团的。在国内超市,杂志卖得好的都是时尚类、主妇类等;在国外的超市,BACKPACKER、OUTSIDE等都很畅销,发行量到几百万份,几乎已经成了大众消费必需品之一。全球户外运动产业的年交易额150多亿美元。以户外运动为主的休闲体育产业是美国体育长盛不衰的基础。据美国官方早些年的调查,美国国内户外运动爱好者达到了700万之巨。   

龙源期刊网:如果和用时间来衡量的话,与国外差大概有多少年?

  

何亦红:恐怕连20、30年都不止。这和整个的制度、体制,人的思想观念、经济发展水平都有着密切的关联,毕竟在我国人口基数大、相对户外群体的比例太小。   

龙源期刊网:在中国,户外运动并非一项平民运动。户外是时尚的、精英的、高端的、成本昂贵的,从而是“中产阶级”的专属。普通百姓既没有钱、也没有时间,由此与之无缘。这一观点您如何看?这其中到底是观念、文化的问题,还是经济水平的原因更多些?

  

何亦红:“用更少的钱,走更多的地方”,而这正是我们所提倡的。更深入地了解旅行地,与当地人更多接触,花最少的钱,坐公交车……这在国外很普遍,他们认为这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与有钱没钱是没有关系的,是观念的问题。毋庸置疑,户外一些特殊的条件要求你穿功能性的衣服,价钱是会贵一些:比如背包背负功能好、轻便就会贵;鞋、衣服能够防水价格也同样会上去。但这些装备绝不是户外必须的前提。多中等强度的户外运动,简单普通国产的装备就完全可以应付你。完全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举个具体的与 “成本”有关的例子:就户外“活动”而言其中两种最主要的方式——自助旅行和徒步,需要的花费其实非常少,在自助旅行中你可以去住的青年旅舍,去搭乘当地公交车、长途车,甚至是途中免费搭车——而这样才可以真正深入当地去体察民情;而徒步可以选择去连门票都省却了的山野中,你只要自备食物即可。   早在1928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就曾预言:“有史以来,人类将首次面对一个真正永恒的问题——如何利用工作以外的自由与闲暇,过快乐、智慧的美好生活。”简单,我理解为内敛、凝聚、简约,简单是一种深刻的平淡,是深入后的浅出,是对生活和人生的洞察与凝练,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哲学高度。户外生活应该是简单的、休闲的,是生活方式问题。   不过只有在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才能谈到享受生活方式,但是我觉得是观念的原因更多一些,所以需要我们媒体多引导和倡导。   

龙源期刊网:《户外探险》在拓展户外运动市场及培养参与人群上,是否也在进行一些努力?杂志是否也在通过一些途径和方式来宣传,希望逐渐地,把户外成为普通民众“一个简简单单选择”的理念植入人心?

  

何亦红:我们曾在读者中做过一个调查,惊讶地发现,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足不出户的“户内爱好者”,所以刊物的“泛户外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给他们提供了精神粮食。塔可夫斯基在其作品《乡愁》中表达了一种永生永世挥之不去的乡愁:“真正的乡愁,有时是即便坐在自家的门槛上,也依旧在四处流浪。真正的乡愁并非地域上的情境,而是那种与内心的渴念之事物无法触及的不满足感,是一种本然者不在场的状态。”更多的人是站在户外圈外观望着的,他们不一定需要知道每一个登山的绳结如何打,也不一定需要真正背上背包跋涉荒野,只要他具有相同的气质,具有同等的对激情与美好的渴念,只要有着塔可夫斯基式的“乡愁”,都可以是户外这个大磁场里的一分子。   

龙源期刊网:目前网络上许多自发组织的户外运动,是否也同样促进了户外本身的普及和发展?《户外探险》在这一问题上如何主张又如何行动的?

  

何亦红:户外运动在中国,最一开始其实就是通过网络形式发展起来的。大家通过网上联络的方式去结伴出行、以AA制邀约一起出游。网站,包括绿野、三夫户外等等,对于迅速扩大户外这个人群还是起了很好的作用。尽管网上联系的方式也出现了种种问题,比如说因为出行前大家彼此并不认识,会有些不够理性的行为,一旦出了事故责权就会不明确。这里需要提醒:大家出行前签的免责条款,实际上在法律上是不起任何作用的。但我们仍然应当肯定网络所起的积极作用。同时,另外一点,现在的户外保险还在国内已经推出,这也是因为近年来户外事故频发而引起了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龙源期刊网:提起事故,也就要说到救援。国内的户外救援队伍、组织的现状是怎样?自发志愿行为为主、亦或者政府举动居多?

  

何亦红:国内的户外救援队伍多数还处于俱乐部自发组织的状态,存在诸如救援基金匮乏、救援人员临时组建困难等问题。不过大型的事故也有政府军队出动的情况。   

龙源期刊网:户外运动一方面是“小众”的,另一方面似乎又是时髦而盲从的。这从近几年来国内登山、山地户外运动出现险情增多、遇难人数增加可见一斑:2005年全年遇难人数为15人,2006年遇难人数增至26人。同时社会上对此类事件关注也越来越密集,刚刚过去的黄金周旅游出行报道,似乎就总少不了“被困”和“救援”的字样。 发生了事故、进而采取救援措施,那么救援费用由谁来买单?国外在这方面有什么成熟的操作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何亦红:在户外事故发生之后,政府在户外救援中往往担负着重要职责。在登山户外运动比较集中、条件较好的地区,应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牵头,俱乐部及有一定技能的志愿者参与,形成自救和互救组织,并逐步建立地区性乃至全国性救援网络。 欧美等发达国家由于高山探险和野外活动中经常发生意外,已有著较成熟的登山救援体系。   美国救援协会为全国性组织,成立于1950年,各州都有它的分会,救援协会所有成员全是志愿者。美国各州的救援协会均设有多个救援中心。每个救援中心有数十名志愿者。在业务上救援中心归地方警察局领导。求救的电话号码也是911。救援中心一般由两个部门组成,一个是事务部,它的主要任务是寻求社会资金的赞助;另一个部门为技术部,主要负责到事故地点进行救援。   每个救援中心每天都有一人值班,遇有求救时值班员一般要通知25名左右的志愿者,要求至少有10人到达现场参加救援。   美国的救援协会是全社会安全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并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救援协会、救援中心的办公地点由政府提供;救援协会购置车辆、器材等享受免税;救援志愿者参加培训和救援工作时,他所就职的部门须无条件支持,不扣薪水;援助工作与军队、警察、保险、医疗等部门密切合作,救援中广泛使用的直升机由军队提供,救援狗由警方提供。   美国登山救援协会的资金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是户外运动如钓鱼、打猎、滑雪、徒步穿越等许可证中的部分费用,另一部分是社会赞助。例如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每个救援助中心都有一台指挥车、两台雪地救援助车、三台救援小型卡车,这些车辆都来自社会捐赠。   

龙源期刊网:户外是介入自然环境较多的一项运动。目前国内的户外,环保这方面做的怎样?

  

何亦红:目前国内参与户外的人群普遍素质较高,环保意识都很强。在野外产生的垃圾都随身带走,做到“除了照片什么也不留下。   

龙源期刊网:《户外探险》在市场发行及广告这方面是如何开展的? 杂志一方面介绍各类户外用品、为广大读者带来实用咨讯,另一方面是否也会让篇幅较多的广告冲淡了内容本身?

  

何亦红:很多杂志的发行和广告都是外包给发行公司或者是广告公司的,我们的发行和广告都是杂志社亲自经营的。广告量现在确实比较大,但是我们一直比较注意调整内容和广告的比例。另外很多户外产品的广告很多读者也愿意看,刊登的一些新品装备对读者来说也是一种资讯。目前《户外探险》在北京1000多家主要路口的报刊亭均有售,同时在全国上千家户外店中,也都陈列在比较显眼的位置上。   

龙源期刊网:《户外探险》作为国内为数不多、质量上乘的户外休闲运动类杂志,也在利用这个良好的媒介开展一些促进国内户外事业发展的活动,不久前还成功地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户外年度金犀牛奖”。请您对此做一下介绍。在未来是否还有更多的打算,诸如开展更多户外知识、技能大赛,援救人员培训、户外品牌评比等活动?

  

何亦红:《户外探险》杂志发起并主办的中国户外年度金犀牛奖于2005年正式启动,并于2006年3月在北京成功举办了隆重的颁奖典礼仪式。2007年3月又成功地举办了第二届。它是一项全新的中国户外年度评选活动,全面地评价了年度中国户外运动在本土的发展状况,推介最具影响力和突破精神的户外事件和人物。   《户外探险》杂志因在2006年进行了跨10个月、9个城市的急救知识巡回讲座,影响深远,获得了由中国科学探险协会颁发的“最佳推广传播奖”。杂志市场部也常年开展各类户外知识、技能的讲座,我们也会把这些讲座一如既往地举办下去。   同时面对出现、以及可能会出现的一些事故,我们杂志专设有栏目“锦囊”,会在户外出行的安全细节上做出一些提示;同时,我们也定期请到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来做一些诸如心肺复苏、急救这类的讲座。   我们目前也在考虑和旅游卫视进行合作,做一个有关户外知识技能的现场抢答类节目,类似于“开心辞典”。这是个比较好的户外知识普及方式,风格很娱乐化、容易让大众接受,我们还和传播更广泛的网络媒体合作,像我们与新浪、搜狐之间的合作都比较多。   

龙源期刊网:未来《户外探险》是否有增刊改版的计划、以臻更高水准?

  

何亦红:2007年《户外探险》增加了两个附赠的副刊,一个是攻略手册,一个是装备手册,希望能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的实用信息。   

龙源期刊网:《户外探险》也同时拥有自己的网站,将奉献专业户外知识的平台延伸至更为广阔的网络。 那么您如何看待期刊的数字化问题、以及与龙源期刊网的合作?

  

何亦红:期刊数字化是一个趋势,更多人习惯于在线浏览。网络上的数字化期刊对纸版平面的刊物也起到一定的推广作用。   

龙源期刊网:对于未来与龙源的合作,您还有什么期待和愿望?

  

何亦红:我们希望继续加强和龙源期刊网的合作。   

龙源期刊网:想再多聊一些您的个人“驴行史”。作为一位圈内老将、该是有了不少的“粉丝”吧?请您讲讲个人是怎么迈出户外行进的第一步。

  

何亦红:1994年我19岁的时候,第一次背包出去自助旅行。那一年到新疆的火车硬座学生票是64元人民币,那一年我背着一个价值60元的双肩包,脚踏15元的帆布球鞋,一猛子扎了3000多公里,裹挟进了新疆的大山大水中。第一次,就走了45天。后来在九十年代的户外方式主要是以自助旅行为主,走过不少地方。大概十年以后,才开始尝试徒步,走一些艰苦的长线,也尝试过登山。各项户外运动都有其魅力所在,都值得尝试。   

龙源期刊网:那以您的自身体会,可以给那些对户外心向往之、但还没有走出这一步的女性些什么鼓励?

  

何亦红:事实上,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户外运动,而并不是要去进行一些特别“极致”的运动样式。很多户外运动看起来很难,但实际上一些中等体力的人只要有一点毅力、坚持下去都可以完成。女性也是同样。   尽管作为女性,在体力各方面、以及野外的判断力上与男性相比,程度水平的差距一定会有,但另一方面讲,在户外中女性的情绪反而更容易稳定,耐力也更强些,这些都是优势所在。同时女性的户外体验也常常有独到之处,会更加地细腻敏感。或许有些女性会觉得户外运动伤了皮肤、有损容貌,但事实上,我们在杂志中也会介绍很多方法来预防和保养,不见得会晒黑、会变丑;反之,对于女,性我们更强调健康、阳光、自然之美,在我们的很多登山队友中,也有不少是美女,她们是户外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龙源期刊网:由于工作上的缘故,您一定会单独或是携团队去很多不同的地方体验户外,但在近几个月,您个人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与工作无关的出行计划?

  

何亦红:我本人现在徒步走的比较少了,骑马多一些,近期可能会有长途骑马的计划。这大概是出于个人的喜好,骑马是一项户外的运动、同时也是一种人马的互动。还有一点,徒步所能携带的器材限制比较多,而骑马则可以多带些东西,比方说摄影器材,我很多的大镜头就都可以毫无顾虑地带上了。而现在的这个季节,像滑水类水上的项目非常适合。比如风筝滑板:前面一个风筝牵着,后面一个滑板在水面上,这个季节当中很应景、还凉爽。这个时候去山里也是比较凉快,可以去做徒步穿越之类,建议大家尝试一二。   

龙源期刊网:说起来徒步,时下还有个流行词叫“暴走”,徒步和暴走有什么差别?

  

何亦红:暴走更强调“自虐”,更更强调身体的行动。比如现在说得比较多的“都市暴走”,很多都市白领工作比较疲劳,在城市中“暴走”可以缓解工作中的紧张,就这一点来讲也很值得倡导。但同时它对身体强度上也是有要求的。而徒步更是一种很综合的体验,它是体验自然、很慢地和自然融合的一个方式。   

龙源期刊网:户外是一项孤独的运动么?我尝试着从“外行”的角度把户外理解成是一种“玩”,如果说将“玩”当作是人类原本就该有的一种天性,那么“玩户外”、从都市生活中脱身出来,到底是躲避孤独,还是寻找孤独呢?是否只有身处到自然、山水之间才能最大程度地还原人的本质、体味出自身最真实的存在感?这似乎更像是把问题延伸到哲学层面了。 作为一名“老驴”,以您的自身体验一定有着更深刻的领悟。请就“户外的意义”这样一个话题谈些您个人的感受。

  

何亦红:这是一个崇尚个性的时代,我们愿意以自己方式演绎与别人不同的故事,于是有了背包客,有了个性化的旅行线路,避开人潮与滥俗之地,在泥土和花瓣的芬芳中让自己变得透明。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或多或少是茧居的,对生活感到挫折,我们可以在户外找到慰藉;对机械式的生命形式感到厌倦,我们可以在户外找到想像的空间。而杂志所要做的事情则是,在茧居之后,将能量转化为创作,再造一个新的虚拟虫茧,让读者自游进出,悠游其间。至于这过程之中所激荡出的对户外的热情和狂爱,可以是虚拟,也可以是真实,彼此相互映照。   

龙源期刊网:您打算在未来再走多远?走到何时可以停歇脚步?

  

何亦红:既然是一种生活方式,应该就是维系一生的爱好,这个可能以后很难改变了。   

龙源期刊网:有种说法是,国内目前的旅行模式已经从传统的1.0时代、自主性更强的2.0时代,朝着方式无比多元化的3.0时代迈进,所谓的“新旅行时代”已经到来。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在这样一个时代,户外运动的流行会成为必然趋势?

  

何亦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休闲产业是必然会随之发展的,那么户外运动的流行也将成为必然趋势。   

龙源期刊网: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您对《户外探险》未来的发展有何期许?

  

何亦红:希望它所倡导的观念能传播到更广泛的人群中去,随着参与户外的人群越来越壮大,杂志也一起发展得越来越好。   

龙源期刊网:就是把专业和普及更好地结合起来,“培育”更多户外人群?

  

何亦红:是的。你的问题也给我们一个提示,就是我们一直在杂志中强调户外的乐趣、户外的生活方式如何享受,但实际上我们应该更加打消人们内心的疑虑,让大家如何更好介入到户外中。   

龙源期刊网:那些对户外运动充满向往的人群、用“行话”讲打算“开始拉磨的新驴”,您可以给他们一些什么建议?

  

何亦红:《户外探险》杂志从2004年开始就创立了自己的形象代言,用“犀牛”代替了“驴”的说法,因为我们认为犀牛更加平和。   ——户外犀牛散淡平和,不喜争斗,不会动辄谈征服和战胜,不挑战自然,也不挑战自己,从来不在乎外物的阴影是否高过他的灵魂;   ——户外犀牛的记性不太好,会忘记自己没有的东西,忘记别人有的东西,越简单越快乐,偶尔郁闷的时候就去山里走走;   ——户外犀牛不喜以炫目的装备来给自己贴标签,以标榜自己很户外,他惟一的饰品是那朵理想主义的狂花,在宽厚的脊背上温暖绽放,偶尔碰触到他尖尖的犄角;   ——户外犀牛的身材一般都不够矫健完美,但他们的执著可以弥补这一点,在各种极限自然条件下,始终淡定从容,默默坚持;   ——户外犀牛也很会享受生活,他们优游闲逸,他们总是能明白自己内心需要的是什么,宠辱不惊。   杂志将延续往常一贯的作风,继续给老犀牛们提供精神粮食,并感染新进来的户外爱好者,使他们能成长为一头真正的犀牛,融入到那种真诚、单纯、淡泊与热爱交织着的气氛中去。   

龙源期刊网:最后,请用您个人最喜爱的户外运动专家、或是登山家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向所有在路上的新老驴子们送去鼓励与祝愿:   

何亦红:“山在那里。” ——马洛里

[编后语]:   在采访之前,记者本人以自身对于“户外”概念的理解,将自己定义为“香山”级别的最初等户外运动参与者,与此同时,脑中迅速勾勒出一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大致面貌:身着价格和性能一样优等的冲锋衣,脚踏沉甸甸的登山鞋,背负的是大块头、几近与人等高的登山包,女性与男性同是面色黝黑且沧桑,目光深邃却也疲惫——带着这些先入为主的感觉和一连串的疑问,记者踏入《户外探险》杂志社,对这本杂志的执行主编进行了采访。   接待记者的执行主编何亦红,这位有着“彪悍”网名“云南土匪”、在圈子里颇有名气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事实上是一位外表温婉细腻、说话语调平和亲切的女性,全无记者事先想象中的黝黑面容。她是一名户外运动的簇拥,一名忙碌且职业的杂志主编,而同时,也是一名话剧、电影、摄影爱好者,一位细腻的博客文字书写者,一位结交四方朋友的性情中人。   何亦红主编在云南长大,父亲作为“老三界”曾于1966年从北京到了昆明,又从昆明徒步走到西双版纳,对当地的橡胶林进行科学考察。继而申请了边疆建设支援,就这样从北京来到了云南——大概父亲的游走精神也影响了女儿:女儿自小喜爱体育运动,而后来爱上户外,被一起玩户外的朋友叫着“土匪,土匪”,随意又豪爽。而这些“玩户外”的人群则来自于各行各业。他们或许性格各异、经历有别,所选择的户外运动样式、级别也有所差异。但是,只消怀着一颗简单平和的心,从都市中出走,明了自己的路线、略微准备行囊,便可以上路。户外,其实就是一种简单的选择。   所以,你,现在还会觉得户外运动离自己是那样遥远吗? 亲爱的读者:   就以上访谈内容,如果您还有想了解并希望主编回答的问题,请给我们发邮件,我们将向主编及时转达您的问题,并尽快回复!   Email: echild2006@163.com   感谢您的关注!                                    责任编辑刘晶晶         本文版权属龙源期刊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与本站联系   Email: echild2006@163.com

作者

何亦红 《户外探险》

Copyright@2008 龙源期刊网版权所有